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
- 作品数:59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电子电信社会学更多>>
-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历程被引量:2
- 2018年
- 中国社会学的恢复重建与改革开放同步。4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社会学已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发展迅速,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令人瞩目,以推动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社会服务取得良好进展。展望未来,社会学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学话语体系,推动本土知识的国际化,迎接信息时代下研究范式的转变。中国社会学的恢复重建及最初发展自1952年社会学被错误取消之后。
- 边燕杰杨洋
- 关键词:恢复重建本土知识中国社会学社会学家
- 一种WPT线圈耦合结构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WPT线圈耦合结构,包括发射极柱和接收极柱,接收极柱同轴套设于发射极柱外侧且不与发射极柱表面接触,发射极柱外侧绕设有发射线圈,接收极柱表面绕设有接收线圈,接收极柱能够沿发射极柱轴线移动,接收极柱上的接收线...
- 穆罕默德·阿布·侯兰杨洋陈文洁杨旭周永兴
- 文献传递
- 血清补体C1q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 研究分析血清补体C1q(complement1q,C1q)水平与其它实验室指标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中的表达,并对C1q与AMI的血管狭窄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
- 杨洋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 文献传递
- 一种叶酸受体靶向肿瘤的CT成像分子探针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酸受体靶向肿瘤的CT成像分子探针的制备方法,以叶酸为包裹剂,将叶酸溶解于用于制备纳米金的含有金离子的溶液中,并调节其pH为7.0~7.5,得到混合溶液,其中叶酸与金离子的摩尔比为1:2~6;向混合溶液中...
- 姚翠萍张镇西杨洋郭佑民张少娟董艳花王晶梅建生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免疫学实验用试管放置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免疫学实验用试管放置架,包括正面敞口的固定箱体,箱体内设置有用于放置试剂管的托板,托板与固定箱体内壁固定连接;固定箱体侧面设置有移动体,移动体与固定箱体侧面外壁活动连接,移动体用于封闭固定箱体正面...
- 史曼闫亮文杨洋许若琳李宝瑜
- 文献传递
- 一种抑制金属微粒的结构、绝缘材料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金属微粒的结构、绝缘材料及方法,属于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用于在不改变绝缘材料机械性能的前提下,对金属微粒进行有效抑制。其中,抑制金属微粒的结构为长方体形空槽结构,所述长方体形空槽结构用于散射电子以及用于...
- 穆海宝姚亦桐杨洋
- 一种叶酸受体靶向肿瘤的CT成像分子探针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酸受体靶向肿瘤的CT成像分子探针的制备方法,以叶酸为包裹剂,将叶酸溶解于用于制备纳米金的含有金离子的溶液中,并调节其pH为7.0~7.5,得到混合溶液,其中叶酸与金离子的摩尔比为1:2~6;向混合溶液中...
- 姚翠萍张镇西杨洋郭佑民张少娟董艳花王晶梅建生
- 叶酸受体靶向肿瘤细胞纳米探针的制备及其光谱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叶酸受体在正常组织上表达很少,而在上皮源性的恶性肿瘤细胞膜表面高度表达。文中以叶酸为稳定剂和包裹剂,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简单快捷地制备出叶酸包裹的纳米金粒子(folic acid protected gold nanoparticles,FA-GNPs)作为靶向肿瘤探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量,透射电镜成像、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以及细胞结合试验都表明,这种纳米探针粒径分布在3~5nm之间,体系均一、稳定,而且在高盐环境(3.5%NaCl溶液)和高速离心(25 000r.min-1)下均不会发生聚沉,在肿瘤细胞检测等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 姚翠萍王晶杨洋董艳花薛阳梅建生曾维惠张镇西
- 关键词:叶酸受体纳米金肿瘤细胞光谱分析
- 打印微结构对表面电荷积聚特性的影响
- 2024年
- 航天器等真空设备面临着高电压、小型化的发展需求,但其中的固体-真空绝缘界面容易发生真空沿面闪络。为了提升真空绝缘的沿面耐电性能,通过3D打印技术在绝缘介质表面构建了微刻槽和打印金属两种微结构,并通过电荷积聚实验研究发现了打印微结构能有效抑制表面电荷积聚过程;同时,改变微刻槽数量以及金属的宽度和数量,进一步通过实验对比研究了参数不同时的情况,发现增加微结构的数量和宽度均有利于提升其对电荷积聚的抑制效果;最后,构建真空沿面闪络粒子仿真模型,通过研究电子运动和二次电子崩的发展,并结合实验结果发现微结构能够散射电子,从而产生抑制电荷积聚、提升沿面耐电强度的效果。
- 姚亦桐杨洋牛广乾钱志源刘承山穆海宝
- 关键词:真空沿面闪络3D打印电荷积聚耐电强度
- 醒后卒中患者的凝血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讨醒后卒中(wake-up stroke,WUS)与非WUS患者凝血功能的差异,以探索WUS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0年5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发病72 h内的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同期非卒中入院、既往无卒中病史且性别、年龄(±5岁)匹配的患者为对照组。根据是否为WUS将AIS组分为WUS组和非WUS组。收集入组患者入院第2日的凝血功能检测结果。比较AIS组和对照组以及WUS组和非WUS组间的凝血功能差异。在AIS患者中,进一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凝血功能与WUS的相关性。结果 AIS组和对照组各342例,AIS患者中WUS67例(19.6%),非WUS275例(80.4%)。单因素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IS组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23.2(20.7~26.3)s vs.24.0(21.6~26.8)s,P=0.019]和凝血酶时间[18.4(17.9~19.1)s vs.18.9(18.3~19.4)s,P<0.001]缩短,而D-二聚体[270.0(170.0~460.0)ng/mL vs.220.0(137.5~352.5)ng/mL,P<0.001]、纤维蛋白原[287.0(243.8~331.0)g/L vs.255.0(221.0~292.3)g/L,P<0.001]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1.1(0.6~1.6)μg/mL vs.0.7(0.4~1.1)μg/mL,P<0.001]水平升高。在AIS患者中,WUS组较非WUS组的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更严重[NIHSS3(2~6)分vs.2(1~4)分,P=0.005]、采血前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比例更高(94.0%vs.84.0%,P=0.034),2组的发病到采血时间分布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1)。凝血功能方面,WUS组的APTT较非WUS组延长[24.8(21.5~27.5)s vs.22.9(20.5~25.9)s,P=0.004],其余凝血功能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TT延长与WUS独立相关(OR 2.082,95%CI 1.156~3.751,P=0.015)。结论 WUS患者的APTT较非WUS患者延长,提示WUS患者可能具有更差的内源性凝血活性。
- 党美娟赵莉莉李涛李也王小雅路子微陆家梁冯雨萱杨洋张桂莲
-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