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莉莉

作品数:13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专利
  • 6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水合物
  • 5篇岩土
  • 5篇甲烷水合物
  • 5篇CT扫描
  • 3篇冻土
  • 3篇医用
  • 3篇图像
  • 3篇CT
  • 2篇电阻率
  • 2篇电阻率值
  • 2篇土样
  • 2篇小尺寸
  • 2篇冷浴
  • 2篇反应釜
  • 2篇分解过程
  • 2篇CT图像
  • 1篇定位装置
  • 1篇端盖
  • 1篇断层图像
  • 1篇压头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3篇邢莉莉
  • 7篇陈世杰
  • 6篇吴青柏
  • 6篇蒲毅彬
  • 6篇马巍
  • 5篇蒋观利
  • 4篇赵淑萍
  • 4篇杜玉霞
  • 3篇郑剑锋
  • 3篇李国玉
  • 2篇展静
  • 2篇王英梅
  • 2篇张鹏
  • 1篇邓友生
  • 1篇刘恩龙

传媒

  • 2篇冰川冻土
  • 2篇CT理论与应...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烷水合物形成过程的CT识别原理和成像特征被引量:13
2005年
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系统)开展了甲烷-纯水体系的气水合物生成和分解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CT系统可以直观地获得甲烷水合物生成和分解的动态变化过程。指出:甲烷水合物的生成基本上从气液分界面开始,且形成初期存在突变性;生成的气水合物起初非常疏松、呈絮状,然后逐步变得密实;气水合物分解则是一个不断释放气体,由密实变得疏松的过程。
蒋观利吴青柏蒲毅彬邢莉莉
关键词:甲烷水合物CT图像
医用CT扫描小尺寸样品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CT扫描小尺寸样品定位装置,其结构特征是前土样支架板和后土样支架板底部为弧形,顶部为凹状,前土样支架板和后土样支架板通过土样支杆连接在一起,紧定螺钉用于固定后土样支架板,前土样支架板和后土样支架板两...
陈世杰马巍李国玉邢莉莉
文献传递
一种在CT机扫描床上定量测量岩土断层密度的圆柱盘及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CT机扫描床上定量测量岩土断层密度的圆柱盘及其方法。是将装样后的圆柱盘固定在CT机扫描床上,用固定的扫描参数、采集参数、重建参数对标准样进行CT扫描,获得各个标准样的CT断层图像;测量与各标准样等面积所...
陈世杰邢莉莉马巍赵淑萍郑剑锋杜玉霞朱钱涛
文献传递
利用CT扫描对粗砂土中甲烷水合物形成过程中水分迁移特征的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多孔介质中甲烷水合物的形成及分解实验研究,对于了解多年冻土中天然气水合物的赋存有重要意义.通过X射线扫描系统对粗砂土中甲烷水合物的形成及分解过程中反应釜内水分的空间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粗砂土中甲烷水合物的形成和分解过程中,CT数在反应釜内有明显的空间变化特征,且这个空间变化特征与甲烷水合物在粗砂土中形成、分解过程中水分的迁移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对不同阶段CT扫描所获得图像CT值的空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甲烷水合物的生成过程中,反应釜内下半部分的水分会向上半部分迁移,以弥补上半部分水分的不足;在甲烷水合物分解过程中,分解所释放出来的水分会由反应釜上半部分向下半部分回迁,最终达到自然分布.
蒋观利吴青柏蒲毅彬邢莉莉
关键词:CT数甲烷水合物水分迁移
天然气水合物CT实验方法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天然气水合物预计是21世纪重要新能源,其作为温室气体释放对气候环境可能产生破坏性影响。分析表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具备良好的气水合物形成条件。采用CT技术进行气水合物生成-分解过程实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直观、准确、定量观察和计算气水合物的内部结构、产量和成长质量。本文初次给出用CT方法进行气水合物实验的技术原理、装置设计、计算公式、特征参数等,为多孔介质天然气水合物实验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蒲毅彬邢莉莉吴青柏邓友生
关键词:CT天然气水合物
一种测量冻土试验中相变过程温度和电阻率分布的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冻土试验中相变过程温度和电阻率分布的装置。其结构特征是反应釜放置在恒温箱内;反应釜内设置一绝缘套筒;反应釜两端的冷浴装置控制递增或者递减的温度梯度;连接反应釜的输入和输出管道装有截止阀;输出气体管道一...
展静吴青柏蒲毅彬邢莉莉王英梅蒋观利张鹏
文献传递
一种医用CT扫描小尺寸样品定位支架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CT扫描小尺寸样品定位支架,其结构特征是前土样支架板和后土样支架板底部为弧形,顶部为凹状,前土样支架板和后土样支架通过土样支杆连接在一起,紧定螺钉用于固定后土样支架板,前土样支架板和后土样支架两顶面呈样...
陈世杰马巍李国玉邢莉莉
文献传递
一种测量冻土试验中相变过程温度和电阻率分布的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冻土试验中相变过程温度和电阻率分布的装置。其结构特征是反应釜放置在恒温箱内;反应釜内设置一绝缘套筒;反应釜两端的冷浴装置控制递增或者递减的温度梯度;连接反应釜的输入和输出管道装有截止阀;输出气体管道一...
展静吴青柏蒲毅彬邢莉莉王英梅蒋观利张鹏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医用CT机三轴专用加载装置的岩土试样安装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医用CT机三轴专用加载装置的岩土试样安装装置,其特征是有机玻璃安装筒内上压头和下压头间装有岩土试样,上压头、岩土试样和下压头外面套有橡胶薄膜,O型密封圈套在上压头和下压头的密封槽中,将上压头、岩土试样和...
陈世杰马巍赵淑萍邢莉莉杜玉霞郑剑锋
文献传递
利用CT扫描技术进行冻土研究的现状和展望被引量:36
2013年
介绍了CT扫描技术的特点,回顾了利用CT扫描试验进行冻土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包括研制与CT配套使用的用于冻土的辅助设备、利用CT数进行冻土内部结构变化分析、利用CT数定义损伤并进行损伤演化研究、利用CT图像进行细观结构分析等,总结了冻土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最后,指出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利用CT扫描技术进行冻土研究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其中,着重介绍了高质量CT图像的获取、CT数的变化与冻土试样感兴趣区域内的各组分变化的联系、冻土CT图像的数字化处理方向.结果表明:CT扫描技术是现阶段对冻土内部细观结构进行无损检测的最理想有效的技术之一,借助辅助设备及图像数字化处理,势必对冻土领域的研究发展起到更大作用.
陈世杰赵淑萍马巍杜玉霞邢莉莉
关键词:CT扫描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