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娟

作品数:235 被引量:1,211H指数:16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3篇期刊文章
  • 35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4篇医药卫生
  • 35篇农业科学
  • 16篇生物学
  • 9篇化学工程
  • 8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24篇色谱
  • 24篇中药
  • 22篇相色谱
  • 20篇高效液相
  • 19篇液相色谱
  • 19篇高效液相色谱
  • 18篇多糖
  • 15篇植物
  • 14篇液相色谱法
  • 14篇色谱法
  • 14篇高效液相色谱...
  • 13篇正交
  • 13篇老鹳草
  • 13篇活性
  • 12篇药用
  • 11篇药理
  • 11篇缬草
  • 10篇性状
  • 10篇学成
  • 10篇药用植物

机构

  • 195篇佳木斯大学
  • 24篇北京中医药大...
  • 24篇中国医学科学...
  • 7篇佳木斯大学附...
  • 7篇佳木斯市中心...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 6篇黑龙江农业职...
  • 5篇山东中医药大...
  • 4篇东北林业大学
  • 4篇苏州大学
  • 4篇燕山大学
  • 4篇北京协和医学...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3篇牡丹江医学院
  • 3篇佳木斯市疾病...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哈尔滨商业大...
  • 2篇湖州师范学院
  • 2篇山东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34篇刘娟
  • 16篇王丽红
  • 15篇杜娟
  • 10篇刘春生
  • 9篇张楠楠
  • 9篇刘德江
  • 9篇史伟国
  • 8篇徐艳红
  • 8篇魏胜利
  • 8篇罗志文
  • 8篇邓秀兰
  • 7篇王良信
  • 7篇姜博
  • 7篇杨春荣
  • 7篇程海涛
  • 7篇魏建和
  • 7篇陆叶
  • 6篇刘天军
  • 6篇王丽敏
  • 6篇洪阁

传媒

  • 68篇黑龙江医药科...
  • 10篇时珍国医国药
  • 8篇中国野生植物...
  • 7篇中国实验方剂...
  • 7篇佳木斯大学学...
  • 7篇安徽农业科学
  • 6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药学学报
  • 3篇黑龙江医药
  • 3篇北方园艺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3篇中药材
  • 3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特产研究
  • 2篇吉林中医药
  • 2篇黑龙江农业科...
  • 2篇中国现代应用...
  • 2篇中草药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4篇2016
  • 14篇2015
  • 13篇2014
  • 18篇2013
  • 19篇2012
  • 14篇2011
  • 28篇2010
  • 11篇2009
  • 18篇2008
  • 20篇2007
  • 14篇2006
  • 11篇2005
  • 12篇2004
  • 7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2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健脾益肺化痰方通过抑制TNF-α信号通路改善COPD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探讨健脾益肺化痰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改善机制。[方法]采用烟熏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健脾益肺方组、化痰方组、健脾益肺化痰方组及羧甲司坦组。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各给药组灌胃相应药物,连续28 d。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NF-α含量升高,EGFR、PI3K和AKT磷酸化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TNF-α含量显著下降(P<0.01或P<0.05),EGFR、PI3K和AKT磷酸化显著下降(P<0.01)或有下降趋势。[结论]健脾益肺化痰方改善COPD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与抑制TNF-α等信号分子有关,且"标本兼治"的作用优于单一"治本"、"治标"。
杨晓敏赵娜妹刘娟邓秀兰王青青张晓晶潘霏李配钟相根
关键词:黏液高分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老鹳草基因组DNA提取及检测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提取老鹳草基因组DNA及检测。方法试剂盒法提取DNA,琼脂糖凝胶及紫外检测DNA质量。结果所提取的DNA分子量大小在23kb左右,OD260/OD280比值在1.8-1.9之间。结论所提取的DNA质量符合PCR扩增要求,可以用来PCR扩增。
刘娟张沙莎朱金玲张玉萍
关键词:基因组DNA提取紫外检测老鹳草PCR扩增琼脂糖凝胶
葛根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葛根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乳化-超声法制备葛根素固体脂质纳米粒,以单因素影响考察制备葛根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工艺因素,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制备工艺,并对包封率进行考察。结果:采用正交试验筛选出的最佳工艺为制备温度为78℃,加热时间为10min,搅拌速度为900rpm,超声时间为10min。根据筛选出的最佳工艺制备3批葛根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溶液,包封率为96.43%,载药量为1.47%。结论:通过工艺的筛选制备得到葛根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澄明度较好,有蓝色乳光,包封率和载药量较高,本研究方法可作为制备葛根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刘娟郭宇胡孟洋翟美芳平洋张灵芝李雪欣于莲
关键词:葛根素固体脂质纳米粒
黑龙江省老鹳草属植物的资源调查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了解老鹳草属 (Geranium)植物在黑龙江省的分布及其广布种居群所在的主要植物群落类型以及其单位面积蓄积量 ,为更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可持续利用老鹳草提供资源学方面的依据。方法 :查阅文献、腊叶标本和实地考察。结果 :记录所调查的居群中老鹳草的生长环境及主要伴生植物并测量、计算单位面积蓄积量。结论 :佳木斯地区地榆、蚊子草、杂类草草甸群落类型的鼠掌老鹳草单位面积蓄积量为 73.5 7kg/ 6 6 7.7m2 ,凸脉苔草、榛子灌丛群落类型的粗根老鹳草单位面积蓄积量为 1 8.2 4kg/ 6 6 7.7m2 。
陆叶鞠宝玲孟祥丽刘娟
关键词:资源调查群落类型地理分布生长环境伴生植物中药
黑龙江省野生关苍术资源调查与分析
对黑龙江省野生关苍术的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对不同生境的野生关苍术进行系统调查和资料整理,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其生物学性状、生境特征及分布规律。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关苍术野生资源提供理论基础。
刘娟宗希明马克意
关键词:关苍术资源调查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医治疗方法概况被引量:3
2000年
刘娟
关键词: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药疗法活血化瘀法
我国唐古特大黄主产区资源现状调查及其可持续利用途径分析被引量:14
2014年
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是中药大黄的重要基原,然而,由于多年的过度采挖其野生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该文在查阅唐古特大黄相关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走访调查和现地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特别是采用了本课题组提出的线路样方法和植被+土壤类型图面积估算法对青海、甘肃和四川3省区15个县的野生和5个县的栽培唐古特大黄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我国野生唐古特大黄分布范围与历史记载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只是种群的密集程度发生了较大改变,很多地区野生唐古特大黄药材的蕴藏量严重下降,部分地区的野生资源面临枯竭。根据调查估算当前全国野生唐古特大黄药材蕴藏量不足5 000 t,栽培唐古特大黄蓄积量约为1 607 t。可见唐古特大黄野生资源以近枯竭,建议将唐古特大黄列入保护植物的名录;栽培唐古特大黄日后必将成为其药材资源的主要来源。因此,保护唐古特大黄种质资源,收集并建立种质资源圃和种子库,在此基础上开展唐古特大黄的良种选育研究已迫在眉睫。
李莉刘凯魏胜利程小丽刘娟任广喜王文全
关键词:唐古特大黄可持续利用
毛蕊老鹳草的生药鉴定
2003年
目的 :为黑龙江省毛蕊老鹳草 (Geranium platyanthum Duthie.)的开发利用和质量评价标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生药学鉴定法。结果 :描述毛蕊老鹳草根、茎、叶、萼片和粉末的显微特征及理化特征。结论 :毛蕊老鹳草的显微特征和理化特征可以作为鉴别手段。
陆叶孙萌鞠宝玲刘娟
关键词:生药鉴定
关于制定自然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程的意见
1必要性和可能性通过我国中药资源普查,已知可供药用的植物有11146种。其中作为中药材的仅1000余种,栽培中药材仅300余种,其他均为野生种类。即使中药常用的400余种,也仅有100余种来自于栽培。其他仍为野生药材。目...
王良信刘娟
文献传递
野生与栽培北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比较伊春地区野生与栽培北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成分的含量差别。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150 mm×4.6 mm,5μm)为填充剂,流动相:甲醇-水(13:7);检测波长:250nm;流速:1mL/min;柱温:室温。结果:各产地的北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含量均大于0.4%。结论:该实验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贝雷刘娟王力沈洪宽赵忠莉
关键词:北五味子五味子醇甲高效液相色谱法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