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祺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发改委稀土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胁迫
  • 3篇UV-B辐射
  • 2篇幼苗
  • 2篇类黄酮
  • 2篇UV-B胁迫
  • 2篇
  • 2篇大豆
  • 2篇大豆幼苗
  • 1篇代谢
  • 1篇植物
  • 1篇植物次生代谢
  • 1篇生态学
  • 1篇生态学意义
  • 1篇酸雨
  • 1篇他感作用
  • 1篇能量代谢
  • 1篇种子
  • 1篇种子萌发
  • 1篇萌发
  • 1篇抗氧化

机构

  • 5篇江南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周青
  • 5篇彭祺
  • 1篇王丽红
  • 1篇彭倩
  • 1篇赵波
  • 1篇陶彦
  • 1篇黄光荣

传媒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大豆科学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酸雨对大豆萌发种子能量代谢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为了探索酸雨对大豆种子萌发时能量代谢的影响,采用pH值分别为2.5,4.0的模拟酸雨及室内培养方法,测定不同酸雨胁迫强度对种子的ATP含量、能荷、过氧化氢酶活性、线粒体活性及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酸雨胁迫时间的延长,种子萌发ATP含量、能荷含量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线粒体活性呈先升后降再平稳的趋势,呼吸速率呈现降-升-降-升的变化趋势。随着酸雨胁迫强度逐渐减弱,种子的ATP含量、能荷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及线粒体活性均逐渐升高。酸雨伤害增强,大豆种子呼吸作用与能量代谢减弱,酸雨胁迫强度与大豆萌发种子各呼吸指标间呈现剂量-效应关系。
陶彦彭祺周青
关键词:酸雨种子萌发能量代谢
镧对UV-B胁迫下大豆幼苗类黄酮影响:Ⅱ类黄酮成分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液相色谱法研究了La(Ⅲ)对紫外辐射(UV-B:0.15W·cm-2,0.45W·cm-2)胁迫下大豆(Clycine max)幼苗类黄酮成分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mg·L-1La能明显提高大豆幼苗的类黄酮含量但不改变其成分;UV-B处理下大豆幼苗类黄酮含量增加但机理与La(Ⅲ)不同,低剂量UV-B(0.15W·cm-2)下大豆幼苗类黄酮成分无变化,而高剂量(0.45W·cm-2)下其成分产生调整,合成更多种类的黄酮类物质;La(Ⅲ)UV-B处理组类黄酮含量同对应的UV-B处理组近似,惟在各自对应时段的增幅前者大于后者。表明La(Ⅲ)具有提高大豆幼苗类黄酮含量、缓解UV-B辐射伤害的作用。
彭祺彭倩周青
关键词:LA(III)UV-B辐射大豆幼苗类黄酮
镧对UV-B胁迫下大豆幼苗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为进一步认识La(Ⅲ)提高类黄酮含量及减轻UV-B辐射伤害植物机制,以大豆幼苗为材料,采用水培实验的方法研究了La(Ⅲ)对UV-B辐射胁迫下大豆幼苗类黄酮抗氧化能力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T1:0.15 W·m^-2和T2:0.45 Wm^-2)胁迫下,大豆幼苗类黄酮含量在胁迫期和恢复期均先升后降,质膜透性、MDA含量先升(1-5 d)后降(6-11 d),类黄酮对O2.-和.OH的清除率与其含量变化趋势近同.各处理组类黄酮含量La(Ⅲ)+UV-B〉UV-B〉La(Ⅲ)〉CK,La(Ⅲ)+T1〉La(Ⅲ)+T2;质膜透性、MDA含量UV-B〉La(Ⅲ)+UV-B〉CK〉La(Ⅲ),La(Ⅲ)+T2〉La(Ⅲ)+T1;类黄酮对O2.-和.OH清除率La(Ⅲ)+UV-B〉UV-B〉La(Ⅲ)〉CK,La(Ⅲ)+T1〉La(Ⅲ)+T2,表明La(Ⅲ)对类黄酮的调控作用,提高了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运行效率,降低了MDA浓度,维持了质膜正常透性,且对低剂量(T1)的防护效果优于高剂量(T2),进而在防御系统层面实现了La(Ⅲ)对UV-B辐射伤害大豆幼苗的防护效应.
彭祺周青
关键词:UV-B辐射大豆幼苗类黄酮抗氧化
La(Ⅲ)对查尔酮合成酶(CHS)结构影响的初步研究
2011年
现已明确类黄酮是植物响应UV-B辐射、减轻其伤害的重要物质,查尔酮合成酶(chalcone synthase,CHS)是影响类黄酮合成与积累的关键酶之一。研究证明,La(Ⅲ)能提高CHS活性,促进类黄酮合成与积累。但La(Ⅲ)能否作用于CHS并直接影响CHS构象变化,尚不清楚。本文采用离体实验设计,
黄光荣赵波彭祺王丽红周青
关键词:查尔酮合成酶
植物次生代谢响应UV-B辐射胁迫的生态学意义被引量:11
2009年
平流层臭氧的减薄已导致地表中波紫外辐射(UV-B,280~320nm)增强,使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发生改变,而次生代谢产物与抗紫外辐射、抑制昆虫、防止病菌感染和其他食草动物取食、凋落物分解、他感作用等方面存在复杂联系,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种类组成、种间关系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并导致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物质循环、地球化学循环和能量流动等功能的改变,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本文综述了UV-B辐射增强对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对次生代谢物影响的生态学意义,并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彭祺周青
关键词:UV-B次生代谢他感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