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文光

作品数:26 被引量:20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志留系
  • 6篇层序
  • 5篇地层
  • 5篇地层学
  • 5篇油藏
  • 5篇盆地
  • 5篇层序地层
  • 5篇层序地层学
  • 4篇地区志留系
  • 4篇油田
  • 4篇白云岩
  • 3篇动力学
  • 3篇塔里木盆地
  • 3篇孔隙
  • 3篇白豹油田
  • 3篇储层
  • 2篇低渗
  • 2篇低渗透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机构

  • 20篇中国地质大学
  • 12篇中国石油大学...
  • 9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甘肃省国土资...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国土资源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26篇赵文光
  • 16篇蔡忠贤
  • 7篇彭仕宓
  • 6篇杨博
  • 4篇周波
  • 2篇杨庆军
  • 2篇段金宝
  • 2篇韩涛
  • 1篇张学丰
  • 1篇宋刚
  • 1篇王运海
  • 1篇张铭
  • 1篇卢春慧
  • 1篇李林
  • 1篇王晓杰
  • 1篇刘海涛
  • 1篇史彦尧
  • 1篇夏明军
  • 1篇张兴阳
  • 1篇王金鹏

传媒

  • 2篇现代地质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新疆石油学院...
  • 2篇沉积与特提斯...
  • 2篇地球科学(中...
  • 2篇海洋石油
  • 1篇国际石油经济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新疆石油天然...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非常规油气
  • 1篇中国石油学会...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层序格架及沉积相演化
通过对塔中地区志留系测井资料分析。综合露头、岩心和地震资料。建立了塔中地区志留系地层层序等时格架,把塔中地区志留系地层划分成3个层序;各层序均具有不同的体系域和界面特征。SQ1层序的底界面应为Ⅰ型界面,SQ2层序和SQ3...
赵文光彭仕宓蔡忠贤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层序地层学测井资料分析
文献传递
加拿大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进展被引量:12
2013年
加拿大页岩气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西加拿大沉积盆地),是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成功开发页岩气的国家。由于天然气价格低迷,目前加拿大页岩气勘探重点正从干气向富液天然气转变。加拿大利用已有资料开展页岩气勘探既经济又实用,值得我国借鉴。我国页岩气区块大多远离天然气管线,需要考虑以何种形式将天然气输送至用户,如果修建天然气管道,要分析管道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等。
赵文光夏明军张雁辉杨福忠张兴阳祝厚勤
关键词:页岩气HORN
塔中地区志留系层序、沉积和油气分布规律被引量:7
2007年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沉积环境为潮控滨岸带,主要发育潮坪沉积体系,这在柯坪塔格组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低缓地形背景下发育的柯坪塔格组潮坪沉积环境可分为潮间带和潮下带,发育泥坪、混合坪、砂坪和潮道沉积相.根据层序地层学理论,综合研究野外露头、测井、地震等资料,将塔中地区志留系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均由海侵和高位体系域两部分组成.由于潮坪沉积的特殊性,每个层序均由1个完整的旋回构成.结合试油资料对塔中11油藏的塔中11井、塔中11-1和塔中117井进行分析,发现在层序的高位体系域中富集油气,而且在SQ1中富集油,在SQ2中富集气,形成低孔低渗油气藏.形成储层的潮道和砂坪沉积具有较好的储集物性,其上覆泥坪形成有效遮挡的盖层,这些是形成油气藏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是高位体系域中的储层比海侵体系域中的储层更靠近盖层.
赵文光彭仕宓蔡忠贤刘海涛
关键词:志留系层序地层学油气分布
塔中志留系层序及其可容纳空间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根据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综合研究野外露头、测井、地震等资料,将塔中地区志留系划分为5个层序,每个层序均由海侵和高位体系域两部分组成。除SQ1为Ⅰ型层序外,其余4个层序均为Ⅱ型层序,而且SQ3为一个三级中间体系域。受加里东运动影响,隆升后的塔中地区在晚奥陶世遭受剥蚀,地形变得平缓,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潮坪沉积为主的志留纪滨浅海沉积。在志留纪塔中地区构造稳定,海平面的升降决定了可容纳空间的大小。潮坪沉积相带的迁移反映了在全球海平面升降形成的异旋回中发育的潮坪自旋回沉积,可容纳空间动态变化是外在的表现形式。
赵文光彭仕宓蔡忠贤韩涛
关键词:志留系层序地层学可容纳空间
不同粘土矿物对干酪根生烃的催化作用被引量:5
2009年
分析了典型的粘土矿物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对干酪根生烃过程的影响,认为三种粘土矿物都对干酪根生烃有一定的催化作用,其中以蒙脱石最为显著;阐述了粘土矿物的催化剂机理,并从矿物的结构特征方面分析了不同粘土矿物对干酪根生烃的催化能力,为有机质生烃过程的催化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杨博蔡忠贤赵文光
关键词:粘土矿物
新疆西克尔地区碳酸盐岩层系垂向裂缝层控发育模式被引量:7
2011年
为研究裂缝力学层控发育模式,进而实现对裂缝型油气藏碳酸盐岩层系裂缝发育特征有效预测,通过对新疆西克尔露头区地层产状平缓奥陶系碳酸盐岩层系3个野外露头剖面(21号剖面(39°50′17.34″N,77°28′36.12″E)、32号剖面(39°50′18.18″N,77°28′25.62″E)以及43号剖面(39°50′10.88″N,77°28′26.1″E))垂向裂缝生长特征的统计分析,结合沉积旋回的划分结果,揭示了不同剖面力学界面的分布特征以及力学单元控制下各剖面的裂缝密度.结果表明,21号剖面的平均裂缝密度为7.1条/m,远大于32号剖面的2.2条/m以及43号剖面的2.9条/m.分别从岩性特征、力学单元厚度以及应力状态等方面探讨其对于3条剖面裂缝密度差异分布的影响与控制.碳酸盐岩层系裂缝的密度随灰岩中泥晶含量的增加而递增,颗粒灰岩中裂缝的密度明显低于泥晶灰岩;受压力影作用的影响,力学单元的厚度与裂缝的密度呈负相关,力学单元越厚则裂缝密度越低.43号剖面与32号剖面的裂缝饱和度均大于0.8,接近裂缝饱和状态;而裂缝平均密度最大的21号剖面其裂缝饱和度仅为0.6,为不饱和状态,裂缝的平均密度与其饱和度值呈负相关.
刘显凤吴楠蔡忠贤赵文光李源
关键词:裂缝密度石油地质
基于Mapinfo平台的油藏管理信息系统被引量:2
2004年
根据当前油田信息化建设的必要 ,分析了油藏信息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油藏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基于Mapinfo平台 ,结合油气田开发遇到的实际问题 ,开发出油藏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地理数据的可视化、查询和分析、创建专题地图、井史查询。
周波杨庆军蔡忠贤赵文光
关键词:油藏地理信息系统MAPINFOMAPBASIC
塔中4油田CI油组储层精细刻画研究
彭仕宓尹志军黄述旺韩涛王金鹏宋刚王运海赵文光卢春慧史彦尧郎小玲王玉根
项目研究内容包括层组划分与对比、三维构造模型、沉积相、储层地质建模、储层宏观非均质性以及油气分布规律,深化了对整体地质特征的认识认识,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了直接接口的三维数据体,为油田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地质依据。应用高分...
关键词:
关键词:油藏数值模拟油水分布规律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层序格架及沉积相演化被引量:6
2005年
通过对塔中地区志留系测井资料分析,综合露头、岩心和地震资料,建立了塔中地区志留系地层 层序等时格架,把塔中地区志留系地层划分成3个层序;各层序均具有不同的体系域和界面特征,SQ1 层序的底界面应为I型界面,SQ2层序和SQ3层序之间昀界面均为Ⅱ型层序界面;沉积演化研究表明, 随着海平面的变化,3个层序的沉积相类型也随之变化。
赵文光彭仕宓蔡忠贤
关键词:志留系层序地层学沉积相
川东北飞仙关组白云岩岩石结构演化被引量:6
2010年
根据矿物结晶学理论,白云石可按照晶体大小和晶边形貌划分为不同的结构,其结构的演化主要受原岩化学组成、岩石结构和白云岩化流体的影响。白云岩原岩可分为不同化学组分的泥灰岩和含颗粒泥灰岩,泥灰岩可细分为成分均匀的和含溶孔、胶结物的泥灰岩;含颗粒泥灰岩可细分为未接受任何改造的、发生溶蚀胶结作用的和发生泥晶化等作用的含颗粒泥灰岩。以川东北飞仙关组白云岩为例,在不同浓度的白云岩化流体条件中,讨论不同结构白云岩岩石的演化。结果表明:泥晶化及溶蚀作用是白云石岩石结构演化和形成的基础;大多数鲕粒白云岩在低浓度白云岩化溶液中形成;糖粒状白云岩为外来高浓度的白云岩化流体改造形成。
杨博蔡忠贤赵文光
关键词:川东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