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冬至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混凝土
  • 4篇活性粉末
  • 3篇载力
  • 3篇水泥
  • 3篇纤维
  • 3篇抗剪
  • 3篇抗剪承载力
  • 3篇活性粉末混凝...
  • 3篇剪承载力
  • 3篇粉末混凝土
  • 3篇承载力
  • 2篇修正压力场理...
  • 2篇普通水泥
  • 2篇弯曲韧性
  • 2篇纤维分散
  • 2篇纤维增韧
  • 2篇混凝土梁
  • 2篇混凝土体
  • 2篇混凝土体积
  • 2篇RPC

机构

  • 6篇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6篇周冬至
  • 5篇邓宗才
  • 1篇刘少新
  • 1篇王海忠

传媒

  • 1篇混凝土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修正压力场理论的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计算被引量:12
2014年
根据活性粉末混凝土梁受剪破坏过程与破坏形态,考虑纤维拉拔阻力对抗剪承载力的贡献,提出了改进的压力场模型,该理论计算值与本文12根高强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梁试验值吻合良好;斜裂缝截面纤维拉拔阻力承担的剪力值较大,约占总剪力40%~60%.同时对本文抗剪承载力理论计算值与文献中报道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本文模型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用于活性粉末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计算.
邓宗才王海忠刘少新周冬至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抗剪承载力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一种混杂纤维增韧型RPC及制备技术
一种混杂纤维增韧型RPC及制备技术,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其原料组分包括普通水泥、超细水泥分别占混凝土总质量的16%~19%、8%~9%;钢纤维、粗聚烯烃纤维、细聚乙烯醇纤维分别为整个混凝土体积的1%~3%、1%~1.8%...
邓宗才周冬至程舒锴
文献传递
配筋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被引量:10
2014年
为掌握高强箍筋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梁的抗剪性能,通过6根T形梁的抗剪试验,获得了抗剪承载力试验值,并将试验值与压力场理论值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压力场理论应用于RPC梁抗剪分析和承载力计算存在的问题,充分考虑斜裂缝截面上钢纤维拉拔阻力的抗剪贡献,对该理论进行了改进。并将剪切试验结果与塑性剪切理论、粘结滑移理论和法国规范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有抗剪理论的适用条件、存在的问题,这些对揭示RPC梁抗剪破坏机理、建立承载力计算理论与设计方法有参考价值。
邓宗才周冬至程舒锴
关键词:修正压力场理论活性粉末混凝土
一种混杂纤维增韧型RPC及制备技术
一种混杂纤维增韧型RPC及制备技术,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其原料组分包括普通水泥、超细水泥分别占混凝土总质量的16%~19%、8%~9%;钢纤维、粗聚烯烃纤维、细聚乙烯醇纤维分别为整个混凝土体积的1%~3%、1%~1.8%...
邓宗才周冬至程舒锴
文献传递
混掺纤维对改善活性粉末混凝土弯曲韧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钢纤维与高性能合成纤维混掺以改善活性粉末混凝土的韧性、降低脆性,由弯曲试验测得了荷载~位移曲线,分析了钢纤维与不同品种、不同掺量合成纤维混掺对改善RPC韧性的效果。试验发现:当钢纤维体积掺量1%或2%与粗聚烯烃纤维或细聚乙烯醇纤维混掺时,可显著改善RPC的弯曲韧性;首次实现了使RPC变形具有“二次硬化”特征;钢纤维体积掺量为1%,与粗聚烯烃纤维、细聚乙烯醇纤维混掺时的韧性指标T(5)和T(7)比单掺钢纤维时分别提高49.8%~140%和82.3%~215.6%;从经济性看,钢纤维掺量为1%与粗聚烯烃或者细聚乙烯醇纤维混掺时,其增韧效果更优;钢纤维掺量为2%时,细聚乙烯醇纤维掺量不宜高于9kg/m^3。
邓宗才周冬至Jumbe R.Daud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弯曲韧性
混杂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抗剪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活性粉末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自1993年问世以来,因其自身具有超高强度、高耐久性、体积稳定性和环保性能,在桥梁,核工程结构,防爆、防震结构,抗腐蚀结构等重要工程应用。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其强度、韧性、...
周冬至
关键词:混杂纤维弯曲韧性抗剪承载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