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明玉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海洋生物系更多>>
发文基金: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愈合
  • 1篇再生过程
  • 1篇增殖
  • 1篇增殖条件
  • 1篇伤口
  • 1篇伤口愈合
  • 1篇体外
  • 1篇组织化学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病变效应
  • 1篇罗氏海盘车
  • 1篇虹彩病毒
  • 1篇红体病
  • 1篇CPE
  • 1篇大菱鲆
  • 1篇大菱鲆红体病...

机构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2篇丛日山
  • 2篇耿晓芬
  • 2篇樊廷俊
  • 2篇李明玉
  • 1篇于秋涛
  • 1篇石莹
  • 1篇杨秀霞
  • 1篇汤志宏
  • 1篇袁文鹏
  • 1篇孙文杰
  • 1篇杜玉堂
  • 1篇王丽燕

传媒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体外增殖条件的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探讨大菱鲆病毒疫苗的研制,以牙鲆鳃细胞(FG细胞)为增殖体系,利用细胞病变效应(CPE)为判断指标,对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Turbot reddish body iridovirus,TRBIV)的体外最适增殖条件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毒接种量、病毒吸附时间、细胞培养条件对TRBIV的体外增殖均有明显的影响,以0.2 mL病毒液接种FG细胞、吸附2 h、用含10%胎牛血清的MEM培养液于22℃培养时,病毒的增殖速度最快。研究还发现,病毒的收获时间和病毒液冻融次数对所得病毒的感染力均有显著影响,在最佳增殖条件下,病毒在FG细胞中增殖至第4天时进行收获,且只冻融1次,其感染活性最强,反复冻融后病毒的感染活性会显著降低。
樊廷俊王丽燕耿晓芬丛日山李明玉于秋涛杨秀霞
关键词:增殖
罗氏海盘车腕再生过程的组织学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对海盘车腕再生过程的研究,对于早日揭示棘皮动物等后口动物的再生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查清棘皮动物的再生方式及其机理,文中利用断腕创伤手术、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技术对罗氏海盘车腕的再生过程进行了研究。连续跟踪研究结果表明,创伤8d后,在罗氏海盘车创伤腕的外表皮层和体腔上皮中均出现了干细胞原基样结构(blastemalikestructure)。创伤腕的伤口愈合过程是1个多事件同期发生的综合过程,首先是真皮层中脱分化的肌肉样细胞向创伤处迁移和聚集,经再分化和组织重排逐渐形成成熟的真皮层组织,然后是外表皮层和体腔上皮中的脱分化细胞向创伤处迁移分别形成明显加厚的前表皮层和前体腔上皮,最后再分别分化为成熟的表皮层和体腔上皮。而海盘车腕的再生过程则包括新生腕芽的延长和残腕的延长2个事件同期发生的过程。新生腕芽的生长与延长是在创伤愈合的基础上,依靠表皮层、体腔上皮和真皮层来源的脱分化细胞的迁移和再分化先形成新生腕芽,随后在新生腕芽上又出现了新的干细胞原基样结构,使腕芽逐渐生长和延长。而创伤刺激下残腕的延长,则是在形成干细胞原基样结构的基础上,在残腔体壁的许多部位形成多个横跨体壁的“楔状”干细胞原基样结构,这些结构的多点插入及其再分化形成新的体壁组织使残腕得以延长。本文的研究结果还显示,罗氏海盘车腕的再生同时采用了表变态再生和变形再生2种方式。
樊廷俊杜玉堂丛日山孙文杰汤志宏袁文鹏石莹耿晓芬李明玉
关键词:罗氏海盘车再生过程伤口愈合组织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