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延山
- 作品数:20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济钢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一种460MPa级低压缩比高韧性海洋工程用钢板及生产方法
- 本发明涉及钢铁材料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460MPa级低压缩比高韧性海洋工程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04-0.07%,Si:0.2-0.4%,Mn:1.0-1.5%,P≤0.010%,S≤...
- 朱延山李秀程李敏孙卫华徐洪庆李旺生杜平王涣洋王勇田德科
- 文献传递
- 一种1000MPa级非调质型高强度钢的焊接工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000MPa级非调质型高强度钢的焊接工艺,它是在5℃以上的室内操作环境下,采用氩气、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保护焊进行打底焊接,采用氩气、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保护焊填充、盖面焊接,按照下列步骤进行操作:(1)焊接工...
- 孙卫华胡淑娥肖丰强侯登义周兰聚李敏侯东华冯勇李旺生周瑞朱延山
- 文献传递
- 一种355MPa级易焊接海洋平台用钢板及其生产工艺
- 本发明属于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355MPa级易焊接海洋平台用钢板及其生产工艺,其包括厚度规格为 [6~40]mm与(40~60]mm两种,厚度规格[6~40] mm的钢板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
- 徐洪庆王焕洋孙风晓李旺生李敏刘志刚王振华朱延山王勇
- 文献传递
- 一种不锈钢复合板高效焊接方法
- 本发明涉及复合板焊接方法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不锈钢复合板高效焊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加工坡口;坡口清理及组对;焊接复层侧的基层;焊接复层;焊接背面基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丝极电渣焊进行复层的焊接,选择Cr、Ni含量...
- 李敏朱延山孙风晓徐洪庆李旺生王焕洋王勇
- 文献传递
- 16MnR钢板超声波检测不合原因分析被引量:9
- 2006年
- 为找出16MnR钢板超声波检测不合的原因,在检测缺陷部位取样,借助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对钢板组织和微区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检测不合的主要原因是组织中存在的氧化物、硫化物夹杂,C、Mn等元素的成分偏析以及由夹杂物造成的疏松和微裂纹。采取提高钢质纯净度、控制浇注温度和拉速等改进措施,检测合格率由82.5%提高到92%。
- 朱延山许珩
- 关键词:超声波检测
- 一种60mm厚度方向性能优良的海洋平台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 本发明属于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60mm厚度方向性能优良的海洋平台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该种60mm厚度方向性能优良的海洋平台用钢板,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C0.09~0.14%,Si0....
- 李旺生孙风晓徐洪庆王焕洋李敏王勇朱延山
- 一种海洋平台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洋平台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通过Nb/V/Ti/Ni微合金化、低碳当量Ceq、低焊接裂纹敏感性指数Pcm、大厚度连铸坯、粗轧大压下量、控轧控冷及正火热处理工艺,生产大厚度高韧性海洋平台用钢板,生产成本...
- 王焕洋孙风晓徐洪庆李旺生李敏王勇朱延山
- 文献传递
- 一种高韧性15CrMoR压力容器用钢板
- 本发明涉及铬-钼系耐热压力容器用钢制造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高韧性15CrMoR压力容器用钢板,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备而成:C:0.14~0.18%,Si:0.15~0.40%,Mn:0.45~0.70%,P≤0.020...
- 孙卫华邵正伟成小龙孙风晓刘晓东刘金泉郑淑胜朱延山
- CLAM钢激光焊T形接头残余应力及硬度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采用功率为4 kW的Nd:YAG激光器,对4 mm厚的CLAM钢板组成的T形接头,用不同的激光入射角度进行了激光焊接试验,对焊缝接头的宏观成形,残余应力的分布以及硬度变化进行观察和测试.结果表明,入射角度为14°时焊缝接头具有明显的未熔合现象,随着焊接角度的减小,采用12°和10°时完全熔合,接头表面的残余应力为压应力,入射角度为12°时翼板残余压应力比腹板的大,入射角度为10°时腹板的残余应力较大,接头截面的内部残余应力变化很大,焊缝区的硬度相对于母材有明显提高,焊接热影响区未出现软化现象.
- 雷玉成李振南朱延山巨新
- 关键词:残余应力
- J55套管用钢产生卷曲平面的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针对J55套管用钢卷曲出现平面缺陷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是相邻位置的组织与硬度的差异所致。利用MMS-200热模拟机对J55套管用钢的相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J55套管用钢有很好的淬透性,在冷却速率15℃/s左右时,容易局部得到铁素体和贝氏体的混合组织,导致钢卷的硬度不均从而导致卷曲平面。通过调整生产工艺,将卷曲温度由(570±20)℃提高到(600±20)℃,冷速降低到12℃/s左右,成功解决了制管形成平面的问题。
- 李波涛朱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