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嘉

作品数:23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电网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电气工程
  • 3篇理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7篇燃烧
  • 7篇煤粉
  • 5篇电站
  • 5篇电站锅炉
  • 5篇锅炉
  • 4篇激光诱导
  • 4篇激光诱导击穿
  • 4篇激光诱导击穿...
  • 4篇光谱
  • 4篇光诱导
  • 3篇等离子体
  • 3篇燃烧优化
  • 3篇协调控制
  • 3篇颗粒流
  • 2篇电厂
  • 2篇电网
  • 2篇谱线
  • 2篇谱线强度
  • 2篇煤粉燃烧
  • 2篇煤燃烧

机构

  • 23篇广东电网公司
  • 4篇武汉大学
  • 4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中国电力工程...

作者

  • 23篇罗嘉
  • 12篇张曦
  • 12篇陈世和
  • 7篇朱亚清
  • 6篇潘凤萍
  • 4篇陆继东
  • 4篇姚顺春
  • 3篇李锋
  • 3篇张世荣
  • 3篇吴乐
  • 3篇潘刚
  • 2篇李东海
  • 2篇万文军
  • 2篇钟子铭
  • 2篇卢伟业
  • 2篇李军
  • 1篇吴建群
  • 1篇王琦
  • 1篇吴望晨
  • 1篇桂本

传媒

  • 2篇热能动力工程
  • 2篇化工学报
  • 2篇电力系统及其...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电站系统工程
  • 1篇热力发电
  • 1篇光子学报
  • 1篇自动化与仪表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微型机与应用
  • 1篇自动化博览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电力自动化设...
  • 1篇自动化技术与...
  • 1篇锅炉技术
  • 1篇电力建设
  • 1篇广东电力
  • 1篇电力科学与技...

年份

  • 5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煤粉颗粒流在不同焦点位置条件下的激发特性被引量:5
2013年
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应用到煤粉颗粒流测量中,分析激光与样品流相互作用,并考察不同的聚焦焦深对等离子体激发特性的影响。在自行搭建的两相流的实验台架上,在大气环境条件下,利用激光器分别对1.0,0.5,0,-0.5,-1.0mm焦深作用条件下的煤粉颗粒流进行击穿,同时利用光谱仪对等离子体信号进行采集。在相同的激光能量以及收光角度等条件下,改变聚焦激光的焦深,分析对比不同焦深下的等离子体温度、电子密度以及对煤元素分析中关注的C,Si和Al三个代表元素的光谱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的激光聚焦焦深对等离子体温度、电子密度和元素光谱强度的影响规律较为明显,三个参数整体变化规律是一致的,最优点为0mm,其次为1.0,0.5,-0.5mm,最劣点为-1.0mm。
罗嘉陆继东卢伟业陈世和潘凤萍潘刚张曦姚顺春
关键词: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等离子体温度谱线强度
基于计算智能的电站锅炉燃烧优化控制被引量:1
2014年
燃烧优化是提升电站锅炉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的有效途径;计算智能是目前实现燃烧过程建模及优化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各种计算智能算法在电站锅炉燃烧优化控制中研究成果,分别对其技术特点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燃烧优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对从事该方面的研究人员有一定参考价值。
罗嘉张世荣吴乐吕静
关键词:电站锅炉燃烧优化燃烧模型
煤样不同密度组分中致渣矿物特性的CCSEM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将一种典型的易结渣烟煤分为低(<1.3 g·cm-3)、中(1.3~1.6 g·cm-3)、高(>1.6 g·cm-3)3个密度煤样。利用先进计算机控制扫描电镜(CCSEM)技术对原煤及分密度煤样中的致渣矿物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 Na与K在煤中无机矿主要以硅铝酸盐的形式存在;粒径大于22μm的外在(独立于炭基质)黄铁矿、磁黄铁矿主要分布在高密度煤中;未识别矿物(复杂硅铝酸盐)在高密度煤矿物中所占的比例最小,但其中Fe含量为20%~90%的颗粒所占比例最高;不同密度煤样中,内在(与炭基质结合)矿的硅铝比和碱酸比不同,低密度煤中内在矿的碱酸比最大,结渣倾向最严重,而中密度煤内在矿的碱酸比和硅铝比均小于原煤。
吴乐吴建群罗嘉陈世和于敦喜项辰徐明厚
关键词:煤燃烧燃料浮选结渣
FLUENT中煤粉燃烧飞灰含碳量数值模型的改进被引量:4
2014年
为了提高FLUENT软件对电站煤粉锅炉飞灰含碳量的预测精度,推导了考虑灰层扩散阻力的焦炭缩核燃烧模型,基于FLUENT软件提供的"多表面反应模型"框架,结合用户自定义函数技术对其自带的焦炭燃烧模型进行了改进。然后对某1 025 t/h电站锅炉分别采用自带和改进的焦炭燃烧模型进行模拟,并和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自带模型由于忽略了灰层对燃烧气体的扩散阻力,求得的飞灰含碳量仅为0.1%,改进模型求得的飞灰含碳量为3.1%,与测试结果 2.2%更为接近;自带模型和改进模型求得的炉膛出口O2体积百分比分别为3.0%和3.3%,误差在±10%范围内。
陈世和朱亚清罗嘉季俊杰
关键词:电站锅炉煤粉燃烧飞灰含碳量
VSC-HVDC供电无源电网的频率控制策略被引量:4
2015年
向无源网络供电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在送端交流电网故障下,由于限流器作用,会使受端交流电网出现功率缺额问题,进而影响受端电网的电压稳定性。通过分析有功功率不平衡量,研究影响直流电压变化的机理,获得扰动下直流电压变化与频率响应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而提出逆变站的频率控制策略;利用负荷频率特性调节,将故障信息通过频率传递给保护装置,提高了系统故障穿越能力。PSCAD/EMTDC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提高VSC-HVDC受端系统的故障穿越能力。
陈世和张曦潘凤萍罗嘉朱亚清
关键词:柔性直流输电电流限制
水对氧煤燃烧方式下煤粉热解及燃烧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探究湿式氧煤燃烧过程产生的高体积分数水对煤粉脱挥发分、煤焦气化、颗粒燃尽及CO生成特性的影响,利用自行搭建的沉降炉系统,在0.2s,0.3s和0.5s停留时间条件下分别进行了模拟烟气气氛下的煤粉热解和燃烧实验。其中,热解实验采用纯N2气氛、纯CO2气氛和CO2+水(不同体积分数比)气氛,燃烧实验则在此基础上分别加入了体积分数为5%,10%,21%和30%的O2来替换气氛中的N2或CO2。结果表明:相较于空气燃烧,氧煤燃烧中的高体积分数CO2会抑制煤粉挥发分的析出,而高体积分数水的加入则会提高氧煤燃烧初期煤粉脱挥发分的速率,且在煤粉热解阶段,水和CO2不会与煤焦发生气化反应;水在高氧体积分数、足够的停留时间条件下对煤粉燃尽率基本无影响,但会降低低氧体积分数条件下的煤粉燃尽率;水能够促进CO的氧化,从而降低炉内的CO体积分数。
罗嘉张曦吴望晨王超刘小伟
关键词:热解燃尽率沉降炉
基于预测控制方法的燃烧优化研究与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提出了采用基于先进控制的燃烧、协调和汽温优化思路和方法,利用模型预测控制实现对燃烧等复杂过程的优化控制,研究成果在某电厂进行了应用和实施。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采用先进控制方法的燃烧优化使系统的调节品质大大提升,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张红福张曦罗嘉
关键词:燃烧优化超超临界机组预测控制协调控制
不同煤种煤粉颗粒流的等离子体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应用于煤粉颗粒流的检测。选用无烟煤、烟煤和褐煤3种燃用特性差异较大的煤样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不同煤种煤粉颗粒流的等离子体特性。在大气环境下,使用1 064nm脉冲激光击穿煤粉颗粒流,并用光谱仪收集等离子信号。通过对等离子体信号的分析,得出煤样颗粒流的Si、Al相对强度、等离子体温度以及电子密度与煤种的关系。实验研究表明,煤粉颗粒流的Si、Al相对强度随灰分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各煤种的煤粉颗粒流的等离子体温度和电子密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无烟煤>烟煤>褐煤。
陈世和陆继东李军潘凤萍董璇张曦姚顺春罗嘉
关键词:颗粒流等离子体特性
基于多变量权值自适应修正的电站锅炉稳态检测被引量:1
2014年
稳态检测是电站锅炉建模、稳态优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采用机组功率、主蒸汽压力、总给煤量、总风量、水煤比和中间点温度这6个重要的运行变量对电站锅炉稳态进行检测。先利用变量的变化速度和加速度数据序列分别计算其稳态指数,再进行多变量加权获得综合稳态指数用于电站锅炉稳态判断。为了确保稳态检测算法对变量剧烈变化的响应速度,提出了多变量权值自适应修正算法,综合利用各变量的趋势分量和瞬态分量对权值进行自适应修正。以1 000 MW机组运行历史数据对算法进行验证表明:提出的多变量权值自适应修正算法能较准确判断锅炉稳态,满足锅炉燃烧建模及稳态优化需求。
陈世和张世荣罗嘉张曦
关键词:权值电站锅炉
若干因素对电站锅炉飞灰含碳量影响的数值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基于用户自定义函数(UDF)技术改进了Fluent自带的煤粉焦炭燃烧模型,并利用该改进模型对若干因素如空气过量系数、一次风率、燃烧器摆动角度等对飞灰含碳量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空气过量系数和一次风率都有一个最佳值,而燃烧器上摆角度和二次风切圆直径越大,飞灰含碳量越高。
陈世和罗嘉张曦季俊杰
关键词:煤粉燃烧飞灰含碳量数值模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