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密福

作品数:37 被引量:704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5篇天文地球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油气
  • 8篇断层
  • 7篇凹陷
  • 7篇成藏
  • 6篇断层封闭
  • 6篇断层封闭性
  • 6篇盆地
  • 6篇降凝
  • 5篇油藏
  • 5篇降凝剂
  • 4篇运移
  • 4篇惠民凹陷
  • 3篇低渗
  • 3篇东营凹陷
  • 3篇断距
  • 3篇岩性
  • 3篇油气藏
  • 3篇油气成藏
  • 3篇气藏
  • 3篇斜坡

机构

  • 26篇中国石油化工...
  • 16篇中国石油大学...
  • 13篇中国石油大学...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石化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胜利石油管理...
  • 1篇中国石油吐哈...

作者

  • 37篇赵密福
  • 11篇宋昭峥
  • 9篇蒋庆哲
  • 5篇信荃麟
  • 5篇王建伟
  • 4篇葛际江
  • 4篇柯明
  • 4篇李亚辉
  • 3篇钟建华
  • 3篇高红艳
  • 3篇徐振中
  • 3篇宋书君
  • 3篇李阳
  • 2篇王建波
  • 2篇黄立功
  • 2篇王新征
  • 2篇郭泽清
  • 2篇陈汉林
  • 2篇王海侨
  • 2篇高云丛

传媒

  • 4篇石油勘探与开...
  • 4篇石油大学学报...
  • 3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石油学报
  • 2篇地质科学
  • 2篇石油学报(石...
  • 2篇西南石油学院...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化工科技
  • 1篇地球学报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精细化工中间...
  • 1篇弹性体
  • 1篇石油化工高等...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0
  • 2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7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5篇2001
  • 2篇2000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丙烯酸酯结构与降凝的关系被引量:23
2004年
合成了侧链碳原子数16~30的聚丙烯酸酯(PA)降凝剂,考察了它们的结晶性质、溶解性质和降凝效果。结果表明,PA降凝剂的侧链上只有远离极性基团的碳原子能够参与结晶。当参与结晶的碳原子数约等于原油中蜡的平均碳原子数的3/4时,亦即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1 5~2 2)×104时,PA降凝剂的降凝效果最好。极性基团的引入,会改善降凝剂的降凝效果;但如极性基团的含量过高,则会降低甚至丧失降凝作用。
宋昭峥葛际江赵密福蒋庆哲
关键词:聚丙烯酸酯降凝剂极性基团
东营凹陷牛庄洼陷砂岩透镜体的成藏机理被引量:14
2007年
针对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牛庄洼陷砂岩透镜体的含油性及其油气充注程度差异较大、成藏机理复杂的特点,根据成藏动力学和成藏运动学理论,利用动、静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砂岩透镜体的成藏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牛庄洼陷砂岩透镜体油藏主要发育在沙河街组超压系统内,并且围绕断裂带呈环带分布;牛庄洼陷大部分砂岩透镜体油藏具有"混源性"及"它源性"的油源条件;与超压系统周缘的幕式泄流泄压过程相对应,超压系统内烃类物质和地层水构成的混相流体也发生了幕式、自组织运移,并且砂岩透镜体的油气充注过程与地层流体的自组织活动存在着良好的耦合关系;当混相流体穿越砂岩透镜体时,透镜体砂岩与其围岩的接触面具有半渗透膜效应;在半渗透膜效应下,混相流体活动性明显控制着该类油藏的空间分布和油气富集程度。因此,处于超压系统的泄流泄压带以及内侧的砂岩透镜体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王建伟宋书君王新征赵密福万从礼牛富玲
关键词:砂岩透镜体油气成藏机理油气分布东营凹陷
原油降凝剂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制备被引量:3
2005年
乙烯-丙烯酸甲酯(EMA)是一种高效的原油降凝剂,为了推动EMA在原油输送中的应用,在低压下,以异丁醇为溶剂,通过溶液聚合法得到了平均相对分子质量0.6×104~2.0×104、MA链节含量10%~50%的高相对分子质量EMA.反应体系的压力、引发剂用量、丙烯酸甲酯的用量和反应温度对共聚物EMA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组成的影响以及分子结构对降凝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地研究.
蒋庆哲宋昭峥柯明赵密福
关键词:降凝剂溶液聚合法
乙烯-醋酸乙烯酯的结构与降凝性能的关系被引量:19
2006年
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各种结构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降凝剂,考察了它们的结晶性质、溶解性质和降凝效果。由实验得到以下结论:EVA降凝剂的CH2链上只有远离极性基团的碳原子能够参与结晶。当参与结晶的碳原子数约等于原油中蜡的平均碳原子数的3/4时,EVA降凝剂的降凝效果最好。EVA降凝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宽窄对降凝效果的影响不大,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1.2×104时降凝效果较好。
蒋庆哲岳国宋昭峥柯明赵密福
关键词: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降凝效果
牛庄洼陷沙河街组超压系统发育特征及其演化被引量:4
2008年
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河街组发育有超压系统,这对油气运移和聚集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对超压系统现今发育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约束下数值模拟方法对牛庄洼陷超压系统的演化规律进行研究,并探讨了超压系统的主要形成机制。牛庄洼陷在沙河街组四段、沙河街组三段的下亚段和中亚段存在着超压系统,最大压力系数可以达到1.8,最大剩余压力超过了20MPa。自沙三段上亚段沉积期开始,超压系统开始发育。到东营组沉积期末,超压系统经历了大约10Ma的泄压过程。自新近系馆陶组沉积期,超压系统再次迅速增压,逐渐接近现今发育状况。上覆地层沙三段上亚段高沉积速率导致了超压系统的形成和早期剩余压力的增加,而水热增压和烃类物质大量生成联合造成超压系统晚期迅速增压。超压系统演化规律揭示出在油气主要运移期研究区古异常流体压力的分布状况,这为进一步开展牛庄洼陷油气运移和聚集过程的动力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阳王建伟赵密福高侠
关键词:超压系统沙河街组
柴达木盆地西部埋藏史分析与油气关系类型被引量:13
2005年
地层埋藏史研究是借助计算机恢复地层古厚度,动态的再现盆地的沉积发育过程,同时也是含油气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研究油气的生、运、聚及成藏过程的基础和关键。本文在区域概况分析的基础上,应用EASY%Ro方法定量计算了柴达木盆地西部31口重点探井的剥蚀量,并应用实例详细论证了该方法恢复的剥蚀量是合理可靠的,然后应用回剥技术恢复原始地层厚度,做出了单井埋藏史图。并划分出了连续沉积型、中期剥蚀型和晚期强烈剥蚀型3种埋藏史类型。埋藏史与油气的关系密切:未遭受强烈抬升、剥蚀影响的地区能够较好的保存原生油气藏;而后期的强烈剥蚀使得早期的原生油气藏遭到破坏,同时又导致了浅层次生油气藏的形成。这对正确认识该地区沉积沉降演化历史和成藏机制,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作用。
郭泽清刘卫红李本竞钟建华赵密福王海侨
关键词:埋藏史剥蚀量柴达木盆地西部油气关系原生油气藏地层厚度
原油组分与降凝剂相互作用被引量:19
2006年
利用红外光谱探讨了原油中各组分与降凝剂之间的相互作用,由实验得到以下主要结论:降凝剂的极性基团与沥青质的极性基团形成氢键,降凝剂和沥青质分子结合在一起,降凝剂高分子链转动和扭曲,减少沥青质平面分子结构的重叠,减少堆叠体的形成;另一方面,降凝剂中的极性基团也可以与胶质的极性基团发生氢键作用,降凝剂高分子分子链转动和扭曲,减少胶质本身的氢键结合,减少胶质分子之间通过氢键形成密集胶束的趋势。由于沥青质堆叠体和胶质密集胶束的减少,原油的粘度的降低,达到了降低原油粘度的目的;原油的凝点主要由蜡的含量和组成决定的,胶质和降凝剂能够参与使蜡的结晶,使蜡晶的形态和尺寸发生改变,达到降低凝点的目的。
蒋庆哲宋昭峥葛际江柯明赵密福
关键词:降凝剂原油组分降凝机理
油气二次运移的驱动机制转换及其石油地质学意义——以牛庄洼陷及其南缘为例被引量:8
2007年
含油气盆地内可以存在多个油气成藏动力系统,相应地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驱动机制也不尽相同。驱动机制转换是油气穿越不同成藏动力系统发生运移的动力学纽带,也是进行系统与系统间能量传递和油气运移规律的研究。基于地层流体压力、原油地球化学特征、油气显示和钻测井等资料,经过对济阳坳陷牛庄洼陷及其南缘地区古近系的油气成藏动力系统分析,发现在异常流体压力系统边缘存在着油气运移由超压驱动向浮力驱动的转换过程。在驱动机制转换过程中,烃类物质首先从超压驱动的油、气和水混相流体中分离,在油源断层附近的输导层内经历了短暂停留和聚集后,然后在自身浮力驱动下发生继续运移,相应烃类物质经历的地质色层效应增强。对成藏动力系统间油气驱动机制转换的研究将加深油气运移过程中关键环节的认识,从而更加精细追踪油气运移路径。另外,驱动机制转换过程揭示出在成藏动力系统边缘具有复杂的油气成藏动力学条件和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王建伟宋国奇宋书君王新征韩忠义赵密福
关键词:成藏动力系统油气二次运移石油地质意义
渤海湾盆地东营背斜构造塌陷成藏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渤海湾盆地东营背斜油气主要聚集在东营组和馆陶组,而其东西两侧的辛镇背斜和现河断阶带,油气则主要聚集在沙二段。 在油源、储集、运移、圈闭及保存等条件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东营背斜油气藏在平面、纵向分布上有很大的差异,这与区域构造背景、 区域盖层、断裂活动及三者之间的时空匹配关系密切相关。构造活动期间,构造塌陷作用能导致油气大面积、快速的纵向运移,并且 这种运移具有很大的突发性和事件性;在构造活动的平静期,多数断裂逐渐失去通道性,油气可能沿着少数大的、活动的断裂发生单 相渗流。上述二者共同构成了东营背斜复杂的油气垂向运移。
赵密福冯春丽刘亚丽
关键词:运移成藏断层渤海湾盆地
新一代低碳烯烃聚合催化剂被引量:7
2004年
对国内外用于烯烃聚合的Z-N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和非茂金属催化剂的发展及趋势进行综述。随着Z-N催化剂的性能不断改进和完善,新型Z-N催化剂继续占聚聚烯烃催化剂的主导地位;茂金属催化剂在今后的10年内将会占领很明显的市场份额;非茂金属催化剂综合了Z-N催化剂所生产树脂的优良加工性能和茂金属催化剂所生产树脂的优良物理性能。
宋昭峥赵密福
关键词:Z-N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低碳烯烃聚烯烃催化剂烯烃聚合聚合催化剂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