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浩宇

作品数:8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农药
  • 4篇细菌
  • 4篇病原
  • 4篇病原细菌
  • 2篇植物病原
  • 2篇植物病原菌
  • 2篇杀菌剂
  • 2篇生物技术
  • 2篇生物技术领域
  • 2篇受性
  • 2篇农业害虫
  • 2篇农用杀菌剂
  • 2篇青虫
  • 2篇球菌
  • 2篇呋喃
  • 2篇耐受
  • 2篇耐受性
  • 2篇类化
  • 2篇类化合物
  • 2篇化合物

机构

  • 8篇四川大学

作者

  • 8篇侯太平
  • 8篇赵浩宇
  • 7篇陶科
  • 4篇金洪
  • 3篇耿宇聪
  • 2篇刘伟
  • 2篇刘崑
  • 2篇李世洪
  • 1篇鹿伸朝
  • 1篇孙秋
  • 1篇范婕妤
  • 1篇向骊羽
  • 1篇黄孟飞

传媒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合成化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株溴氰菊酯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从农药厂废水排放口附近的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能以溴氰菊酯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DE29.其在溴氰菊酯浓度为100 mg/L的培养基中摇床7 d后的降解率达到96.32%,具有较高的研究及应用价值.通过对其生理生化试验和16SrDNA序列比对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假单胞菌属(P seudomonas sp.).进一步分析了pH值、温度、盐度、接菌量几个因素对菌株降解溴氰菊酯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DE29菌株在温度为30℃,pH值为7.0,接菌量为10%,盐度为0的条件下具有较高的降解率.
向骊羽赵浩宇黄孟飞鹿伸朝范婕妤耿宇聪陶科侯太平
关键词:溴氰菊酯生物降解降解特性假单胞菌属
甲醛降解菌及其用途
本发明涉及甲醛降解菌及其用途,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耐受浓度较高的甲醛降解菌。本发明甲醛降解菌,命名为耶氏副球菌(Paracoccus yeei)scuhtp-FD3,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
侯太平陶科刘崑赵浩宇耿宇聪
呋喃甲基芳酰胺类化合物作为农用杀菌剂的新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呋喃甲基芳酰胺类化合物作为农用杀菌剂的用途,是呋喃甲基芳酰胺类化合物的新用途。本发明通过呋喃甲基芳酰胺类化合物对多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的研究,证明呋喃甲基芳酰胺类化合物对植物病原细菌或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
侯太平李世洪赵浩宇金洪陶科
文献传递
查尔酮类化合物在农药中的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查尔酮类化合物在农药中的用途,是查尔酮类化合物的新用途。本发明通过查尔酮类化合物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和农业害虫的活性的研究,证明查尔酮类化合物对植物病原细菌、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农业害虫(如菜青虫、蚜虫...
侯太平金洪陶科刘伟赵浩宇
文献传递
查尔酮类化合物在农药中的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查尔酮类化合物在农药中的用途,是查尔酮类化合物的新用途。本发明通过查尔酮类化合物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和农业害虫的活性的研究,证明查尔酮类化合物对植物病原细菌、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农业害虫(如菜青虫、蚜虫...
侯太平金洪陶科刘伟赵浩宇
文献传递
呋喃甲基芳酰胺类化合物作为农用杀菌剂的新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呋喃甲基芳酰胺类化合物作为农用杀菌剂的用途,是呋喃甲基芳酰胺类化合物的新用途。本发明通过呋喃甲基芳酰胺类化合物对多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的研究,证明呋喃甲基芳酰胺类化合物对植物病原细菌或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
侯太平李世洪赵浩宇金洪陶科
文献传递
甲醛降解菌及其用途
本发明涉及甲醛降解菌及其用途,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耐受浓度较高的甲醛降解菌。本发明甲醛降解菌,命名为耶氏副球菌(Paracoccus yeei)scuhtp-FD3,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
侯太平陶科刘崑赵浩宇耿宇聪
文献传递
新型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和2-氰基亚氨基-1,3-噻唑烷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被引量:3
2012年
以酰氯,2-硝基亚胺咪唑烷和2-氰基亚胺1,3-噻唑烷为主要原料,设计并合成了5个新型的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1a~1e)和10个新型的2-氰基亚氨基-1,3-噻唑烷衍生物(2a~2g,3a~3c),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浓度为20 mg·L-1时,1e和2e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0.69%,80.63%,对葡萄黑豆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58.87%,62.02%;对苹果腐烂病菌的EC50分别为4.5mg·L-1,8.6 mg·L-1,对葡萄黑豆病菌的EC50分别11.7 mg·L-1,14.3 mg·L-1,优于阳性对照药多菌灵。
孙秋赵浩宇侯太平
关键词:抗真菌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