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威

作品数:8 被引量:7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盆地
  • 3篇区块
  • 3篇莺歌海
  • 3篇莺歌海盆地
  • 3篇海盆
  • 3篇海盆地
  • 3篇成岩作用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源岩
  • 2篇烃源
  • 2篇烃源岩
  • 2篇盆地模拟
  • 2篇裂陷
  • 2篇化学特征
  • 2篇发育
  • 2篇发育模式
  • 2篇LD
  • 1篇地层

机构

  • 8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海油能源发...
  • 2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中海油能源发...

作者

  • 8篇段威
  • 4篇侯宇光
  • 4篇何生
  • 3篇田金强
  • 2篇许晓明
  • 2篇杨香华
  • 2篇林俊峰
  • 2篇吕波
  • 2篇丁亮
  • 2篇董田
  • 2篇朱光辉
  • 1篇郝芳
  • 1篇王冰洁
  • 1篇胡海燕
  • 1篇陈金定
  • 1篇殷世艳
  • 1篇刘建章
  • 1篇左晓东
  • 1篇郭龙

传媒

  • 2篇石油学报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5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澳大利亚波拿巴盆地Petrel次盆古生界页岩有机质热演化的差异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分析以及含油气系统模拟技术,对澳大利亚波拿巴盆地Petrel次盆未钻或少钻区域古生界3套页岩有机质演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叠纪是石炭系页岩气生成的高峰期,二叠纪中-晚期可能是原油二次裂解气生成的高峰期,侏罗纪至今是石炭系Milliigans组页岩气的破坏期,现今页岩层内保存的天然气可能较为有限;侏罗纪是下二叠统Keyling组页岩气生成的高峰期;第三纪以来上二叠统Hyland Bay组页岩一直处于生气高峰期,新近纪至今可能是其原油二次裂解气生成的高峰期。受区域差异沉降的控制和影响,Petrel次盆中-北部烃源岩埋深大,有机质演化程度高,东-西部烃源岩埋深小,热演化程度相对较低。
段威侯宇光何生涂伟伟殷世艳权永彬
关键词:盆地模拟页岩油气
澳大利亚波拿巴盆地大陆边缘裂陷期海陆过渡相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发育模式被引量:7
2015年
对构造地质背景、沉积充填特征以及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等综合分析表明,海陆过渡相烃源岩形成于波拿巴(Bonaparte)盆地大陆边缘裂陷的主裂陷期;河流—三角洲的发育为陆源高等植物输入提供了沉积空间,强烈的差异裂陷活动不但为烃源岩的形成提供了高可容纳空间和欠补偿的沉积环境,同时"隆凹相间"的沉积格局有利于相对稳定的半封闭—半开放沉积环境的形成。海陆过渡相烃源岩形成于相对氧化、陆源物质供给充足的沉积环境,岩性上以碳质泥页岩为主,广泛发育含煤层系,富含陆源植物碎片与孢粉化石,及少量海相浮游化石。陆源碎屑对烃源岩有机质富集具有重要影响,沿着陆源输入方向,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逐渐降低,有机质类型由以腐殖型为主向腐泥腐殖混合型变化;气相色谱由后峰型、后双峰型向前双峰型过渡,(n-C21+n-C22)/(n-C28+n-C29)和αααC27R/αααC29R比值逐渐增加,Pr/Ph比值降低,也说明有机质母源由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向陆源和水生生物混合来源转变,沉积环境由氧化向弱氧化—弱还原过渡。
侯宇光何生杨香华段威朱光辉许晓明董田
关键词:地化特征
澳大利亚Bonaparte盆地大陆边缘裂陷期局限海相页岩发育特征与模式被引量:2
2015年
发育于大陆边缘裂陷阶段以局限海相为主要沉积环境的富含浮游藻类泥页岩可能是Bonaparte盆地潜在的重要"油"源岩。从构造地质背景、沉积充填特征以及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表明,局限海相页岩形成于大陆边缘裂陷阶段的衰减期,盆地基底的差异裂陷活动为页岩的形成提供了高可容纳空间和欠补偿的沉积环境,同时,"小隆大凹"的沉积格局更加有利于大规模相对稳定的半封闭的局限海沉积环境的形成和海相浮游藻类的繁盛。以扇三角洲和海底扇为主的物源体系带来大量"陆源"营养物质,同时,保持营养物质的供给与欠补偿条件的平衡。局限海相页岩主要形成于弱氧化、陆源物质供给较弱、局限海范围较大的沉积环境;岩性上以海相泥岩为主,陆源孢粉化石与沟鞭藻化石均较发育,或后者含量略高;沉积厚度适中、分布范围局限;有机质丰度相对较高,以混合型有机质为主,成熟度较低,气相色谱以前峰型为主,(n C21+n C22)/(n C28+n C29)和Pr/Ph比值相对较高,甾萜等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以低C19三环二萜和C24四环萜烷、高孕甾烷、高αααC27R/αααC29R为特征。
侯宇光何生杨香华朱光辉段威许晓明
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发育模式
廊固凹陷沙河街组烃源岩沉积环境与控制因素被引量:24
2015年
通过对廊固凹陷沙河街组三段(沙三段)和沙河街组四段(沙四段)1600多个烃源岩样品的热解有机碳分析,65个样品抽提物的饱和烃、芳烃GC/MS分析,及42个烃源岩样品的微量元素分析,研究了廊固凹陷烃源岩发育的沉积环境与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古气候条件及生命营养元素的含量对廊固凹陷烃源岩的发育有较明显的控制作用。沙三段烃源岩沉积时期气候湿润,湖盆水体相对较深,较低的Pr/Ph比值、高的V/(V+Ni)比值指示了还原环境;此时水体中磷(P)等营养物质较丰富,初始生产力较高;较高的4-甲基甾烷/∑C29甾烷比值反映了沟鞭藻等藻类较为发育;同时因气候湿润流域内高等植物发育,较高含量的惹烯、卡达烯、苝、芘等芳烃化合物,指示陆源有机质输入增多,因此整体有机碳含量较高。沙四段沉积时期气候干旱,较高的伽马蜡烷含量、较高的Sr/Ba和B/Ga比值反映了水体盐度相对较高,形成盐度分层,同时较低的Pr/Ph比值、高的V/(V+Ni)比值、及较丰富的噻吩类化合物含量反映水体为缺氧的还原环境;但因气候干旱,流域内高等植物不发育,较低含量的惹烯、卡达烯、苝、芘等芳烃化合物含量反映陆源有机质输入有限,生源构成以水生生物为主;同时水体中磷(P)等营养元素含量较低,导致初始生产力水平不高,因此整体有机碳含量偏低。
林俊峰郝芳胡海燕田金强段威
关键词:古生产力沉积环境烃源岩廊固凹陷
莺歌海盆地东方区块地层超压对成岩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7
2013年
莺歌海盆地东方区块莺歌海组下部和黄流组发育地层超压体系,超压顶界面深度从盆地中心向边缘逐渐变深。在综合前人研究基础上,笔者应用热解分析、生物标志化合物研究及岩石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技术,并与邻区的常压环境下的相关特征进行对比,深入分析了地层超压对成岩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超压对反映有机质热演化特征的指标(镜质体反射率、热解峰温、生产指数等)未产生可识别的影响,但对黏土矿物转化和烃类结构演化这类产物浓度变化速率高、体积膨胀效应强的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超压可降低砂岩的机械压实速率,使孔隙度得以有效保存;3超压可以通过抑制黏土矿物的转化来减少胶结物生成的物质来源,同时通过增大碳酸盐在流体介质中的溶解度抑制碳酸盐胶结物的生成;4研究区储层普遍高含CO2,在超压环境下CO2在流体中溶解度增大,会大量生成H+,促进溶蚀作用的产生;5超压环境促进了烃源岩生烃作用生成的酸性流体的排出,增强了相邻砂岩储层的溶蚀作用,有利于次生孔隙生成,从而发育了异常高孔带。
段威陈金定罗程飞田金强郭龙林俊峰
关键词:莺歌海盆地流体成岩作用
莺歌海盆地LD区块地层超压对泥岩成岩作用的影响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7
2015年
在综合前人研究基础上,应用X衍射、薄片鉴定、热解分析、生物标志化合物研究等技术,并与邻区的常压环境下的相关特征进行了对比,深入分析了莺歌海盆地LD区块地层超压的分布状况及其对黏土矿物转化和有机质热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超压顶界面深度从盆地中心向边缘逐渐变深;2研究区内,超压顶界面之上,随埋深和地温的增大,蒙脱石、伊蒙混层中蒙脱石和高岭石的含量逐渐降低,而伊利石和绿泥石含量逐渐增加,但超压顶界面附近及往下时,黏土矿物各组分的含量几乎不再减少,受到了地层超压作用的抑制;3Pr/nC17和Ph/nC18随深度增大而降低,但在强超压顶界面以下,变化趋势发生逆转,出现微弱增大的趋势,超压顶界面以下的实测Ro值即有机质的成熟度也出现了明显的低异常。地层超压通过抑制黏土矿物转化,间接减弱了储层的胶结作用,有利于深层优质储层的形成。研究区地层超压抑制了有机质的热演化,地层超压对生烃的抑制作用扩大了研究区有效源岩的层位和体积,并使主力源岩的生、排烃期后移,从而有利于油气的晚期快速聚集成藏。
段威罗程飞黄向胜吕波左晓东丁亮
关键词:莺歌海盆地黏土矿物
澳大利亚波拿巴盆地侏罗系烃源岩热史及成熟史模拟被引量:8
2011年
澳大利亚波拿巴盆地侏罗系海陆过渡相烃源岩热史及成熟史研究对波拿巴盆地浅水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在恢复波拿巴盆地北部地史和热史的基础上,利用EASY%Ro模型计算了波拿巴盆地下-中侏罗统(Plover组泥岩)和中-上侏罗统(Elang组泥岩和Frigate组页岩)两套烃源岩的成熟史,并分别对比了下-中侏罗统和中-上侏罗统烃源岩在盆地各构造单元的成熟度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自侏罗纪早期波拿巴盆地北部热流值持续上升,在距今约168 Ma时达到最大值(大约为67.7mW/m2),现今热流值为60 mW/m2左右;②波拿巴盆地三大凹陷(Vulcan次盆、Sahul向斜和Malita地堑)下-中侏罗统(Plover组)烃源岩开始生烃(Ro=0.5%)的时间分别为距今140,143,145 Ma,达到生烃高峰(Ro=1.0%)的时间分别为距今63,66,82Ma,达到高成熟(Ro=1.3%)的时间分别为距今24,26,57 Ma;中-上侏罗统(Elang组和Frigate组)烃源岩开始生烃的时间分别为距今79,97,101 Ma,达到生烃高峰的时间分别为距今11,12,42 Ma。③波拿巴盆地东北部Malita地堑烃源岩演化程度最高,生烃时间最早,主要生烃时期最长,现今正处于生成油气的高峰阶段;盆地西北部Ashmore台地烃源岩演化程度最低,生烃时间最晚,至今仍处于低成熟阶段,只能生成少量液态石油。盆地东北部成熟度明显高于西北部,东北部主体处于中-高成熟阶段,西北部主要处于低-中成熟阶段,由此决定了东北部主要生气、西北部既生油又生气的主要特征。
段威侯宇光何生王冰洁董田
关键词:埋藏史热史盆地模拟侏罗系
莺歌海盆地LD区块地层超压对储层成岩作用的影响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1
2015年
莺歌海盆地异常地层压力的分布状况、异常地层压力条件下的流-岩相互作用以及其对储层成岩演化影响方面的研究尚未展开,综合应用岩石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稳定同位素分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等技术,系统分析了莺歌海盆地LD区现今压力分布特征、超压环境下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超压流体活动对储层成岩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层超压驱动深层热流体向上释放,富含碳酸盐类离子成分的热流体运移到超压顶界面附近时由于温压条件变化而重新沉淀,形成高含量的碳酸盐胶结物致密层;(2)地层超压通过抑制粘土矿物的转化来减少碳酸盐胶结物的生成和石英次生加大,使原生孔隙得以有效保存;(3)LD区块储层普遍富含CO2,在超压环境下CO2在流体中溶解度增大,会大量生成H+;另外一方面,超压增加了LD区块有机酸的释放空间和时间,促进溶蚀作用的产生.由此可知,造成研究区中深部超压储层具有较高的孔隙度的主要因素为超压抑制了胶结物的生成,其次为超压降低了机械压实作用及促进了次生孔隙的发育.
段威罗程飞刘建章田金强吕波丁亮
关键词:莺歌海盆地LD区块成岩作用石油地质地层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