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安菁

作品数:1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肿瘤
  • 5篇预后
  • 5篇病理
  • 4篇胃肠
  • 4篇细胞
  • 3篇胃肠道
  • 3篇临床病理
  • 3篇免疫
  • 3篇免疫表型
  • 3篇间质
  • 3篇间质瘤
  • 3篇表型
  • 3篇病例
  • 3篇病例报道
  • 3篇肠道
  • 2篇阳性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染色
  • 2篇组织芯片

机构

  • 12篇江苏大学附属...
  • 2篇南昌大学
  • 1篇江西医学院
  • 1篇丹阳市儿童医...

作者

  • 14篇钟安菁
  • 10篇龙卫国
  • 8篇李梅
  • 8篇吴建农
  • 5篇郑芳
  • 4篇赵小辉
  • 3篇俞薇薇
  • 2篇熊小亮
  • 2篇王德强
  • 1篇宋恩霖
  • 1篇穆华
  • 1篇刘莉萍
  • 1篇史圆圆
  • 1篇刘繁荣
  • 1篇许辉
  • 1篇李遇梅

传媒

  • 3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肿瘤研究与临...
  • 2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肠道间质瘤预后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5年
钟安菁俞薇薇熊小亮
关键词:胃肠肿瘤预后
p16、Ki-67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2006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p16、Ki-67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制作40例胃肠道间质瘤组织芯片,并进行分组(低度危险组、中度危险组和高度危险组),以40例正常胃肠道肌壁组织为对照,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检测p16、Ki-67在胃肠道间质瘤组及对照组的表达。结果①Ki-67在胃肠间质瘤组中的表达高于在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而p16的表达情况则正好相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②p16、Ki-67在胃肠道间质瘤各组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低、中度危险组合并后与高度危险组比较时未发现p16的表达差异(P>0.05),而Ki-67则存在差异(P<0.05)。结论①p16可能在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②Ki-67可作为评价肿瘤恶性潜能的一个重要指标;③应用组织芯片大规模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是可行的,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特点。
熊小亮俞薇薇钟安菁宋恩霖刘繁荣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KI-67P16组织芯片
11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和预后。方法 收集11例SFT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特征及预后,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11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25~85岁。影像学均表现为结节状软组织肿块。肿瘤最大径3.5~30 cm,切面实性,部分有完整包膜。肿瘤细胞呈卵圆形或梭形、短梭形,疏密不均,可见薄壁鹿角形血管。部分病例细胞轻-中度异型,偶见奇异形核。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所有肿瘤均表达CD34,8例STAT6核阳性。目前手术完整切除仍是SFT的首选治疗方法。本组10例患者获得随访,其中8例无病生存,1例死亡患者原因不详,1例术后复发仍带瘤生存。结论 SFT具有相对独特的病理组织学和分子遗传学改变,发生于胸膜外者生物学行为更具侵袭性。具有恶性组织学特征者具有较高的局部复发和转移率,因此正确的诊断对于治疗和患者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龙卫国李梅郑芳庄莹王文欣钟安菁吴建农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免疫表型预后
皮肌炎伴乳腺癌1例
2008年
刘莉萍穆华许辉钟安菁李遇梅
关键词:乳腺癌皮肌炎肌肉酸痛胃部不适过敏性皮炎肠上皮化生
胃母细胞瘤一例被引量:4
2020年
胃母细胞瘤是发生于胃部的一种罕见、具有独特特征的双向分化肿瘤。该文报道1例发生于胃窦胃体交界处的胃母细胞瘤。患者女,53岁。因上腹部隐痛不适1年,发现胃窦胃体交界处隆起性病变伴溃疡形成,临床拟诊"胃肠道间质瘤"行"胃肠道间质瘤切除术"。大体见附部分胃黏膜灰白灰红色结节样肿物一个,体积5.0 cm×4.2 cm×4.0 cm,切面灰白,半透亮,局部囊性变。镜下观察瘤细胞密度不均,细胞密集区肿瘤细胞呈上皮样形态,排列呈小巢状或条索状,可见腺管形成的趋势,细胞核轻度异型。稀疏区肿瘤细胞核呈卵圆形或短梭形,肿瘤细胞弥漫片状分布于黏液样基质中,部分区黏液聚集呈肺水肿样结构,部分区呈微囊样。免疫标记广谱细胞角蛋白、上皮细胞膜抗原上皮样区域阳性,CD10、波形蛋白梭形细胞区阳性,Ki-67阳性指数小于1%。诊断为胃母细胞瘤。
龙卫国庄莹李梅郑芳钟安菁王德强吴建农
关键词:母细胞瘤肿瘤细胞核隆起性病变囊性变
紫杉醇化疗相关胃黏膜病理改变1例
2019年
患者男性,67岁,半年前出现进食后哽噎感,行胃镜病理检查示食管中段鳞状细胞癌。分别于2017年6、7、8月给予TP方案化疗3次。9月始给予食管肿瘤及淋巴引流区调强放疗。复查CT示食管中段癌放疗后改变.
龙卫国赵小辉李梅郑芳庄莹钟安菁王德强吴建农
关键词:胃黏膜紫杉醇化疗病例报道
中央坏死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观察
2023年
目的探讨中央坏死性乳腺癌(CN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预后。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8年6月诊治的7例CNC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7例患者年龄34~70岁,中位年龄52岁。大体均见单一结节。镜下肿瘤中央呈大片凝固性坏死或纤维化,癌组织呈窄带样环绕坏死区,6例为浸润性导管癌3级,1例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伴浸润性导管癌2级结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4例ER、PR、HER-2阴性,3例ER(+)、HER-2(+/++),基底细胞和肌上皮标记呈不同程度阳性。HER-2 FISH检测显示1例阳性。6例接受辅助治疗,术后随访14~49个月,其中4例无病生存,1例术后24个月出现肺转移,1例术后18个月出现肝转移,1例失访。结论CNC具有相对独特的病理组织学形态,大多为高级别浸润性导管癌并显示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CNC预后较差,易发生肺、脑等远处转移,需严密监测。
龙卫国郑芳庄莹李梅王文欣钟安菁赵小辉吴建农
关键词:乳腺肿瘤免疫表型预后
胃肠道惰性NK细胞淋巴增生性疾病1例
2023年
患者男性,46岁,因腹部不适于2022年3月2日行胃镜检查,镜下见胃角黏膜处有一充血糜烂面(图1)。取活检组织,送病理检查。
史圆圆朱莉钟安菁吴建农何一鸣李梅龙卫国
关键词:临床病理病例报道
不同抗原修复条件对肠癌MMR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采用3种不同的抗原修复条件对肠癌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 MMR)蛋白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从而找到适合本科室的最佳修复条件。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工作中遇到的肠癌病例,从中抽取50例,分别进行柠檬酸缓冲液高温高压修复、EDTA缓冲液高温高压修复和CC1缓冲液BenchMark XT机器修复后染色。结果3种染色方法均能较好地检测到肠癌MMR蛋白的表达,但应用EDTA缓冲液高温高压法进行抗原修复的切片,染色结果较另外两种方法染色阳性表达更强。结论EDTA缓冲液高温高压修复为肠癌MMR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最优抗原修复条件。
李梅龙卫国钟安菁
关键词:错配修复蛋白抗原修复
石蜡切片Ziehl-Neelsen法检测抗酸杆菌改良染色体会被引量:1
2022年
近年来,结核病在全球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每年新增病例约800万人,至少300万人死于该病。作为一种传染病,其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结核分枝杆菌(TB)是引起本病的病原菌,目前常用的TB检测方法有Ziehl-Neelsen抗酸染色、金胺O染色、即时荧光定量PCR法和ISH等,但是在病理组织切片中找到结核杆菌,仍然是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1]。
李梅龙卫国钟安菁吴建农
关键词:抗酸杆菌石蜡切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