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东
- 作品数:14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传媒系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朱自清《李贺年谱》的学术特质
- 2015年
- 年谱编纂是学者朱自清在古典诗学研究领域常用的基础研究方法,《李贺年谱》(1935)可以视作其中的典型成果。在一般年谱史料考辨的基础上,朱自清《李贺年谱》以其对谱主真伪材料的辩证解读、文学史地位的准确评价以及所处时代文化背景的重视,以考证、批评、鉴赏相互综合的方式,呈现出与传统年谱绝然不同的特质。这种考证与批评、史学与文学的融合,符合朱自清一贯的"通学"的学术主张。后出的钱仲联《李贺年谱会笺》与朱谱的研究路径、诉求不同:朱谱侧重以史论诗,钱谱侧重以诗论史。
- 王晓东
- 关键词:年谱
- “弃石”与“白鹿”——《红楼梦》与《白鹿原》的“拟神话叙事”解读
- 2015年
- 《红楼梦》的补天弃石与《白鹿原》的原上白鹿,都是对传统神话的艺术性再造,这种"拟神话叙事"不是对传统神话故事的简单照搬或原义扩充,《红楼梦》的拟神话开篇包含了对女娲(补天失策)和"弃石"(无材补天)的双重否定,暗含了贾宝玉在思想与情感世界的双重矛盾;《白鹿原》中"白鹿"的不同化身(朱先生、白嘉轩、白灵)则合力完成了小说中白鹿意象对立于传统祥瑞的意义指向。拟神话叙事造就了两部长篇小说在结构上的对称完整、人物塑造上的复杂丰富,并为作品带来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 王晓东
- 关键词:《红楼梦》《白鹿原》
- 从文人到学者:学术视野下的《朱自清全集》重修刍议与校补被引量:2
- 2015年
- 十二卷本《朱自清全集》(1988-1993)中,1-5卷为诗文卷、6-8卷为学术卷,分卷标目与内容并不相符,前五卷中有一半以上内容属于学术研究性质。朱自清1919年开始文学创作,1925年任清华教授后将人生重心转移到学术研究。此后的学术研究呈现出阶段性拓展的特征,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果。重修的新全集将凸显学者朱自清的特质:诗文2卷、学术研究8卷、书信日记3卷。重修的同时,校补原《全集》中的诸多学术错误与缺失。
- 王晓东
- 关键词:学术视野重修
- 朱自清书评的文化与学术考察被引量:1
- 2014年
- 一、朱自清的书评实践以书评"自见"体现在朱自清一生的学术实践中。从二十年代步入研究领域开始,直至去世前半年(1948),他所发表的70余篇书评(包括序跋6、读书录)覆盖了他所有的研究领域,书评反映了朱自清学术研究的拓展与特色。1、二十年代初期以新诗评论为主,这是朱自清由诗人转向学者的开始。多以能知甘苦的作家身份作"了解之同情"的批评,虽理论性不强、范围较窄,
- 王晓东
- 关键词:书评学术考察文化学术实践学术研究作家身份
- 《天龙八部》兄弟结拜的文化解读
- 2015年
- 《天龙八部》是金庸武侠小说的成熟之作,作者在最后的修订中特别强调了小说主旨并不在于宣传佛教、而是具有"广泛的真义"的文化特质。通过对主要人物的武侠境遇分析,可以对此文化特质做出解读。书中的主要人物萧峰、虚竹、段誉通过三次结拜而聚为一体,书中的兄弟结拜呈现出"弱化武侠"的特点,三人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文化互通特质:萧峰侧重于侠与儒、段誉侧重于儒与佛、虚竹侧重于佛与道,三兄弟的三次结拜体现了作者侠义与儒释道并重的"多元主义"文化观念。
- 王晓东
- 关键词:金庸《天龙八部》侠义
- 民国“意义学”:“新批评”的中国化探索——以朱自清的系统实践为讨论中心被引量:1
- 2017年
- "新批评"的开创者瑞恰慈和燕卜荪都曾在中国执教,这给当时学界带来了最新的西方理论,民国"意义学"正是这种学术新潮下的中国化实践。在众多学人的"意义学"探索中,以朱自清先生的研究最为系统持久。梳理朱自清各学术阶段的"意义学"实践,重点考查他在诗学与文学批评两大研究领域内的"意义学"探索与改造,不仅有利于全面总结朱自清的学术成就与思想,也有助于反思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中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 王晓东
- 文学、音乐的辩证发展与词体的生成被引量:1
- 2008年
- 我国古代诗歌以齐言、杂言的转换为规律,曲子词以杂言体出现在第二个转换周期的转折点上,远承乐府杂言体,长短互节,奇偶相生,因情吐字,故能代雄于诗。雅乐与俗乐代表了官方与民间、政教与审美的对立,在对立统一之中,曲子词得以在俗乐的燕乐发展中出现。"诗为乐心,声为乐体",此即郑樵《通志.乐略》所说的"乐以诗为本,诗以声为用。"诗乐的互为表里亦使词体为之生成、发展。
- 邓乔彬王晓东
- 关键词:俗乐曲子词
- 中国文学批评的横向研究与朱自清的贡献被引量:4
- 2009年
- 中国文学批评经由了从"诗文评"到批评史的发展,郭绍虞、罗根泽、朱东润是这一现代"纵向"研究的奠基者;而朱自清、傅庚生、方孝岳所作的是"横向"的研究,《朱自清中国文学批评研究讲义》为学科的建设提供了理论范式,贡献尤大。因历史际遇不同,"横向"三家在文学批评研究上的学术影响不及"纵向"三家,但他们中国化、世界化的学术观念,比较文学批评学的思想与实践,已在半个多世纪后得到回应,新世纪的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也将在纵、横双向演进中取得进步。
- 邓乔彬王晓东
- 关键词:中国文学批评
- 古典爱情小说中的“化鬼”情节与“世情”演进被引量:1
- 2014年
- 中国古典小说初以传奇志异的风格为主,至世情小说方全力展现世态人情。但灵怪与世情并非决然对立,以爱情小说为例,若干"化鬼"的灵怪情节实也包含非传奇性的"世情化"因素:唐传奇《霍小玉传》、宋话本《碾玉观音》中的女鬼从执念复仇转向对家庭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世情性文学因子的自身积累、演变;世情小说的成熟则又影响了灵怪小说的创作,《婴宁》由狐鬼变人的写法是对"化鬼"情节的逆反,《聊斋》以"志异"开篇而终于"返常"的常见模式正是世情浸染的结果。"化鬼"与"世情"的相辅相成,显示了古典小说错综复杂、合力生成的演进轨迹。
- 王晓东
- 关键词:世情
- 论黄节《诗学》
- 2016年
- 《诗学》是学者黄节执教北大时的诗史专著,其最早版本为执教两广优级师范学堂时的讲义《诗学源流》,《诗学》以"诗教"的文学史观论析《诗》之经"义"的产生(是为"源")与历代诗之"辞"的演变(是为"流"),"义"、"辞"并举体现了作者政教观念与艺术表现并重的诗学思想。以"诗教"为史观的《诗学》传统意味甚浓,但作为一部简明诗史,代表了国人在文学史草创初期的成就。
- 王晓东
- 关键词:黄节《诗学》诗史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