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院前
  • 3篇院前静脉溶栓
  • 3篇溶栓
  • 3篇失效模式与效...
  • 3篇转运
  • 3篇转运流程
  • 3篇留观
  • 3篇留观病人
  • 3篇静脉
  • 3篇静脉溶栓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急诊
  • 3篇急诊留观
  • 3篇急诊留观病人
  • 3篇梗死
  • 3篇病人
  • 3篇程序化护理

机构

  • 8篇广州医学院第...

作者

  • 8篇李燕玲
  • 6篇谢佩玲
  • 5篇蔡映杰
  • 3篇顾玉琴
  • 3篇吴静
  • 3篇田朝伟

传媒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首届中山国际...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改造急诊留观病人转运流程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对急诊留观病人转运流程进行改造,降低病人转运意外发生率。方法 2010年7月成立FMEA小组,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评估急诊留观病人转运流程中容易发生失效的原因和将造成的后果,找出流程中最需要改变的环节,改造转运流程,以预防失效的发生。一年后比较评价改造前后失效风险指数(RPN)。结果一年内急诊留观病人安全转运,影响安全转运的失效模式RPN值明显下降(P<0.01)。结论应用FMEA模式改造急诊留观病人转运流程,使分析危险因素更全面,流程改造更客观,实施更容易,能有效降低病人转运意外发生率。
谢佩玲吴静蔡映杰李燕玲田朝伟
关键词: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急诊留观病人转运流程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改造急诊留观病人转运流程
目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对急诊留观病人转运流程进行改造,降低病人转运意外发生率。方法 2010年7月成立FMEA小组,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谢佩玲吴静蔡映杰李燕玲田朝伟
关键词: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急诊留观病人转运流程
文献传递
9例急性乌头碱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的救治与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的救治与护理,以期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9例急性乌头碱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的救治与护理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及研究。结果 9例患者均经过合理的救治与护理,都能脱离生命危险,最后康复出...
李燕玲蔡映杰
程序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静脉溶栓中的应用
<正>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静脉溶栓治疗中程序化护理的应用,提高心梗溶栓治疗的成功率。方法对32例急性心肌梗死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对其进行程序化护理观察。结果32例患者中,21例再通,溶栓成功率为65.63%。患者就...
顾玉琴谢佩玲李燕玲
文献传递
程序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静脉溶栓中的应用
顾玉琴谢佩玲李燕玲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改造急诊留观病人转运流程
目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对急诊留观病人转运流程进行改造,降低病人转运意外发生率。方法2010年7月成立FMEA小组,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
谢佩玲吴静蔡映杰李燕玲田朝伟
9例急性乌头碱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的救治与护理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的救治与护理,以期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9例急性乌头碱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的救治与护理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及研究。结果 9例患者均经过合理的救治与护理,都能脱离生命危险,最后康复出院。结论对急性乌头碱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及时给予抗心律失常、电除颤、心肺复苏及早期的彻底洗胃、导泻,血液灌流等有效地护理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李燕玲蔡映杰
关键词:乌头碱中毒恶性心律失常救治护理
程序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静脉溶栓治疗中程序化护理的应用,提高心梗溶栓治疗的成功率。方法对32例急性心肌梗死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对其进行程序化护理观察。结果32例患者中,21例再通,溶栓成功率为65.63%。患者就诊到开始溶栓的时间,平均为63.13min。全部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溶栓治疗配以程序化的护理缩短了溶栓开始时间,降低了死亡率和并发症。
顾玉琴谢佩玲李燕玲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程序化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