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明勇

作品数:41 被引量:151H指数:7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生物学
  • 13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3篇亚洲象
  • 8篇种群
  • 6篇无人机
  • 5篇双团棘胸蛙
  • 5篇棘胸蛙
  • 4篇种群动态
  • 4篇自然保护
  • 4篇无人机技术
  • 4篇相机
  • 3篇地理信息
  • 3篇地理信息系统
  • 3篇信息系统
  • 3篇越冬
  • 3篇生境
  • 3篇栖息
  • 3篇栖息地
  • 3篇种群动态分析
  • 3篇种群数量
  • 3篇自然保护区
  • 3篇两栖

机构

  • 40篇云南大学
  • 12篇教育部
  • 4篇云南西双版纳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云南森林自然...
  • 1篇哀牢山国家级...
  • 1篇国家林业和草...
  • 1篇信息技术有限...
  • 1篇生态环境部南...

作者

  • 40篇陈明勇
  • 8篇吕婷
  • 6篇吕婷
  • 5篇黄元
  • 5篇刘宇
  • 4篇刘宇
  • 3篇刘宇
  • 2篇胡建生
  • 2篇吴竹刚
  • 2篇王方
  • 1篇李正玲
  • 1篇彭剑林
  • 1篇胡健生
  • 1篇叶辉
  • 1篇张磊
  • 1篇张磊
  • 1篇王紫江
  • 1篇江望高
  • 1篇吴兆录
  • 1篇廖峻涛

传媒

  • 9篇野生动物学报
  • 8篇林业建设
  • 5篇四川动物
  • 5篇林业调查规划
  • 2篇兽类学报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Zoolog...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职业教育研究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20
  • 16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3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亚洲象取食植物种类统计与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分别采用样线法和跟踪调查法对中国境内分布的野生亚洲象和云南西双版纳亚洲象种源繁育与救助中心的10头圈养亚洲象放养时取食植物进行调查,经分类鉴定,共收集到亚洲象取食植物111种,分属29目、42科、77属,其中新增亚洲象取食植物57种,分属于21目、32科、44属。与文献中记载的中国亚洲象植物性食物进行了汇总,统计得到新的中国亚洲象植物性食物名录,共计32目、62科、162属、240种。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G-F多样性指数为0.84,表明中国野生及圈养亚洲象取食的植物具有较高的多样性,这些植物涉及蕨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和被子植物门。其中,圈养亚洲象采食植物种类共84种,西双版纳境内圈养亚洲象以禾本科(Gramineae)的甘蔗(Saccharum spp.)、玉米(Zea mays)、马唐(Digitaria spp.)、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粽叶芦(Thysanolaena latifolia)等为主要食物,而国内其它地方(北京动物园、广州动物园和昆明动物园)圈养的亚洲象主要饲喂高粱属(Sorghum)的高粱(S.bicolor)或苏丹草(S.sudanense)等。因此,在将来开展野生亚洲象栖息地保护、恢复及食物源基地项目规划与建设时应规避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优选亚洲象喜食、速生、生物量大的土著物种,如野芭蕉、棕叶芦、董棕、构树、重阳木、中平树、马唐属及竹类等植物,按照不同季节进行套种,为亚洲象提供更多可口食物。对于圈养亚洲象,需要设计足够面积的食物源基地供放养,补充食物种类,增加运动量,增强体质,提高其生活质量。
姜志诚李正玲保明伟陈明勇
关键词:亚洲象
云南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四种哺乳动物日活动节律及活动模式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对马关县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进行为期5个月的持续监测,共收集到哺乳动物照片2 904张,鉴定得到哺乳动物10种,隶属2目6科,以小型哺乳类动物为主;采用时间相对丰富度、日活动差异指数及昼夜指数对鼬獾(Melogale moschata)、果子狸(Paguma larvata)、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帚尾豪猪(Atherurus macrourus) 4种动物的日活动节律和活动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这4种动物均为夜行性动物,但具有各自不同的日活动节律。同种物种在不同月份的日活动差异指数差异明显,推测与天气、猎物活动及人为活动等因素有关,体现了它们对于当地环境的适应性。
刘宇缪华蒋桂莲姚冲学王智红王方姜志诚张志中刘德军陈明勇
关键词:日活动节律
昆明翠湖越冬红嘴鸥行为谱及PAE编码系统被引量:3
2019年
采用定点观察、影像调查、追踪观察、瞬时扫描等方法对云南省昆明市翠湖公园内越冬红嘴鸥的日间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归纳并建立了红嘴鸥日间行为谱及其PAE编码系统。共记录到红嘴鸥9大类44种行为,类别包括非飞行类运动、迁飞、觅食、通讯、集群、清洁、停歇、竞争对抗、避害。结合人为干扰及斑块化生境中红嘴鸥的行为,在其行为生态及行为功能基础上进行分类。结果表明,人为因素是影响红嘴鸥在翠湖越冬期间行为的主要因素。
姜志诚梁良陈明勇
关键词:红嘴鸥行为谱
密度对大蹼铃蟾蝌蚪生长发育和存活率的影响初探
2019年
为了分析密度对大蹼铃蟾Bombina maxima蝌蚪生长发育和存活率的影响,将大蹼铃蟾蝌蚪分别饲养在A组(30只/L)、B组(60只/L)和C组(90只/L)3个不同的密度条件下,每天定时定量喂食和换水,每隔5 d测量和记录1次蝌蚪的全长、尾长、体宽和死亡数,并用相关性和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密度与全长、尾长和体宽都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相关性系数r值为:A组
姚冲学王方王智红吕婷刘宇肖剑陈明勇
关键词:大蹼铃蟾蝌蚪生长发育存活率
云南省新平县野生绿孔雀种群数量及分布现状被引量:3
2020年
2017年1—12月,采用访查法、样线法及红外线自动相机陷阱法对云南省新平县野生绿孔雀(Pavo muticus)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结果表明,新平县野生绿孔雀分布于者竜乡、老厂乡、新化乡、桂山街道、扬武镇5个乡镇的6个片区,种群数量为126~163只,新平县现存野生绿孔雀栖息地总面积为14511 hm^2。
王方汤永晶张巧关姚冲学张志中蒋桂莲陈明勇
关键词:种群数量
云南丽江拉市海发现中杓鹬被引量:1
2012年
2012年9月2~4日,笔者在云南省丽江市拉市海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新址旁湿地鸟类监测站(N26°51’44.4”,E100°08’35.2”)进行湿地恢复效果监测时,多次在拉市海湿地恢复区域内观测到4只体型偏小的杓鹬在浅水草丛中觅食、活动。用双目望远镜(BUSHNELL,10×40倍)观察,并利用Canon 600D照相机(佳能EF100~400mm变焦镜头)拍摄照片进行鉴别,可清晰见到此种杓鹬起飞时腰部白色,且其头顶乳黄,头侧黑线明显,因此确定为中杓鹬(Numenius phaeopus)。
廖峻涛陈明勇黄庭发李智宏
关键词: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CANONE100拍摄照片
生物保护廊道研究进展被引量:44
2009年
生物保护廊道是景观生态廊道的一种应用类型。本文介绍了有关生物保护廊道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结构和作用、质量与功能、有效性验证、建设与管理等研究进展;其基本现状是生物保护廊道的理论探讨较多而具体实践较少、社区参与的重要性成为共识却缺乏实际研究;深入剖析西双版纳生物保护廊道规划与建设的实例,发现社区参与成为生物保护廊道建设成败的关键。因此认为,社区参与的共管模式将成为生物保护廊道规划和建设的重要方向。
李正玲陈明勇吴兆录
关键词:生境破碎化社区参与
云南哀牢山南段原鸡与白鹇活动节律及种间关系被引量:13
2020年
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云南省新平县哀牢山南段安放红外相机48台,对两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原鸡(Gallus gallus)和白鹇(Lophura nycthemera)进行1年的连续监测,经统计,48台红外相机累计工作共4283个相机日,拍摄到原鸡的独立有效照片/视频824组,统计出原鸡雌性434只次,雄性327只次,亚成体307只次,雌雄比为1.33∶1;拍摄到白鹇的独立有效照片/视频47组,统计出白鹇雌性25只次,雄性32只次,雌雄比为1∶1.28。日活动节律分析结果显示:两种雉类均为日间活动,其中原鸡的活动时间为6:00—21:00,活动高峰期出现在6:00—8:00和17:00—19:00,峰值分别为7:00和18:00,其余时段为活动低谷;白鹇的活动时间为7:00—20:00,活动高峰期出现在7:00—9:00和16:00—18:00,峰值分别为8:00和17:00,其余时段为活动低谷。两种雉类在2—3月,7—8月活动较为频繁,其余时间活动较少,秋季没有统计到明显的峰值。原鸡和白鹇不仅活动节律相似,也有较强的正相关联结性。
王方叶思达汤永晶王智红黄元吕婷陈明勇
关键词:原鸡白鹇活动节律种间关系
刘氏棘蛙的分类修订
2009年
采集了云南宁蒗和四川盐源县交界泸沽湖的刘氏棘蛙Paa liui地模标本进行形态学研究,并与形态上相似的双团棘胸蛙P.yunnanensis、多疣棘蛙P.verrucospinosa、察隅棘蛙P.chayuensis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刘氏棘蛙作为一个独立物种不存在,分布于泸沽湖的刘氏棘蛙为双团棘胸蛙的一个地理居群,应作为双团棘胸蛙的同物异名进行归并。
陈明勇胡建生
关键词:双团棘胸蛙同物异名
双团棘胸蛙(Paa yunnanensis)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被引量:4
2010年
对双团棘胸蛙的主要食用部分(肌肉)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灰分质量分数及氨基酸的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水分占鲜重的78.01%,蛋白质占19.77%,脂肪占1.13%,灰分为1.09%,与其他蛙类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肌肉中氨基酸占干物质总量的70.14%,其中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较高,占总氨基酸的46.98%,高于棘胸蛙、棘腹蛙、牛蛙和虎纹蛙;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7.34%,接近棘胸蛙和虎纹蛙,而远高于棘腹蛙和牛蛙.还将双团棘胸蛙营养价值与其瘦猪肉、牛肉、牛乳和鸡蛋进行比较与分析,从营养学的角度评价了双团棘胸蛙肌肉营养价值高而且味道鲜美,为今后该物种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陈明勇彭剑林李灿鹏
关键词:双团棘胸蛙营养成分必需氨基酸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