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广强

作品数:76 被引量:391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12篇农业科学
  • 10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篇小鼠
  • 7篇基因
  • 7篇教学
  • 7篇杆菌
  • 6篇毒素
  • 6篇毒素基因
  • 6篇大肠杆菌
  • 5篇试剂
  • 5篇试剂盒
  • 5篇微生物
  • 5篇温胆汤
  • 5篇活性
  • 4篇多囊
  • 4篇免疫
  • 4篇菌群
  • 4篇类鼻疽
  • 3篇蛋白
  • 3篇犊牛
  • 3篇厌氧菌
  • 3篇沙门氏菌

机构

  • 62篇江西中医药大...
  • 1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0篇山东省农业科...
  • 9篇江西省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南昌大学第一...
  • 2篇漯河医学高等...
  • 1篇南昌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西安市第一医...
  • 1篇抚州市第一人...
  • 1篇江西中医学院

作者

  • 76篇马广强
  • 26篇万红娇
  • 19篇朱金华
  • 16篇叶荷平
  • 13篇韩飞
  • 9篇杨少华
  • 8篇孙昊鑫
  • 7篇栾婧婧
  • 7篇靳亮
  • 7篇王立元
  • 6篇林树乾
  • 6篇高运东
  • 6篇赵宏坤
  • 6篇王倩
  • 5篇仲跻峰
  • 5篇章常华
  • 5篇黄小英
  • 5篇崔汉峰
  • 5篇张维军
  • 4篇邵峰

传媒

  • 7篇中国实验方剂...
  • 4篇江西科学
  • 4篇家畜生态学报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3篇中药药理与临...
  • 3篇大学教育
  • 3篇江西中医药大...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化学试剂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江西中医学院...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中草药

年份

  • 6篇2023
  • 3篇2022
  • 14篇2021
  • 10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类鼻疽假单胞菌的检测试剂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类鼻疽假单胞菌的检测试剂盒,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包括试剂盒本体,所述试剂盒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的内部安装有试剂瓶固定板,且试剂瓶固定板的内部安装有圆环,所述圆环的...
马广强王立元绍峰崔汉峰章常华
文献传递
地黄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活性测定被引量:2
2015年
对河南焦作产鲜地黄的内生菌进行分离、纯化,对其形态学、生化、16S r DNA序列进行分析及抑菌活性进行测定,初步了解该菌的相关特性并为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对鲜地黄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及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培养,用划线法进行分离与纯化,然后用革兰氏染色、生化管、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药敏试纸抑菌实验对内生菌及其抑菌性进行鉴定。结果:筛选得到的鉴定菌在革兰氏染色及镜检后鉴定显示1号、2号和3号菌均为梭状细菌,4号为杆状细菌;生化管实验的颜色变化显示1号、2号和3号菌为梭菌属细菌,4号菌为土壤农杆菌;16S r DNA的鉴定结果表明3号菌为苏云金芽孢杆菌,3号菌对三种病原微生物的抑菌作用不明显。结论:地黄中分离纯化得到的3号菌的抑菌活性不显著。
元辉明朱金华马广强
关键词:内生菌分离纯化PCR
CRISPR Cas9条件性基因敲除鼠、建立方法
本发明属于基因敲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CRISPR Cas9条件性基因敲除鼠、建立方法,通过载体设计和构建,及gRNA和Cas9蛋白的制备;设计gRNA序列和打靶载体;利用In‑Fusion技术构建打靶载体,通过酶切、P...
马广强牛玲韩飞艾志福黄小英杨明
类鼻疽假单胞菌鞭毛蛋白的克隆表达及其ELISA检测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建立检测人或动物血清中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特异性抗体的ELISA检测法,并利用该方法研制用于类鼻疽的诊断的检测试剂盒。方法克隆并表达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特异性鞭毛抗原,用其作为ELISA检测中的捕获抗原。通过对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家兔血清进行检测来初步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间接ELISA方法检测阳性血清效果较好,血清稀释80倍后仍能检测到抗体。结论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快速诊断人类鼻疽的方法。
马广强朱金华万红娇王倩叶荷平袁志明汪建民
关键词:类鼻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鞭毛蛋白
温胆汤对精神分裂症模型鼠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从行为学、氧自由基、海马组织蛋白激酶C、连接蛋白43的含量及其超微结构等方面,探讨温胆汤对MK801诱发精神分裂症模型鼠的干预作用. 方法:将5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A)、模型组(B)、...
朱金华万红娇孙昊鑫付艳丽叶荷平马广强
关键词:温胆汤精神分裂症缝隙连接通讯蛋白激酶C连接蛋白43
黄腻舌苔和薄白舌苔微生物种群差异被引量:12
2020年
【背景】舌苔是指舌头上覆盖的由食物残渣、微生物、舌苔上皮角质细胞组成的物质。根据舌苔的厚度、颜色等苔质情况来鉴别病人的健康与疾病状况,是"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主要依据之一。但是舌苔苔质的形成和微生物菌群的关系还有待深入研究。【目的】探索黄腻舌苔和薄白舌苔菌群群落组成的差异及与舌苔苔质形成的关系。【方法】以薄白舌苔和黄腻舌苔为研究对象,用刮舌板刮取青年学生人群的舌苔表面,获得舌苔样品进行总DNA提取,PCR扩增微生物16S rRNA基因,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得16S rRNA基因序列,然后通过交互序列分析软件分析样品中细菌菌群种类及差异。【结果】黄腻和薄白舌苔原核微生物群落组成具有明显差异。其中,在门水平上,Patescibacteria和蓝细菌门细菌在黄腻舌苔上明显比薄白舌苔多,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在属和种水平上,放线菌(Actinomyces)的组成具有显著差异(P<0.05),黄腻舌苔中放线菌含量明显高于薄白舌苔;而薄白舌苔中的卟啉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和莫拉氏菌属(Moraxella)的含量明显高于黄腻舌苔,差异显著(P<0.05)。【结论】黄腻舌苔苔厚、色黄、有异味,有可能是放线菌含量过高导致。而且,有些放线菌可以导致侵袭性细菌性疾病,称作放线菌病。因此,健康人出现黄腻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体内潜在的炎性预警。薄白舌苔正常菌群莫拉氏菌属(Moraxella)和卟啉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显著比黄腻舌苔上的多,说明这两种正常菌群可能在维护正常口气和舌苔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马广强李伟韩飞黄小英章常华廖永翠万红娇丁成华
关键词:舌苔正常菌群高通量测序中医诊断
奶牛腹泻主要病原菌多重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本试验根据ETEC的热敏感毒素基因(LT)、沙门氏菌外膜蛋白基因(OMPC)和产气荚膜梭菌的α毒素基因设计了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txigenic,Escherichia Coli,ETEC)、沙门氏菌(Sa...
马广强张维军栾婧婧林树乾杨少华高运东仲跻峰赵宏坤
关键词:奶牛腹泻病原菌毒素基因
文献传递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的发病机制与相关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是一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由基因PKD1或PKD2突变引起,PKD1突变约占85%,PKD2突变约占15%。ADPKD患者表现为肾囊肿呈进行性生长,伴有囊性液体产生,最终导致终末期肾病和肾功能衰竭。研究表明ADPKD与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细胞增殖与凋亡、表观遗传机制、micoRNA等有关。目前关于多囊肾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但由于本病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此病仍缺少行之有效的药物,因此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宋莹莹牛玲闫成花万红娇邵峰马广强
关键词:多囊肾囊肿表观遗传
一种中药中沙门氏菌的LAMP同步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中沙门氏菌的LAMP同步检测试剂盒,包括包括:inv A‑F3引物、inv A‑B3引物、inv A‑FIP引物、inv A‑BIP引物、1×Lamp PCR Master Mix、DNA聚合酶和dd...
马广强邵峰樊皓黄旭春韩飞黄小英谢斌
文献传递
温胆汤对精神分裂症模型鼠血清TNF-α,IL-6及海马组织Glu活性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研究温胆汤对精神分裂症模型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及海马组织谷氨酸(Glu)活性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2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A)、模型组(B)、温胆汤高剂量组(C)、温胆汤中剂量组(D)、温胆汤低剂量组(E)、氯氮平组(F),每组12只。在造模前,C,D,E组分别ig温胆汤生药40,20,10 g·kg-1;F组ig氯氮平20 mg·kg-1;A,B组用等量生理盐水ig,1次/d,共21 d。在最后1次给药2 h后,B,C,D,E,F组一次性ip MK8010.6 mg·kg-1,建立精神分裂症模型,并进行刻板行为学观察;3 d后处死大鼠,取血清和海马组织检测。HE染色光镜下观察海马组织CA1区的病理改变,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ABC-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6的含量,免疫组化检测海马组织中Glu活性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刻板行为;血清TNF-α,IL-6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海马组织Glu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胆汤各剂量组均不同程度改善了模型鼠的刻板行为和海马CA1区的病理改变,并可明显降低血清TNF-α,IL-6的含量(P<0.05或P<0.01),使海马组织Glu活性的表达也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温胆汤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减少炎症因子产生和提高Glu活性的表达来减轻精神分裂症模型鼠海马组织的病理损害。
朱金华孙昊鑫熊秋迎陈乔马广强叶荷平
关键词:温胆汤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