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毅

作品数:143 被引量:1,067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1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 5篇学位论文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6篇轻工技术与工...
  • 28篇农业科学
  • 7篇经济管理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1篇土壤
  • 10篇脂肪氧化
  • 9篇猪肉
  • 8篇蛋白
  • 8篇食品
  • 7篇真空冷却
  • 7篇欧姆加热
  • 6篇脂肪
  • 6篇黄土高原
  • 6篇光谱
  • 5篇施肥
  • 5篇近红外
  • 5篇近红外光
  • 5篇近红外光谱
  • 5篇抗氧化
  • 5篇红外
  • 5篇红外光
  • 5篇红外光谱
  • 4篇氮素
  • 4篇蛋清

机构

  • 101篇中国农业大学
  • 39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西北农林科技...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北京联合大学
  • 4篇北京市畜牧总...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湖北省农业科...
  • 2篇中国劳动关系...
  • 2篇石河子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武汉市蔬菜科...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江西省农业科...
  • 1篇天津农学院
  • 1篇西南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43篇刘毅
  • 57篇李兴民
  • 40篇戴瑞彤
  • 18篇李志国
  • 17篇陈防
  • 13篇张过师
  • 10篇李世清
  • 10篇潘俊峰
  • 9篇万开元
  • 7篇南庆贤
  • 7篇贾飞
  • 6篇霍晓娜
  • 5篇陈霞
  • 5篇杜艳
  • 5篇甄少波
  • 5篇苗敬
  • 5篇李媛
  • 5篇闫文杰
  • 5篇戴妍
  • 5篇陶勇

传媒

  • 17篇肉类研究
  • 16篇食品工业科技
  • 12篇食品科技
  • 6篇食品科学
  • 6篇农产品加工(...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食品与发酵工...
  • 3篇食品工业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植物科学学报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保鲜与加工
  • 2篇中外食品
  • 2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年份

  • 6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8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12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9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11篇2010
  • 9篇2009
  • 7篇2008
  • 14篇2007
  • 14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1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斩拌终温对乳化型香肠品质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3
2008年
研究了不同斩拌终温(6、12、18℃)对乳化型香肠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斩拌终温为12℃时,乳化型香肠的保水保油性最好;利用质构仪测定的结果与感官评价结果相同,即在斩拌终温为12℃时,乳化型香肠的弹性大、剪切力小、咀嚼性好;由扫描电镜观察到斩拌终温为12℃时,乳化体系稳定。因此,结合香肠的理化性质、感官性质和微结构的测定结果,确定其最佳的斩拌终温为12℃。
周伟伟刘毅陈霞戴瑞彤
关键词:乳化型香肠保水性微结构
施肥模式对晚稻田杂草群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长期不合理施化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经引起学者和公众的关注,有机肥的施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揭示有机肥对农田杂草群落影响的机制、预测有机农业环境下杂草群落的演替趋势十分困难。本文对比研究不同施肥模式下农田杂草的群落特征,探索晚稻田杂草群落结构演变趋势,以期为现代农业中有机肥的合理施用和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田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运用群落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晚稻种植季五种施肥处理区杂草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其生物多样性。在每个小区随机设置5个面积为0.25 m2的样方,记录各样方内杂草物种种类、每个种类杂草的数量,调查杂草的盖度与频度;测定稻谷理论产量;使用照度计测量地表与水稻冠层顶部的光照强度,计算光照透过率;测定耕作层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计算杂草的重要值,采用物种丰富度(S)和Shannon-Wiener指数(H)测定杂草群落的生物多样性;以15个处理小区中的11种常见杂草的重要值构成原始数据矩阵,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结果】晚稻田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养分以及光照透过率差异显著,施有机肥的处理晚稻稻谷产量高于CK与NPK纯化肥处理。CK处理区优势种为野荸荠-节节菜-异型莎草-鸭舌草,NPK处理区优势种为双穗雀稗,NPK5/5和NPK3/7处理区优势种为双穗雀稗-鸭舌草,NPK7/3处理区优势种为双穗雀稗-鸭舌草-稗。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5个施肥处理小区的杂草群落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CK处理;第二类是NPK3/7处理;第三类是NPK、NPK5/5、NPK7/3三个处理。主成分Factor 1与有机质、碱解氮以及有效磷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光照透过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典范对应分析结果显示,节节菜、野荸荠与牛毛毡比较适宜生长在CK处理区,双穗雀稗�
潘俊峰万开元李祖章陶勇刘益仁刘毅李志国张过师陈防
关键词:有机肥杂草群落土壤养分生物多样性
黄土高原不同栽培模式下春玉米生理生态效应与生产潜力估算
本论文通过两年不同栽培处理田间实验,对Hybrid-Maize玉米高产模型在黄土旱塬雨养、地膜覆盖及补充灌溉等栽培模式下的适应性进行验证,并就不同栽培模式对旱地玉米农田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呼吸以及玉米生理生态指标的影...
刘毅
关键词:玉米栽培模式土壤温度土壤呼吸
西部地区耕地质量监测县选取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耕地质量和数量的保护是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如何科学有效地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监测县进行监测,从而能够实时掌握各地区的耕地质量等级变化情况,是实现耕地质量保护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文章以西部生态脆弱区为研究对象,对耕地质量监测县的选取进行了探讨。从影响西部耕地质量的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出发,在此基础上结合西部各区县的耕地自然质量等,分析各二级区的耕地质量变化特征,并辅以空间地统计学技术,探讨了有关耕地质量监测县选取方法。最终确立了以102个基准县、89个突变县为监测代表的西部地区耕地质量监测县节点网络,经检验,该网络能够较好地反应西部地区的整体耕地质量水平。
刘毅高尚刘希霖安萍莉
关键词:耕地质量监测网络
江汉平原典型小区域沟渠底泥氮磷含量及其空间变异被引量:2
2020年
在湖北省江汉平原选择了一个由排灌渠自然围成的典型小区域,对其中农田排灌沟、斗渠和支渠0~10 cm底泥中不同形态氮、磷的含量以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在36个沟渠底泥样中,全氮含量为0.7~2.9 g/kg,平均值为1.79 g/kg;可溶性总氮含量为17~166 mg/kg,无机态氮占比为88.1%~94.5%,无机氮又以铵态氮为主,其占比为无机氮的84.7%~90.4%。底泥全磷含量为0.4~1.3 g/kg,平均值为0.60 g/kg,其中,Olsen-磷含量为10.2~131.7 mg/kg,占全磷的2.6%~10.1%;水溶性磷含量占Olsen-磷的0.5%~3.7%。底泥中全氮、可溶性总氮和铵态氮,以及全磷、Olsen-磷和水溶性磷两两间在α=0.01水平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底泥中各形态氮素的平均含量在靠近鱼塘的斗渠中呈现最高值,而磷素则在靠近居民生活区的支渠中呈现最高值。
聂玉莲熊桂云刘冬碧黄敏范先鹏吴茂前夏颖刘毅
关键词:江汉平原
浅析临汾市奶产业发展
刘毅
关键词:饲草种植可行性
红阳猕猴桃叶片营养DRIS诊断被引量:8
2014年
探讨红阳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cv.‘hongyang’)树体养分限制因子,为推动猕猴桃果园科学合理施肥提供参考。采用DRIS指数诊断法对四川都江堰地区红阳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cv.‘Hongyang’)进行叶片营养诊断研究。结果表明,红阳猕猴桃在不同时期叶片各养分元素变化存在差异,且随季节变化叶片N、P、K含量均呈现逐渐减低趋势。不同时期DRIS确定的重要诊断参数不同。诊断结果显示,不同时期高产园和低产园的养分限制因子存在差异。在4月和6月份,相对于N和P,K是影响产量的最主要限制因子,但在4月份,K相对N、P不足,而在6月,K相对N、P过量。在8月份,P成为最需要的元素,低产果园较高产果园更需要。研究表明,可以采用DRIS方法对红阳猕猴桃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状况进行诊断。猕猴桃果园施肥时,不仅要注意各个时期肥料的均衡配比,还要考虑肥料的最佳施入方式,以最大程度提高肥料利用率。
李志国曾华张过师万开元刘毅潘俊峰陈防
关键词:红阳猕猴桃营养诊断DRIS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导水率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为分析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库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导水率,揭示人为活动对土壤结构和水力特性的作用与影响,以库区内3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旱地、水田、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经干筛测定团聚体的组成状况,探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土壤有机碳和土壤饱和导水率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机械稳定性表现为旱地最高,林地次之,水田最低;有机碳含量则表现为林地>水田>旱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各粒径团聚体中的有机碳含量分布也各不相同,旱地土壤有机碳在粒径<0.25 mm的团聚体中含量最高,水田土壤有机碳分布较为均匀,林地土壤有机碳主要集中在粒径<1 mm的团聚体中。饱和导水率表现为林地>旱地>水田。相关性分析表明饱和导水率与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与团聚体机械稳定性没有明显关系。同时土壤MWD值和GMD值与有机碳含量都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土壤有机碳在土壤团聚体机械稳定性和土壤导水率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袁晓良李俊雅葛乐李潜刘毅
关键词:丹江口库区土壤团聚体饱和导水率
超高压处理对酱卤鸡腿品质及货架期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为探究超高压处理对酱卤鸡腿品质及货架期的影响,实验设置超高压组处理条件为200、400、600 MPa分别处理10 min和15 min,二次热杀菌组处理条件为80℃/30 min。结果表明:超高压600 MPa/10 min和600 MPa/15 min组汁液损失高于二次热杀菌组;超高压处理中样品亮度值随压强增加先下降后略微上升,除200 MPa/10 min处理组外,二次热杀菌组亮度值和超高压处理组无显著差异;二次热杀菌处理后样品剪切力和黏度大于超高压组;2种杀菌方式处理后样品的硬度都有所减小。超高压处理组中烷烃类和醇类风味物质大于二次热杀菌组,酮类风味物质含量小于二次热杀菌组。超高压能抑制样品中腐败菌的生长,延长产品货架期30 d。超高压处理时间越长、压强越大,对腐败菌的抑制越明显,二次热杀菌效果和600 MPa超高压相当。
贾飞苗旺闫文杰刘毅戴瑞彤李兴民
关键词:超高压处理货架期
纯牛奶、还原奶、掺假奶、牛奶新鲜度的近红外检测
本文考察了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准确、无损伤的实现纯牛奶中还原奶的鉴别.实现原料奶新鲜度判别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判别分析的方法建立还原奶的鉴别模型,对还原奶掺入量在20%以上的样品,该方法的正确判别率均在90%...
韩东海鲁超刘毅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纯牛奶数学模型
文献传递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