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世杰

作品数:12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医学部医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临床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细胞
  • 4篇生物学
  • 4篇转染
  • 4篇克隆
  • 4篇基因
  • 4篇基因转染
  • 4篇T细胞
  • 3篇单克隆
  • 3篇单克隆抗体
  • 3篇生物学特性
  • 3篇树突
  • 3篇树突状
  • 3篇树突状细胞
  • 3篇逆转
  • 3篇逆转录
  • 3篇逆转录病毒
  • 3篇转录
  • 3篇转染细胞
  • 3篇抗体
  • 3篇基因转染细胞

机构

  • 12篇苏州大学
  • 1篇苏州市红十字...

作者

  • 12篇张世杰
  • 9篇顾宗江
  • 7篇张学光
  • 7篇王月颖
  • 6篇蒋玉平
  • 4篇邵毅
  • 4篇蒋靓
  • 3篇汪家敏
  • 3篇陈曦
  • 3篇朱守兵
  • 3篇王蕾
  • 2篇王泳
  • 2篇高超
  • 2篇李道明
  • 1篇张光波
  • 1篇许云云
  • 1篇周春刚
  • 1篇孙静
  • 1篇王凤鸣
  • 1篇徐慧

传媒

  • 4篇苏州大学学报...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3篇现代免疫学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TLA对T细胞活化的起始和早期阶段免疫应答的调节
目的:观察BTLA在T细胞上的表达并探讨其在各个阶段不同时相对T细胞活化的抑制.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阴性选择磁珠分离纯化获得T淋巴细胞.流式检测新鲜分离T细胞上BTLA、HVEM、LIGHT、CTLA-4和P...
王月颖张世杰邵毅蒋玉平顾宗江
人VSIG4基因转染细胞的构建及其对T细胞的共刺激效应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分别构建含有人VSIG4基因两种不同变异体(VSIG4L和VSIG4S)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获得稳定表达VSIG4L和VSIG4S基因的L929细胞并初步研究其对T细胞的共刺激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从人肺cDNA文库中扩增出VSIG4L和VSIG4S的全长基因,并分别克隆入T载体中,再双酶切装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EGZ-Term中,与辅助病毒载体用脂质体法共转染包装细胞293T,以其培养上清感染L929细胞72小时后,经Zeocin筛选出稳定表达VSIG4L或VSIG4S分子的L929细胞株;采用RT-PCR和流式细胞仪分析VSIG4分子的表达,MTT和ELISA分别检测T细胞增殖及IL-2的分泌。结果:构建了含人VSIG4L基因和VSIG4S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并获得含有VSIG4L基因和VSIG4S基因的重组病毒,筛选获得能稳定高表达人VSIG4L和VSIG4S分子的L929转基因细胞;该转基因细胞具有体外抑制T细胞增殖、活化和IL-2分泌的作用。结论:构建了稳定表达人VSIG4L和VSIG4S膜型分子的细胞株,该分子两种不同变异体在体外均可抑制T细胞增殖和IL-2分泌。
张世杰王蕾王月颖蒋靓蒋玉平高超张学光顾宗江
关键词:逆转录病毒基因转染共刺激分子
HVEM在人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上的表达及功能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研究单纯疱疹病毒侵入介质(herpesvirus entry mediator,HVEM)在人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上的表达及对Treg功能的影响。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磁珠纯化获得T细胞及其不同亚群,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上HVEM的表达。Treg按不同比例分别与去除Treg的CD3^+T细胞、CD4^+CD25^-T细胞或CD8^+T细胞混合培养,加入抗HVEM抗体或同型对照抗体,并用CD3抗体单独或联合CD28抗体刺激T细胞,MTT法检测T细胞增殖。结果显示,Treg上HVEM表达量为90%~95%(n=15)。抗HVEM抗体组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Treg对各类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P<0.05),证明Treg表达的HVEM介导了其发挥抑制功能。
王月颖张世杰李道明陈曦邵毅张学光顾宗江
关键词:CD4+CD25+调节性T细胞HVEM免疫抑制
一株鼠抗人DC-SIGN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DC-SIGN分子的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研制鼠抗人DC-SIGN mAb,利用所获得的mAb对DC-SIGN的表达谱进行分析。以人DC-SIGN的基因转染细胞L929/DC-SIGN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B淋巴细胞融合技术,将免疫小鼠脾脏细胞与SP2/0融合;经免疫荧光标记对杂交瘤进行反复筛选和多次的克隆化培养;利用Western blot检测抗体对DC-SIGN分子的特异性识别;采用快速定性试纸法及竞争抑制结合实验分析了该mAb的亚型及抗原识别位点;利用免疫荧光法对其表达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获得了1株持续、稳定分泌鼠抗人DC-SIGN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该mAb能特异性识别人DC-SIGN分子;该抗体的亚型为IgG1,其与商品化抗体E021819识别不同的抗原位点;DC-SIGN分子特异性高表达于Mo-DC,是Mo-DC的标记分子。
朱守兵王泳汪家敏张世杰张光波张学光
关键词:DC-SIGN杂交瘤单克隆抗体树突状细胞
可溶性FL酶联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及其运用
2010年
目的建立灵敏、特异和稳定的人可溶性FL(sFL)酶联检测试剂盒,探讨其临床检测意义。方法采用鼠抗人FL单克隆抗体2D2为包被抗体,识别人FL不同位点的商品化多克隆抗体为检测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的人sFL酶联免疫检测方法(sFL-ELISA)。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不同血清样本中sFL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成功研制人sFL酶联检测试剂盒,灵敏度为7.8pg/ml。该试剂盒4℃放置3个月,离散度(CV%)<7.6%,加入rh-FL/Fc重组蛋白后的回收率在97%~110%。应用该试剂盒测得的健康供血员、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白血病患者血清中sFL含量分别为(328.6±42.89)、(2607±286.8)、(1091±255.2)pg/ml。结论研制成灵敏、特异和稳定的人sFL酶联检测试剂盒,能对血清中sFL进行准确定量分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蒋靓蒋玉平张世杰王凤鸣孙静顾宗江
关键词:酶联免疫反应白血病再障
BTLA信号对T细胞活化的起始和早期阶段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观察BTLA分子在T细胞上的表达并探讨其在各个阶段不同时相对T细胞活化的抑制。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阴性选择磁珠分离纯化获得T淋巴细胞。检测T细胞上BTLA、CTLA-4和PD-1的表达;用CD3抗体刺激T细胞活化,比较BTLA、CTLA-4和PD-1在T细胞活化过程中的动态表达。CD3抗体联合CD28抗体活化T细胞,在不同的活化时间,MTT法检测BTLA单抗8H9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GM-CSF和IL-4体外诱导单核细胞分化成未成熟DC,CD40抗体刺激DC成熟,流式检测HVEM在DC上的表达。用DC诱导T细胞活化,加入游离8H9或抗HVEM抗体,阻断HVEM和BTLA结合,MTT法检测T细胞增殖。结果:静止T细胞组成性高表达BTLA,不表达CTLA-4和PD-1分子。T细胞活化后,BTLA分子表达有所降低,然后迅速回升至高水平。CTLA-4、PD-1分子在活化后两天几乎不表达,第三天开始表达并逐渐上升。8H9可以抑制CD3和CD28抗体活化的T细胞增殖。CD3和CD28抗体预先活化T细胞24小时或48小时后,再加入8H9仍然具有抑制效应,但不如在T细胞活化之初加入8H9的抑制效应。单核细胞诱导的不成熟DC上高表达HVEM,当DC成熟后,HVEM表达降低。用游离8H9或HVEM抗体阻断DC表面HVEM与T细胞表面BTLA结合,48小时之内均明显增强了DC诱导的T细胞增殖。结论:BTLA信号可以提高T细胞的活化阈值,在T细胞活化的起始和早期阶段发挥重要的负性调控作用。
王月颖张世杰邵毅蒋玉平顾宗江
关键词:BTLAT细胞活化免疫调节
人VSIG4-Fc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为获取人VSIG4-Fc融合蛋白,并研究其对T细胞的调节效应。首先采用PCR获取人VSIG4基因的胞外段序列及人IgG1Fc恒定区序列,将两者顺次连接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以293T为包装细胞,制备含病毒颗粒的培养上清,反复感染CHO细胞,Zeocin筛选能稳定分泌VSIG4-Fc蛋白的基因转染细胞并以RT-PCR、Dot-blot及Western blot等鉴定。以MTT和ELISA分别检测VSIG4-Fc融合蛋白对T细胞增殖及IL-2分泌的影响。结果成功获取了CHO基因转染细胞,该细胞能稳定分泌VSIG4-Fc蛋白,纯化后的VSIG4-Fc蛋白能与T细胞表面未知受体结合,并具有体外抑制T细胞增殖、活化和IL-2分泌的作用。
张世杰王蕾王月颖李道明朱守兵蒋玉平蒋靓张学光顾宗江
关键词:逆转录病毒融合蛋白共刺激分子
4-1BB信号拮抗肿瘤上清诱导的树突状细胞凋亡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4-1BB信号对肿瘤上清诱导的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s)凋亡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IL-4和GM-CSF诱导C57BL/6小鼠骨髓细胞,得到未成熟DCs,磁珠纯化。以抗4-1BB激发型抗体2A或CD40激发型抗体1c10刺激DCs,在不同条件下检测DCs的凋亡情况。以抗体标记NFκ-Bp65亚基,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抗4-1BB激发型抗体2A处理后DCs内NFκ-Bp65亚基向核内的转位情况。结果DCs上4-1BB信号的激发能拮抗由B-16肿瘤上清诱导的DCs凋亡,效果低于CD40信号,并能引起NFκ-Bp65亚基向核区转位。结论4-1BB信号的激发提高了DCs抵抗肿瘤上清诱导凋亡的能力,此作用通过包含NFκ-B通路的相关胞内信号传导途径实现。
陈曦蒋玉平王月颖周春刚张世杰张学光顾宗江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4-1BB凋亡NFΚ-B
人CD160基因转染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2011年
目的克隆人CD160基因,并构建含有该目的基因的pIRES2-EGFP重组质粒载体,获得稳定表达CD160分子的基因转染细胞。方法从人外周血cDNA文库中扩增CD160的基因,另以VSIG4基因的cDNA为模板扩增跨膜区基因片段,将它们一并装入pIRES2-EGFP质粒载体中,脂质体法共转染L929细胞,用G418筛选出能稳定表达CD160分子的L929细胞株。结果成功克隆出了CD160的基因,构建了pIRES2-EGFP/CD160TMV质粒载体,并建立了稳定表达人CD160分子的L929转基因细胞株,该转基因细胞能结合L929/HVEM转基因细胞,证明其功能性。结论构建了含人CD160基因的重组pIRES2-EGFP质粒载体和建立稳定表达人CD160分子的细胞株,为CD160分子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邵毅张世杰徐慧顾宗江
关键词:PIRES2-EGFP基因转染L929细胞
两株鼠抗人VSIG4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2010年
目的:制备鼠抗人VSIG4分子单克隆抗体(mAb)及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以高表达膜型VSIG4分子的基因转染细胞L929/VSIG4L为免疫原,常规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经流式细胞术检测和多次克隆化培养,筛选出特异分泌鼠抗人VSIG4分子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Westernblot、竞争抑制试验及MTT增殖试验等对单抗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结果:获得2株持续、稳定分泌鼠抗人VSIG4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9A7和9D5。对mAb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2株mAb均能识别巨噬细胞以及Jurkat、THP-1、H446等肿瘤细胞株表面的VSIG4分子。对T细胞增殖抑制的阻断实验显示,这2株抗体对VSIG4分子抑制T细胞增殖均有阻断作用。结论:成功地获得了2株鼠抗人VSIG4功能性mAb,为进一步研究VSIG4及其未知受体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张世杰王蕾汪家敏陈曦蒋靓王月颖胡玉敏张学光顾宗江
关键词:杂交瘤单克隆抗体巨噬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