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青素

作品数:12 被引量:15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浙江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农业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套袋
  • 5篇甜柿
  • 5篇果实
  • 5篇果实品质
  • 3篇色泽
  • 3篇柿果
  • 3篇套袋处理
  • 3篇萝卜
  • 3篇类胡萝卜素
  • 3篇胡萝卜
  • 3篇胡萝卜素
  • 3篇果袋
  • 2篇油茶
  • 2篇培养基
  • 2篇外源
  • 2篇外源物质
  • 2篇萌发
  • 2篇花粉萌发
  • 2篇花粉萌发率
  • 1篇优质新品种

机构

  • 9篇中国林业科学...
  • 7篇中南林业科技...

作者

  • 12篇胡青素
  • 8篇龚榜初
  • 5篇谭晓风
  • 2篇袁德义
  • 1篇江锡兵
  • 1篇吴开云
  • 1篇吴发荣
  • 1篇邹锋
  • 1篇谭梓峰
  • 1篇李大伟
  • 1篇何春燕
  • 1篇邹峰
  • 1篇唐毅
  • 1篇王启富

传媒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浙江林业科技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油茶花粉特性及其不同贮藏条件下生活力的研究被引量:30
2008年
以攸县油茶和黄蛋红花茶的花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花药内花粉数量、花粉离体培养萌发率及不同贮藏条件下的花粉活力。结果表明:攸县油茶和黄蛋红花茶的单花药花粉平均数量分别约为5 400粒与6 700粒;二者花粉均在5%蔗糖+0.01%硼酸+1%琼脂的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萌发率分别为70.9%与73.1%;在4℃冰箱、-20℃冰冻、室温和25℃干燥状态下贮藏1周,攸县油茶和黄蛋红花茶的萌发率分别为35%、2.1%、21.0%、27.5%和36.7%、13.3%、26.7%、21.5%。
袁德义谭晓风胡青素邹峰
关键词:花粉萌发率生活力培养基
不同材质果袋对‘富有’柿果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为研究不同材质果袋对"富有"柿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8种果袋于6月28日对柿果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为对照,通过定期采摘,观测不同套袋处理柿果内外指标的生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1月12日采收的果实硬度大、残次果率和褐斑率低,商品性好,提倡在该时期采收;在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外黄内黑双层袋和蓝色玻璃纸处理使果实单果质量、VC含量下降,残次果和褐斑发生率增加,黄色和红色玻璃纸处理使果实硬度明显下降、残次果率上升,无色玻璃纸处理使残次果和褐斑发生率均有较明显增加,外白内红和外黄内白双层纸处理虽然降低了残次果率,11月22日采收时分别比对照果低15.66%、14.14%,但其他品质下降较为明显,仍不宜提倡;白色单层纸袋内果实除SCC含量略高于对照外,其它内在品质均有所降低,但其果面光洁度好、着色均匀,11月12日采摘时其商品性优于对照,值得生产上采用。
胡青素吴发荣龚榜初马海泉周仙根
关键词:经济林学套袋处理生长发育果实品质
去袋对不同套袋处理柿果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为研究柿果在关键生长期去袋1周内内外品质的变化情况,采用外黄内黑双层纸和白色复合纸单层袋于6月25日对富有柿果进行套袋,于10月16日进行去袋,以不去袋为对照,每处理分别在10月17日、10月18日、10月19日、10月21日、10月23日等5个时期进行采摘。结果表明,柿果在关键生长时期去袋后,果实质量、色泽、类胡萝卜素及Vc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果实残次果发生率有一定增加,以双层袋处理较为明显。故建议果农在套袋处理上,选择白色单层袋,且带袋采收。
胡青素龚榜初马海泉程亚平周仙根赖俊声
关键词:套袋去袋
不同套袋处理对甜柿果实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5
2010年
为探讨套袋对甜柿果实品质的影响,采用9种果袋,于7月10日统一对‘富有’甜柿果实进行套袋试验,10月7日去袋,至11月7日果实成熟时统一采摘。研究结果表明:采前30 d去袋的套袋处理利于甜柿果实着色,双层袋处理5使果实呈典型的橙黄色。果皮中色素与色泽呈显著相关性。单层袋处理7极显著降低了果面锈斑率及病褐斑发生率。套袋降低了甜柿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以双层袋的降低效应较为明显。单层袋及双层袋处理6显著提高了果实内可溶性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各果袋均利于提高甜柿果实内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单层袋处理7使果实内蛋白质的含量达到6.1×10-3mg.g-1,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双层袋处理6除对Zn的含量有降低外,均明显提高其它各类矿质元素的含量。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得出,白色复合纸单层袋最适于提高甜柿果实的内外品质,外黄内白双层袋次之。
胡青素谭晓风龚榜初
关键词:套袋色泽
不同果袋对甜柿果实品质的影响
为探讨套袋对甜柿果实品质的影响,本文采用9种果袋,于7月10日统一对'富有'果实进行套袋,10月7日去袋,至11月7日果实成熟时统一采摘。研究结果表明,采前30天去袋的套袋处理利于果实着色,果袋5使果实呈典型的橙黄色。果...
胡青素谭晓风龚榜初
关键词:套袋色素色泽
文献传递
套袋对甜柿果实品质及呈色机制的影响
本文对不同果袋内甜柿果实的生长变化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选取8种果袋,于6月26日统一对‘富有’甜柿果实进行套袋试验,分期采摘,对不同处理果实的内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着重分析不同果袋内果实的色泽变化规律,以及果实中类...
胡青素
关键词:色泽可溶性糖外源物质
文献传递
柿子的应用价值及发展前景被引量:59
2010年
柿子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适应性强,分布广泛。园艺界将柿的品种一般分为4个类群。柿子不仅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糖类及多种维生素营养物质,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树种。为了促进柿子产业的发展,特别介绍了柿子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利用价值及其开发应用前景,并对柿子的贮藏保鲜技术作了阐述和展望。
胡青素龚榜初谭晓风李大伟
关键词:柿子
不同材质果袋对‘富有’柿果色泽形成和色素积累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为探讨不同材质果袋对柿果色泽形成和色素积累的影响,采用4种玻璃纸袋和生产上常用的3种纸袋,于6月25日对‘富有’柿果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为对照,分别在8月25日、9月10日、9月20日、10月2日、10月12日、10月25日、11月2日、11月12日等8个不同时期分次采摘。结果表明:早期柿果在遮光性强的环境下果皮中叶绿素含量下降明显,果实提前褪绿;10月2日至11月2日是柿果转色的关键时期,色泽均从绿色转化到橙色、橙红色,套袋对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此阶段;色泽L值与a值以及各色素组分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a值与色素总量和色素组分的相关性比b值密切;柿果色泽主要是由5种类胡萝卜素组分共同积累所致,其中隐黄质和β-胡萝卜素对其起着关键作用;黄色玻璃纸处理有利于柿果色泽形成和色素合成,红光和弱光不利于柿果色素合成,其中对"红色系"色素积累影响较大。
胡青素龚榜初赖俊声马海泉程亚平吴小林
关键词:色素积累套袋类胡萝卜素
外源物质对甜柿果实品质的影响
2009年
为探讨外源物质对甜柿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对甜柿品种富有的果实喷洒一定浓度的谷氨酸、6-BA、GA3、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溶液。结果表明,以上5种外源物质均极显著地提高了果实的VC含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含量。除尿素外,其他4种外源物质明显提高了果实的光洁度,降低了蒂隙果的发生。综合评价表明,谷氨酸能明显改善果实品质,磷酸二氢钾和6-BA次之。赤霉素明显推迟了果实着色,使单果重显著偏轻、糖分含量降低。果皮中色素的含量与色泽呈显著的相关关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比值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897、0.854、-0.964。
胡青素谭晓风龚榜初唐毅王启富
关键词:外源物质甜柿果实品质
去袋时期对“富有”柿果实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去袋对甜柿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甜柿去袋时期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白色单层纸袋和外黄内黑双层纸袋于06-25对"富有"柿果进行套袋处理,分别于10-02,10-12,10-23分批去袋,以不套袋为对照,11-12柿果成熟时统一采摘,比较不同处理对柿果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与不套袋处理相比,白色单层纸袋不去袋处理柿果色泽a值下降,单果质量、色泽L值、残次果率、硬度、果糖含量和类胡萝卜素总量均有所上升,提前去袋易引起柿果色泽L值、硬度、果糖含量下降和残次果率提高;外黄内黑双层纸袋不去袋处理使柿果色泽L值、b值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所上升,柿果单果质量、硬度、Vc含量及玉米黄质、隐黄质、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和叶黄素5种类胡萝卜素组分含量均明显下降,柿果残次果率明显提高,提前去袋后其残次果率显著增加。【结论】套袋处理均不宜提前去袋,白色单层纸袋不去袋处理能提高柿果的商品性。
胡青素龚榜初谢正成赖俊声
关键词:果实品质类胡萝卜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