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华

作品数:212 被引量:1,615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4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1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169篇农业科学
  • 14篇经济管理
  • 7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07篇种子
  • 45篇玉米
  • 29篇种子活力
  • 17篇种子质量
  • 16篇萌发
  • 16篇甘草
  • 15篇发芽
  • 14篇栽培
  • 14篇甘蓝
  • 13篇杂交
  • 12篇种子萌发
  • 11篇乌拉尔甘草
  • 11篇花菜
  • 10篇小麦
  • 9篇幼苗
  • 9篇玉米种
  • 9篇玉米种子
  • 9篇制种
  • 9篇青花菜
  • 7篇选育

机构

  • 138篇中国农业大学
  • 69篇江苏丘陵地区...
  • 12篇青岛农业大学
  • 9篇中国医学科学...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新疆农垦科学...
  • 5篇甘肃省农业科...
  • 4篇江苏农林职业...
  • 4篇辽宁省农业科...
  • 4篇北京市种子管...
  • 3篇甘肃农业大学
  • 3篇首都师范大学
  • 3篇云南省农业科...
  • 3篇浙江农林大学
  • 3篇北京农林科学...
  • 2篇北京农学院
  • 2篇湖州师范学院
  • 2篇山东省农业科...
  • 2篇全国农业技术...
  • 2篇北京市农业技...

作者

  • 208篇王建华
  • 49篇孙群
  • 34篇孙宝启
  • 30篇毛忠良
  • 28篇戴忠良
  • 25篇潘跃平
  • 24篇吴国平
  • 24篇张振超
  • 23篇姚悦梅
  • 23篇潘永飞
  • 22篇秦文斌
  • 19篇孙春青
  • 18篇吉沐祥
  • 18篇江绪文
  • 18篇肖燕
  • 12篇陈智超
  • 12篇刘小风
  • 9篇杨丽明
  • 9篇李贺勤
  • 8篇丁自勉

传媒

  • 21篇种子
  • 14篇江苏农业科学
  • 13篇中国种业
  • 9篇江西农业学报
  • 8篇中国农业大学...
  • 7篇玉米科学
  • 7篇农家致富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农业科技通讯
  • 4篇植物生理学通...
  • 4篇中国蔬菜
  • 4篇植物遗传资源...
  • 4篇中国作物学会...
  • 3篇山东农业科学
  • 3篇长江蔬菜
  • 3篇麦类作物学报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3篇上海蔬菜
  • 2篇种子科技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16篇2017
  • 19篇2016
  • 14篇2015
  • 14篇2014
  • 17篇2013
  • 11篇2012
  • 16篇2011
  • 12篇2010
  • 7篇2009
  • 9篇2008
  • 13篇2007
  • 6篇2006
  • 14篇2005
  • 7篇2004
2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种子活力与萌发的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87
2015年
种子活力形成于种子发育的脱水阶段,与以往理解不同,近来研究表明种子脱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失水过程,脱水与萌发存在一些相同的基因表达和代谢特征。萌发始于吸水膨胀,种子代谢恢复,胚根突破胚乳和种皮等外围包被组织完成萌发。种子萌发的质量关键在于储藏的mRNA的质量,另外,蛋白质稳定性和DNA完整性影响萌发的表型。激素作为一种信号小分子物质,浓度极小甚至是趋于零时对种子萌发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ABA/GAs的阈值范围调控种子休眠与萌发,其中,ABA几乎作用于种子萌发的全部过程,GA的作用并不像ABA那样广泛,主要在胚根突出时发生作用,且ABA和GA彼此抑制对方的合成与分解代谢基因,它们均可调控α-淀粉酶基因的转录。除ABA和GA外,近来发现AUX参与调控种子的休眠与萌发,其对胚根突出的调控比对子叶开展更加精细,AUX信号与ABA信号存在交叉,AUX通过其响应蛋白ARF10/16间接调控ABA信号通路中ABI3的稳定性来调控拟南芥种子休眠与萌发。与光照条件下相比,在土壤中萌发的幼苗将形成一个特异性的组织"顶钩",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幼苗"顶土"时保护顶端分生组织,"顶钩"形成与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有关。为了提高种子活力,引发技术被运用于生产,引发的关键在于控制种子"萌而未发",在"回干窗口"内及时脱水,引发过程中种子储藏的mRNAs和蛋白已经执行功能,回干后这种分子机制被"牢记",再吸胀的种子可以迅速整齐的萌发。除毒害分子外,ROS还作为信号分子参与调控种子休眠释放、胚乳松弛和贮藏物动员,且其与激素分子ABA和GA等存在交互作用,ROS还参与蛋白的翻译和翻译后修饰调控种子萌发吸水和贮藏物动员。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甲硫氨酸代谢是代谢核心,其代谢产物广泛参与调控种子萌发的一些生理生化反应,如:DNA的合成,蛋白质的�
李振华王建华
关键词:种子活力萌发激素活性氧
基于醇溶蛋白的20份小麦种质遗传完整性分析被引量:22
2006年
采用醇溶蛋白电泳技术对同一品种不同繁殖年份的20份小麦种质进行遗传完整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种质中有10份具有一种醇溶蛋白谱带带型的同质性种质;另外10份具有2~4种醇溶蛋白谱带带型的异质性种质,其中6份为地方品种。表明地方品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在10份异质性种质中,两个繁殖年份种质之间的醇溶蛋白带型频率变化差异不显著的有5份,其第一繁殖年份的种质发芽率均高于75%,而另外5份存在显著差异的种质,第一年份的发芽率都低于66%。进一步分析表明,这10份异质性种质在两个繁殖年份之间,其发芽率差值与带型频率差值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665。上速结果表明,小麦更新时较高的发芽率是维持异质性种质遗传完整性的关键因素。
任守杰张志娥陈晓玲王建华卢新雄
关键词:小麦醇溶蛋白种质资源
一种加代选育中早熟杂交青花菜的育种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的育种方法,尤其是青花菜的育种方法,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已收集的青花菜材料,经过连续自交、定向选择至少五代,获得的青花菜自交亲和系作为转育父本与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杂交,再经过5代回交转育选育...
秦文斌戴忠良吴国平毛忠良潘跃平姚悦梅潘永飞张振超王建华孙春青陈智超肖燕刘小凤
文献传递
中国玉米种子质量状况研究
中国对玉米的需求在不断增加,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2.5亿吨。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土壤、气候条件基本上都适于玉米的生长发育,但是玉米在播种出苗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免除定苗的机械化单粒播种...
代希茜胡江漫田宝华胡新民王建华
文献传递
种皮颜色对乌拉尔甘草种子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1
2007年
乌拉尔甘草种子中存在着颜色的差异,可以分为绿籽与黑籽。为了确定不同颜色甘草种子的使用价值,为乌拉尔甘草的清选分级及选购提供参考,比较了绿籽与黑籽的千粒重、种子直径、电导率、发芽率、硬实率、活力指数、ATP、TTC及种子带菌情况的差异,结果表明,绿籽的硬实率、发芽率、活力指数、ATP活力、TTC活力等均显著高于黑籽,内外部带菌种子比率、电导率则显著低于黑籽,说明绿籽质量要明显高于黑籽。
齐雪峰孙群杨力钢王建华孙宝启
关键词:乌拉尔甘草种皮颜色种子质量
球茎甘蓝雄性不育系‘苤PX10-3'的转育与利用被引量:3
2015年
从甘蓝转育球茎甘蓝雄性不育系,两者亲和性好,F_1代中间体开始各世代100%不育,用球茎甘蓝自交不亲和系连续回交至BC5代植株性状与球茎甘蓝相似。利用所转育的不育系配制的球茎甘蓝杂交种与相应的自交不亲和系配制的杂交种相比产量、抗性有更大的杂种优势,能大幅度提高繁种产量,但品质略有下降。
吴国平王建华毛忠良王伟陈智超
关键词:球茎甘蓝不育系转育杂交育种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玉米杂交种纯度的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定性偏最小二乘法对农大108玉米杂交种的纯度进行了鉴别研究,实验采用农大108杂交种子与母本178种子各100粒进行单粒光谱扫描(建模集与检验集比例为3:1),结果表明:透射孔直径为3mm时,所建模型平均鉴别率为99.82%,显著高于透射孔直径为4.5mm时所建模型的鉴别率90.96%;采用胚乳面一次光谱、胚面两次平均光谱、胚乳面两次平均光谱和四次平均光谱进行建模,其平均鉴别率差异不显著,检验集平均鉴别率均达到99%左右,略高于胚面一次光谱;选择透射孔径3.0mm,4 000~8 000cm-1光谱范围,种子胚乳面单次光谱所建立的农大108玉米杂交种的种子纯度鉴定模型的建模集和检验集的鉴别率均达到100%。
黄艳艳朱丽伟李军会王建华孙宝启孙群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玉米种子纯度
大棚草莓化肥和农药“双减”增效技术目标与关键技术(英文)
2017年
为发展绿色食品草莓,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使用,实现"双减"增效,提高安全品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草莓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笔者针对目前草莓生产实际,结合国内外新技术成果,总结出大棚草莓化肥和农药"双减"增效技术目标与关键技术,确立了技术目标,关键技术包括培育健康无病壮苗技术,土壤改良和连作障碍处理技术,农业生态防治技术,理化诱杀害虫技术,生物防治技术,低残留风险化学防治技术等六项技术。
王建华成玮邬劼吉沐祥
关键词:大棚草莓
乌拉尔甘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的研究被引量:31
2008年
目的:制定乌拉尔甘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方法:对所搜集的24份不同种源的乌拉尔甘草种子进行千粒重、净度、水分、发芽率等指标的测定,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出划分种子等级的主要指标和参考指标,运用标准差法制定乌拉尔甘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结果:发芽率是乌拉尔甘草种子质量分级的主要指标,千粒重、净度和含水量是质量分级的重要参考指标。结论:1级种子的发芽率不低于85%,净度不低于92%,千粒重不低于13g,含水量不高于11%;2级种子发芽率75%~85%,净度83%~92%,千粒重11~13g,含水量不高于11%;3级种子发芽率65%~75%,净度74%~83%,千粒重9~11g,含水量不高于11%;达不到3级种子标准的为不合格种子。
孙群杨力钢丁自勉王建华孙宝启
关键词:乌拉尔甘草种子
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对甘肃河西玉米制种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被引量:28
2014年
以玉米杂交种吉祥1号为材料,在甘肃武威凉州区连续两年研究了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对制种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12年和2013年玉米生育期降水128.2 mm和98.1 mm条件下,灌水量由480 mm下降到210 mm减少56.2%,两年平均种子产量降低41.6%,每增加1 mm灌水种子产量增加14.05 kg·hm-2,同480 mm高水分处理相比,360、330 mm的中等水分处理减产0.47%~8.26%、8.66%~24.90%。不同时期的灌水效应差异很大,母本吐丝期、大喇叭口期、灌浆中后期少灌水的减产效应大小为:三个时期减少灌水>两个时期减少灌水>一个时期减少灌水,一次60 mm灌水在母本吐丝期要比大喇叭口期、灌浆中期减产6.5%、7.2%,一次30 mm灌水相应减产11.2%、8.5%。无论试验年份如何,玉米水分利用效率(WUE)随灌水量、耗水量增加而提高,但较高WUE并未在高水分产量最高的处理,而在中等水分处理。不同灌水量和灌水时期 WUE和灌水效率(IWUE)变化与产量变化相一致,灌水减少若发生在母本吐丝期均降低了 WUE和IWUE,发生在灌浆中期、大喇叭口期却相反。综合考虑产量和水分效率,生育期灌水量减少25%~30%并不降低制种玉米种子产量,母本吐丝期对灌水最敏感,节水应在母本吐丝以前或灌浆中后期进行,以达到节水增产目标。
樊廷录杨珍王建华王淑英
关键词:玉米制种产量灌水水分利用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