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勋

作品数:12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交通运输工程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4篇理学
  • 3篇电子电信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紫外线
  • 2篇信号
  • 2篇散热
  • 2篇散热装置
  • 2篇声呐
  • 2篇声呐信号
  • 2篇逻辑器件
  • 2篇可编程逻辑
  • 2篇可编程逻辑器...
  • 2篇激光
  • 2篇功率
  • 2篇光强
  • 2篇二极管
  • 2篇发光
  • 2篇发光二极管
  • 2篇编程
  • 2篇测量方法
  • 2篇大功率
  • 1篇电机
  • 1篇远场

机构

  • 12篇大连海事大学
  • 8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12篇许文海
  • 12篇张勋
  • 11篇董丽丽
  • 7篇唐文彦
  • 3篇杨明伟
  • 2篇王树波
  • 1篇张雅楠

传媒

  • 2篇光电子.激光
  • 2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激光与红外
  • 1篇路基工程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传感器与微系...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紫外光LED的紫外线曲面照射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紫外光LED的紫外线曲面照射系统,包括紫外线发光二极管(3),紫外线发光二极管(3)排列固定于柔性基板(2)上,柔性基板(2)与固化对象(4)的固化表面形状相一致;柔性基板(2)相对所述二极管(3...
许文海王树波张勋杨明伟董丽丽
文献传递
基于三层平板理论的LDA快轴发散角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以三层平板理论为基础,得出半导体激光器阵列(LDA)快轴方向发散角的简化模型,从该模型中可以看出,对LDA的快轴发散角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单个发光单元的波导结构(包括有源层厚度、折射率)、波长和bar间距。通过仿真给出了LDA快轴发散角在这几个主要因素影响下的变化趋势。为了解LDA快轴发散角特性以及它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董丽丽许文海张勋唐文彦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器阵列光强
基于大功率紫外线发光二极管阵列的照射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大功率紫外线发光二极管阵列的照射系统,包括固定排列于基板上的紫外线发光二极管以及光学透镜系统;系统还包括发光控制电路模块,发光控制电路模块包括控制器、继电器以及保护电阻,控制器的控制引脚连接于继电...
许文海张勋杨明伟董丽丽
文献传递
圆形活塞圆周阵组合声源的远场指向性被引量:9
2008年
为获得强指向性声源,设计了圆形活塞圆周阵组合声源,根据复合系统的指向性理论推导出声源远场的指向性函数.仿真结果表明:声源远场辐射均匀;声频越高,指向性越强;频率一定,活塞半径增大时,声源指向性也相应增强.相比单活塞声源和活塞个数相当的矩形阵活塞声源,该声源指向性较强.对由6片PZT-4压电陶瓷晶片组成的圆周阵水声发射换能器的实测结果表明,测量值与理论值基本一致,从而证明了该指向性函数的正确性.
张勋许文海董丽丽唐文彦
关键词:远场
基于双光斑外缘曲线的高能面阵LD发散角测量方法
2007年
提出一种适合高能面阵LD发散角测试的新方法。该方法以激光光束传输到不同距离处的2条光斑外缘曲线的几何特征为基础来求LD的发散角,而2条光斑外缘曲线分别由2个半径不同的半圆环探头的旋转扫描探测获得。该方法解决了高能面阵LD发散角测试中的2个关键问题:一是现有测试方法中把面阵LD的面发光直接当作点光源引起的测试误差;二是避免了因LD功率过大而损坏和烧毁探测器。实验表明:该测试方法能够准确、可靠地测试高能面阵LD的发散角。
董丽丽许文海张勋唐文彦
关键词:发散角光强
铁路路基下沉位移实时测量新方法被引量:3
2008年
下沉作为路基主要病害之一,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激光测距传感器和目标靶形状相结合的测量路基下沉位移的新方法。测量时由步进电机带动激光传感器转动,实现一套设备对多个监测点的自动测量。该方法已应用于大连市某段铁路既有线,事实证明该方法切实可行,具有远距离、高精度、大范围、实时测量的优点。
张雅楠许文海张勋
关键词:激光测距步进电机
便携式多功能LD特性测试系统的研制被引量:2
2007年
研制了一种单片机控制的LD特性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1台便携式LD特性测试仪和1套测试软件。测试系统可以运行在4种测试模式下:自动电流控制模式(ACC)、自动功率控制模式(APC)、自动电压控制模式(AVC)和自动背光电流控制模式(AMC);LD驱动电流可实现0~2A连续可调。测试系统同时对温控实现精确的控制,采用软件方法实现Fuzzy+PID调节,并结合积分分离思想,使温度控制快速而有效;采取了软启动控制、断路开关及限流保护的措施,有效地保证了LD的安全。实验表明:测试系统具有智能化程度高、硬件结构简单和使用方便等优点。
许文海董丽丽张勋
关键词:LD温度控制
多分散颗粒悬浊液声传播衰减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利用Bouguer-Lambert-Beer-Law理论,推导出了多分散颗粒悬浊液声传播衰减模型,并在实验室利用配制的玻璃微珠和二氧化钛悬浊液进行了5个频率下的声衰减测量,结果与衰减模型进行的数值模拟吻合。通过对渤海某淤积港口的声衰减测量验证,该模型同样适用于浑浊海域的声传播衰减计算。这对于浑浊海域的声纳探测和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
张勋许文海董丽丽唐文彦
大功率紫外线发光二极管照射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表面固化工艺的一种大功率紫外线发光二极管照射系统,包括固定排列于基板上的紫外线发光二极管(3),发光二极管(3)的发光方向上设置有光学透镜系统(4),光学透镜系统(4)包括将发光二极管(3)的点光...
许文海王树波张勋杨明伟董丽丽
文献传递
声呐信号传输时间测量方法与系统被引量:1
2007年
提出了一种新的高精度测量声呐信号传输时间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利用双GPS精确授时模块实现声呐信号发射和接收同步。测量系统采用声呐接收和发射模块分立结构,接收模块直接接收发射模块的声波信号,通过声呐信号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来测定声呐信号的传输时间。这种方法解决,传统测试方法中因障碍物使回波发生畸变而导致的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系统采用C8051F020单片机控制声呐信号的接收,利用可擦写可编程逻辑器件(EPLD)测定信号传输的时间。实验结果表明:系统一作稳定可靠,测量精度高,可以达到5—8μs。
张勋许文海董丽丽唐文彦
关键词:声呐信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