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翔
- 作品数:30 被引量:104H指数:5
-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法院机制的中国化过程及其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司法体制和机制改革是新时代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法院的改革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法院机制自清末引入以来,就一直处于"中国化"的变革之中,不同时期的改革在整个历史过程中呈现出极其复杂的状况,甚至出现短时期内的改革相互冲突和抵消。法院机制中国化的原因包括西方司法对中国传统的碰撞、新意识形态与经济方式的影响。法院机制进一步的改革中可以用外国法治经验来参照,但不能以此来否认中国法治自身特色、合理性及其应有的历史发展过程。
- 杨翔
- 关键词:司法改革
- 法院模式的中国化过程被引量:1
- 2011年
- 法院模式或通过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开始于近代西方社会。自解决纠纷的法院模式于清末引入中国以来,通过建立专门和独立机构、适用专门程序解决纠纷就成为清末法律改革运动的重要内容。然而,这种机构的改变,牵动了国家权力配置、社会治理理念以及外国经验运用等重大问题,因此,法院模式自引入中国就一直面临并且总是处于中国化的过程中,并且,它在这一过程中被改变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传统中国。
- 杨翔
- 关键词:纠纷解决
- 民事调解主动调解机制论被引量:3
- 2019年
- 民事调解主动调解机制是民事调解启动方式之一,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民事调解主动调解机制的建构与完善,蕴含着复杂的价值及利益冲突,因而离不开价值判断和利益衡量方法的运用。在价值判断和利益衡量的基础上,有必要对民事调解自愿原则的程序维度加以重述,确立以"调解可能性"为前提,以主动调解为启动方式,以当事人拒绝权、调解的次数、调解的时间、调解的阶段为正当性保障的民事调解启动机制。
- 杨翔奉鑫庭
- 关键词:民事调解
- 公证正在失去平衡——论《公证法》的影响及公证制度的若干问题被引量:31
- 2008年
- 《公证法》的颁布是我国公证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但由于公证体制改革的动因来源于公证行业内外两种不同的要求,在总体利益一致的情况下,就改革的方式和目标仍然存在着差异和分歧。一方面,国家目前的法治建设总体要求对公证体制改革存在影响和约束,另一方面,行业主导对公证体制改革产生作用。这导致目前的公证法律体系已经开始出现"失衡":更高层次和更加规范的公证组织和程序设计,逐步萎缩的公证事项范围和效力规则。这种变化的明显表现就是相关立法过程中对"法定公证"、"公证机构性质"、"公证救济"的看法和相应处理方式。
- 杨翔
- 关键词:法定公证
- 精神损害赔偿初探
- 2001年
- 精神损害赔偿的根据、范围及其立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对原因的认识可推定其范围,而范围的明确又促进了立法的完善,作者就上述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 邓晔杨翔
- 关键词:精神损害赔偿赔偿精神权益
- 民事诉讼复议制度改革路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1833篇民事诉讼复议裁决文书的考察被引量:1
- 2021年
- 实践表明,民事诉讼复议制度对于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平衡和制约法院的司法权力、实现程序正义、维护司法权威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民事诉讼复议救济量少面窄;民事诉讼复议审查情况各异,运行程序不尽相同;民事诉讼复议裁决的效力终裁不终;民事诉讼复议裁决文书的质量参差不齐等。对此,需明确民事诉讼复议制度设置目的和功能定位,厘清民事诉讼复议制度与其他诉讼制度间的关系,规范民事诉讼复议制度立法,以期实现民事诉讼复议制度实践功能的充分发挥。
- 杨翔雷勇
- 关键词:民事诉讼复议上诉
- 走出法系的法治神话被引量:1
- 1999年
- 杨翔
- 关键词:日耳曼法普通法系国家法治模式两大法系法治实践
- 试论法官调查取证与认证的分离被引量:6
- 2001年
- 民事诉讼法院调查取证制度、质证制度和认证制度的构建及我国民事诉讼法官调查取证的实践弊端为法官调查取证与认证的分离提供了前提。“调认分离”的内容在于审判人员和调查取证人员的分离及其程序建设。
- 吴勇杨翔
- 关键词:民事责任法官调查取证审判人员取证制度质证制度
- 当下司法改革的目的、路径和措施
- 2015年
-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议明确表述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在一定角度看,中央几个重要决议和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体现了现阶段执政党对于什么是真正的法治、法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建设中国法治等方面新的深刻理解认识,这意味着要真正贯彻落实中央的法治理念和措施,需要我们进行新的思想解放——重新理解法治意义、重新建立法治思维、重新认识司法规律、重新确立依法生活的信心和方式。
- 杨翔
- 关键词:中国法治法治意义国家法治实体正义主审法官法律权威
- 由法制的道德化走向道德的法治化被引量:3
- 1997年
- 由法制的道德化走向道德的法治化杨翔道德重建实在不是一个能长话短说的问题。它实际上包涵了两层意义,一是对道德状况的评价,二是关于“重建”道德的标准与方法的阐释。在这里,我们首先面临的对问题讨论的前提条件是,道德的现实状况是否不正常;我们所希望或者说理想...
- 杨翔
- 关键词:道德化道德重建道德状况法制理论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