李福建
- 作品数:10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外交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青年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从美国亚太战略看云南省桥头堡建设中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被引量:1
- 2013年
- 美国"重返亚太"后,把在亚太地区的全面参与作为维护其国家利益和霸主地位的全球战略。以东南亚为通道,美国通过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多种形式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制造中国威胁论,遏制中国崛起和削弱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因此,云南省在桥头堡建设中要高度重视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政治认同的关系,关注宗教渗透问题,自觉传播和维护中国和平发展的形象。可通过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文化建设、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等策略来多途径保障云南桥头堡建设中的意识形态安全。
- 张云莲李福建
- 关键词:美国亚太战略意识形态安全政治认同宗教渗透
- 非政府组织在冲突环境下的组织韧性——以“健康扶贫行动”在缅北的生存与发展为例被引量:1
- 2024年
- 非政府组织是全球治理中的重要行为体,在冲突环境下的人道主义援助、发展合作乃至建设和平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在冲突环境急剧变化、逆境丛生的状况下,为何一些非政府组织呈现出更强的生命力?本文引入“韧性”概念,提出基于“认知—行为—关系”互动的组织韧性进程模型,用以解释一些非政府组织在冲突环境下不仅能够反弹恢复生存,甚至实现改进发展的原因。缅北地区长期遭受战乱,社会发展迟滞,民众流离失所,近年来又成为网络赌博和电信诈骗的“温床”,是名副其实的边缘地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非政府组织“健康扶贫行动”云南代表处“致力于一个最贫困与最边缘化的人群享有卫生权利的世界”,进入高风险的缅北地区并持续运营30年,体现出强劲的生存能力和发展势头。无论是在缅甸军政府统治时期,还是在民主化转型时期,抑或是在紧急状态时期,“健康扶贫行动”都能够及时调整自身认知、改变行为模式、构建关系网络,展现出较强的韧性能力,有效应对缅北地区既有的和新出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实现跨越式发展。其韧性能力也不断进行迭代,最终达到韧性治理的结果。
- 李福建杨嘉宜
-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全球治理
- 西方民主输出对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被引量:1
- 2016年
- 在西方民主输出中,美国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民主价值观和自由民主制度是美国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其输出民主的目的是要维护其意识形态安全和为其国家利益服务。美国通过软硬实力进行的民主输出,使中国的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面临挑战。在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中国需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民主政治意识培养、民主政治文化培育、民主素质提升、文化产品生产、加强对外传播方面,多途径构建抵御西方民主输出的意识形态防线,积极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 张云莲王海云李福建
- 关键词:民主输出意识形态安全
- 澳大利亚加入亚投行:利益权衡的选择?被引量:6
- 2015年
- 2015年3月29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外长毕晓普及国库部长霍基联合对外宣布澳大利亚将签署有关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下称"亚投行")的谅解备忘录,成为"亚投行"的意向创始成员国。作为亚太地区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发达国家,同时兼具美国重要盟友的身份。
- 王毅李福建
- 关键词:谅解备忘录投资银行基础设施
- 中国与亚洲地区主义被引量:3
- 2015年
- 地区主义是国家主义和全球主义的中间形态,是当代人类社会治理模式的重要选项。地区主义的核心要义是超越国家层面,以地区的视角、思维、方式解决地区层面的公共问题。虽然近几年来欧债危机阴影下的欧盟以及因海上争端而致局势紧张的东亚所代表的东、西两大地区主义进程均面临一定的挑战,但地区主义远未过时。相反,它正从短暂的退潮中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而推动这轮地区主义浪潮及其研究兴起的主要动力是亚洲作为一个地区的崛起,从而使这一波地区主义"浪潮"具有明显的亚洲特色,被称为"亚洲地区主义"。本文认为,中国应具备地区思维,并以地区主义视角解决周边外交中的矛盾,以地区为平台担负起大国责任,以地区治理为切入点化解全球治理失灵的问题。
- 苗吉李福建
- 关键词:地区主义
- 国内学界关于西方民主输出的研究综述
- 2014年
- 我国学界对西方民主输出研究主要从四个层面展开:一是民主输出的根源,包括民主输出的文化根源、自身实力与国际环境、民主输出的理论基础;二是民主输出的历史和实质,包括民主输出的历史、民主输出的目的;三是民主输出的实践,包括民主输出的模式、民主输出的策略、民主输出的后果和民主输出的走向;四是民主输出与中美关系,包括民主输出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民主输出使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发展。我国学界对西方民主输出的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结合、重点关注美国的民主输出、多学科交叉研究等特点,并呈现出进一步研究西方民主输出与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关系、关注美国重返亚太后对中国的民主输出及西方加强对中国民主输出背景下的中国外交关系三个发展趋势。
- 张云莲李福建
- 关键词:文化根源
- 国外学界关于西方民主输出的研究述评被引量:2
- 2016年
- 国外学界对西方民主输出的研究主要围绕美国的民主输出进行。对西方民主输出,国外学者不论是支持还是反对,一般都侧重从三个层面进行探讨:一是民主的概念和内涵;二是民主输出的目的和方式;三是民主输出的结果和前景。国外学者对西方民主输出的研究具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特点,并呈现出日益关注美国如何通过软权力来提高民主输出的有效性和在反思西方民主输出问题时对中国民主模式进行研究的趋势。对国外学界关于西方民主输出的研究进行梳理,有利于我国积极抵御西方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和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 张云莲李福建王海云
- 关键词:民主输出软权力意识形态安全
- 美日同盟与东盟:亚太秩序大较量被引量:3
- 2015年
- 在亚太地区,存在着以美日同盟与东盟主导地区进程、地区秩序主张和未来秩序形态,并在经济、文化与安全领域展开密切互动与激烈竞争。在经济领域,存在美国主导的TPP和东盟主推的RCEP;在政治文化领域,存在美日同盟所倡导的美式民主与价值观念和以东亚共同文化传统;在安全领域,则存在着以美日同盟为基轴的同盟模式和以东盟通过权力均衡与多边机制确保安全的集体安全模式。两种模式并驾齐驱,相互竞胜,使东亚出现了两种差异化的地区进程,其互动模式必将对未来亚太地区秩序造成重大影响。
- 苗吉李福建
- 关键词:美日同盟
- “中国威胁论”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挑战被引量:7
- 2016年
- 国家形象是一种软实力,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内容。"中国威胁论"是国强必霸的思维定式和冷战思维的延续,极大地扭曲了中国国家形象,其实质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维护其霸权地位和强权政治而抛出的妖魔化中国的舆论工具。中国在和平发展中,需要面对"中国威胁论"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责难和挑战,通过多种途径,向国际社会展示一个"强而不霸""勇于担责""民主治理"的追求世界和谐的国家形象,努力消解"中国威胁论"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负面影响。
- 张云莲李福建
- 关键词:中国威胁论国家形象意识形态安全
- 战略戒拒与战略调适:日澳对中国崛起的反应被引量:10
- 2014年
- 中国崛起和亚太成长为世界政治、经济中心这两大趋势是当前国际格局变动的最鲜明特点,并促成了两个主要亚太国家——日本和澳大利亚——对华政策的调整。通过对调整中的日澳对华政策的比较分析发现,日本对华政策呈现出"战略戒拒"的特点,即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地区合作等方面进行不同程度的戒备,拒绝与排斥中国主导的各种双边、多边倡议或地区架构安排,政策上前后矛盾、起伏不定;而澳大利亚对华政策则呈现出"战略调适"的特点,开始逐步、全面、系统地转变对华政策,以适应中国崛起,其政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地缘上临近与否、经济上的依赖程度、国家身份认同、国内政治因素是造成日澳对华政策差异的主要原因。
- 苗吉李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