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瑜

作品数:11 被引量:19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支疆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4篇核科学技术
  • 4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纳米
  • 3篇输运
  • 3篇细胞
  • 2篇蛋白
  • 2篇碳纳米材料
  • 2篇细胞摄取
  • 2篇相互作用
  • 2篇免疫
  • 2篇免疫刺激
  • 2篇免疫刺激序列
  • 2篇免疫活性
  • 2篇纳米材料
  • 2篇活性
  • 2篇复合物
  • 1篇代谢
  • 1篇电化学
  • 1篇毒理
  • 1篇毒理学
  • 1篇毒性
  • 1篇多糖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上...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石河子大学
  • 1篇聊城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武汉中原瑞德...

作者

  • 11篇张瑜
  • 9篇诸颖
  • 5篇孔华庭
  • 3篇张继超
  • 3篇黄庆
  • 2篇韩博
  • 2篇樊春海
  • 2篇李晴暖
  • 2篇夏凯
  • 2篇孙艳红
  • 2篇陈文
  • 1篇李霞
  • 1篇李威
  • 1篇张瑜
  • 1篇马继飞
  • 1篇张继超
  • 1篇李文新
  • 1篇汪启胜
  • 1篇张华
  • 1篇潘亮

传媒

  • 5篇核技术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应用化学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步原位还原法制备WS_(2)@Au量子点复合物及其传感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电化学传感器界面改造是提升其检测性能的重要途径。其中,增强电化学传感界面的生物相容性和导电性,是电化学传感器发展遇到的一个重大挑战。本文基于一步原位还原法制备的WS_(2)@Au量子点(WS_(2)@Au QDs),对玻碳电极表面进行功能化,用于氧化还原酶的固定,实现了高性能生物传感的构建。借助WS_(2)@Au QDs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导电性特性,WS_(2)@Au QDs有效保护了葡萄糖氧化酶(GOx)的催化活性,同时促了进GOx与电极间的直接电子转移,其电子转移速率常数达到2.25 s^(-1)。基于该传感器对葡萄糖良好的电催化作用,该方法被成功用于葡萄糖的检测,其线性范围为5~50μmol/L,检测限为1.5μmol/L,且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WS_(2)@Au QDs在生物传感器的界面改造方面,具有潜在的重要应用前景,其为构建高性能生物传感器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彭红珍张瑜张瑜宋伟郭琳洁孟祥英
关键词:量子点直接电化学葡萄糖氧化酶生物传感
一种碳纳米材料-免疫刺激序列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材料‑免疫刺激序列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制备方法为(1)利用多聚赖氨酸修饰碳纳米材料,获得多聚赖氨酸修饰的碳纳米材料;(2)将步骤(1)所得多聚赖氨酸修饰的碳纳米材料与免疫刺激序列混合于水溶液...
诸颖张瑜崔之芬孔华庭孙艳红黄庆樊春海
文献传递
电转条件对Cas9核糖核蛋白基因编辑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直接向细胞内输运CRISPR/Cas9核糖核蛋白复合物(Cas9 RNP)对于进行各种基因编辑、基因表达调控和DNA/RNA成像具有重要意义。电转是向细胞内导入Cas9 RNP的重要方法。本工作研究了电压、脉冲长度及脉冲次数等电转条件对Cas9 RNP细胞内基因编辑效率的影响,评估了不同电转条件下的细胞存活率。结果显示:电压为1 300 V,脉冲次数为1,脉冲宽度为30 ms时,Cas9 RNP具有较高的基因编辑效率且生物安全性较好。本工作为CRISPR/Cas9复合物进一步的生物医学应用提供了指导依据。
夏凯韩玲孔华庭孔华庭张瑜张瑜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
DNA杂化水凝胶的构建及性能被引量:1
2023年
以纯DNA水凝胶为主体,引入3种不同类型的杂化因子,依次对纯DNA水凝胶进行编码和结构改造,制备了DNA杂化水凝胶.研究了DNA杂化水凝胶的微观结构、机械性能和生物毒性.结果表明,二元编码因子(海藻酸钠/琼脂糖)DNA杂化水凝胶符合机械强度和生物安全效应双评价指标,生物安全性优异,且机械性能提高了3个数量级.本文研究结果为DNA水凝胶的编程改造提供了新思路,拓展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张琦孙锐张瑜李霞李霞
关键词:机械性能生物医学应用
金属离子在碳纳米管上的吸附及其对环境毒理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碳纳米管(CNTs)易吸附环境中各种有毒金属离子,形成复合物,其生物效应和毒性有别于CNTs和金属离子单独作用及两重材料简单生物效应的叠加效果。阐述了金属离子在CNTs上吸附概况以及影响吸附的若干因素,分析了吸附作用对CNTs和金属离子环境毒理学的可能影响,指出了放射性核素示踪和同步辐射等核分析技术在相关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张瑜诸颖李晴暖陈文韩博李文新黄庆
关键词:金属离子碳纳米管环境毒理学核分析技术
Fe_3O_4纳米颗粒-蛋白的相互作用及生物效应被引量:1
2015年
研究了在生物医学领域广泛应用的Fe3O4纳米颗粒与多种蛋白(包括白蛋白、纤维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等)的相互作用及其生物学效应,结果发现Fe3O4纳米颗粒与蛋白的相互作用存在蛋白种类选择性,对蛋白的吸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纤维蛋白>免疫球蛋白>白蛋白。形成的Fe3O4纳米颗粒-蛋白复合物有效地降低了纳米颗粒的细胞毒性。
夏凯孔华庭崔之芬张瑜潘亮诸颖
关键词:FE3O4纳米颗粒蛋白细胞毒性
TagS750-Cas9核酸酶的制备及体内代谢分布研究
2019年
Cas9核酸酶在CRISPR/Cas9系统中执行切割靶标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的重要功能,研究其在体内的代谢行为对活体水平的基因编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工作采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键将近红外荧光染料Vivo TagS750与Cas9蛋白偶联,制备了标记率高达99%的TagS750-Cas9融合蛋白。采用荧光强度监测以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对Cas9蛋白在常见生理缓冲溶液中的稳定性及切割活性进行了鉴定,并将其尾静脉注射到BALB/c小鼠体内,通过监测TagS750-Cas9蛋白荧光强度的变化对其在体内的代谢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agS750-Cas9蛋白的体外稳定性良好,表面标记的TagS750并不影响Cas9蛋白的切割活性。TagS750-Cas9蛋白进入体内后,平均血浆消除半衰期(t1/2β)为55 h;主要分布于肝、肾、肺、脾脏中,心脏的分布较少;72 h可被机体完全代谢清除。研究结果为CRISPR/Cas9系统中Cas9核酸酶的体内应用奠定了基础。
闫庆龙冉铁成孔华庭张继超张继超诸颖
关键词:核酸酶代谢
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显微成像技术的安全饮食限制疗法筛选
2021年
饮食限制疗法是继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后的肿瘤治疗新方法之一,在多种肿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此疗法的安全性目前尚缺乏研究。针对50%饮食限制、隔天禁食、隔天50%饮食限制三种饮食限制疗法,通过为期45 d系统地评估其对正常小鼠体重、生存期以及肝肾功能的影响,筛选出最优的饮食限制方案;然后重点应用同步辐射硬X射线荧光显微成像技术结合常规药理学技术研究最优饮食限制疗法在正常小鼠体内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小鼠每日每克体重需要摄食0.2 g,每天50%饮食限制疗法小鼠体重直线下降,生存期明显缩短;隔天禁食疗法在禁食日小鼠体重下降明显,生存期缩短而且肝肾功能异常;隔天50%饮食限制疗法小鼠体重在饮食限制日降低、生存期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同时该疗法肝肾微量元素分布以及主要组织病理学也无明显变化。研究结果将为饮食限制疗法用于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研究基础。
孙锐闫庆龙张继超张琦张瑜张瑜
关键词:饮食限制安全性组织病理学
刺山柑多糖提取及其抗炎镇痛作用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本文主要目的是测定刺山柑中多糖的含量并研究其抗炎镇痛活性。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用Sevage法除蛋白、双氧水脱色,并用透析法富集多糖,用苯酚-硫酸显色法测定多糖含量。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试验模型,观察多糖的抗炎作用;通过醋酸致小鼠扭体试验和热板试验,观察多糖的镇痛作用。经测定,纯化后刺山柑多糖的含量达36.86%;多糖外敷给药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率为71.6%;热板镇痛抑制率为50.1%;扭体反应抑制率为44.4%。本文建立的测定多糖含量的方法简便、准确、重现复好;且刺山柑多糖对急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热和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张瑜张华韩博陈文
关键词:刺山柑多糖抗炎镇痛
SiO2介导的5 nm金颗粒的高效富集及其催化活性研究
2020年
粒径小于10nm的金纳米颗粒(AuNPs)具有高的表面积与体积比,因此具有极强的催化活性,在催化领域应用广泛.传统湿法合成的金纳米颗粒浓度过低,需要进一步富集才能满足实验要求.然而,小粒径AuNPs在浓缩过程中容易聚集,失去催化活性.在保持催化活性的同时,浓缩小粒径的Au NPs是一个挑战.本工作用500 nm硅烷化修饰的Si O2颗粒,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吸附5 nm Au NPs,在室温下自组装形成Au NPs@SiO2复合物. Au NPs的负载效率可达99.5%,每个Si O2上负载的Au NPs高达800~1000个,大大提高了Au NPs有效浓度,并且富集到Si O2表面的Au NPs不会团聚.催化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制备得到的Au NPs@SiO2的催化活性是同浓度Au NPs的3倍.该复合物颗粒重复使用5次后,催化转换效率仍能保持在80%左右.该复合物颗粒能稳定保存一个月,结构和催化活性不变.并且,通过调节AuNPs在Si O2表面的组装密度,可精确调控AuNPs@SiO2催化活性.本工作提供了一种制备高浓度小粒径Au NPs的简单方法,并大大提高了Au NPs催化活性,该方法在富集其它小粒径纳米颗粒中具有广泛应用.
李威冉铁成张瑜张瑜张瑜汪启胜马继飞汪启胜
关键词:金纳米颗粒催化活性静电相互作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