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宜舟

作品数:17 被引量:92H指数:5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6篇并行计算
  • 3篇数字矿山
  • 3篇拓扑
  • 3篇拓扑关系
  • 2篇地籍
  • 2篇地籍数据
  • 2篇地质
  • 2篇地质建模
  • 2篇岩土
  • 2篇岩土工程
  • 2篇栅格
  • 2篇三维地质
  • 2篇三维地质建模
  • 2篇三维可视化
  • 2篇矢量
  • 2篇数据划分
  • 2篇土工
  • 2篇可视化
  • 2篇负载均衡
  • 2篇城市

机构

  • 15篇东北大学
  • 10篇北京师范大学
  • 10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再保险(...

作者

  • 17篇杨宜舟
  • 15篇吴立新
  • 8篇郭甲腾
  • 6篇刘善军
  • 4篇江锦成
  • 3篇李志锋
  • 2篇张振鑫
  • 2篇孙文彬
  • 1篇薄海光
  • 1篇何群
  • 1篇张树清
  • 1篇张元生
  • 1篇王鹤
  • 1篇余接情
  • 1篇陈永生
  • 1篇方金云
  • 1篇秦承志
  • 1篇张立强
  • 1篇毛亚纯
  • 1篇王恩德

传媒

  • 3篇东北大学学报...
  • 3篇地理与地理信...
  • 2篇国防科技大学...
  • 1篇金属矿山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测绘通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测绘科学
  • 1篇测绘科学技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GEOCOM开发测量机器人自动变形监测软件的有关问题及解决方法被引量:3
2010年
介绍了徕卡仪器公司提供的二次开发平台(GEOCOM)中各模块的功能及主要模块中有关参数的意义和用法。阐述了利用GEOCOM进行二次开发时常遇到的技术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方法。总结了利用GEOCOM编写测量机器人控制软件的经验。
毛亚纯王恩德陈永生杨宜舟
关键词:测量机器人函数
云环境下地籍数据高效并行化的拓扑检查被引量:1
2018年
对于大规模空间数据集,当前拓扑关系串行算法的计算效率已提升至极限,需利用更多的计算资源实现拓扑关系的高效并行计算。本文在分析拓扑关系计算层次特征与拓扑计算特点的基础上,引入Q&R索引实现矢量数据集的划分与非相交矢量数据集过滤,研发了拓扑关系并行算法中间件,在云环境下进行了部署,并应用于大规模宗地数据的质量检查。应用结果表明:在云环境的虚拟化集群资源中,利用本文方法可实现进程间计算任务负载的高度均衡与数据负载的基本均衡;加速比与进程数呈线性正相关,拓扑并行算法的计算效率稳定在80%。本文为基于云环境虚拟化的各种高性能计算环境下海量地籍数据库的拓扑关系质量检查服务提供了一种高效可用的并行计算算法与并行计算中间件。
何群杨宜舟郭甲腾吴立新刘善军
关键词:拓扑关系并行计算数据划分负载均衡
基于并行叠加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2021年
在国土空间大数据环境下,基于传统串行叠加分析计算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性能已达极限,需研究并行化方法,以利用更多的计算资源提升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效率.在分析基于多空间对象叠加综合评价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空间数据预处理方法、空间数据划分方法及并行空间索引,提出并实现了以并行叠加分析为核心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西南四省的国土空间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应用实验表明:本文方法相比传统方法性能提升了至少30倍,且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解决了传统架构下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计算效率低或无法胜任的难题.
杨宜舟吴立新郭甲腾刘善军
岩土工程区地上下三维集成建模与软件开发
随着计算机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岩土工程信息三维可视化管理被提上了日程。传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多采用平面图、地质剖面图等二维图纸表达岩土工程区的地表及地质环境,但二维图纸数字化管理困难,且不能直观表达地层及地质结构的空间...
杨宜舟
关键词:数字矿山岩土工程三维地质建模三维可视化
文献传递
利用CD-TIN的城区暴雨内涝淹没模拟方法及其实验被引量:5
2014年
基于约束Delauney不规则三角网(CD-TIN)对复杂城区地表进行精细建模,采用三角形面片上的汇流模式划分汇水单元,为内涝淹没过程模拟提供基本的分析单元。顾及雨水篦排水能力和地表特征的复杂性,提出了汇水单元内产汇流的时空模型与建模方法,并利用三棱柱集的二分数值解法给出了内涝淹没范围和水深的求解算法。以北京师范大学主校园为例,对2012年"7.21"暴雨内涝淹没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有效、结果可靠。
李志锋吴立新张振鑫杨宜舟
关键词:产汇流
地籍数据库点线拓扑一致性并行检查方法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拓扑检查算法复杂、计算量大,串行计算已远不能满足海量地籍数据高效拓扑检查需求的问题,在分析了点线拓扑关系的并行特点基础上,将界址点的数据划分方法与界址线的Q&R空间索引方法相结合,实现了界址点与界址线的并行拓扑计算。用某地区实际的界址点集与界址线集对点线拓扑并行检查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并行检查算法的并行效率随着进程数的增加而有所衰减,但稳定在30%以上,加速比达到5以上,且相比于Arc GIS效率提升了30倍以上。并行检查方法以工具的方式集成应用于高性能地理计算平台中,应用效果良好。
杨宜舟吴立新郭甲腾刘善军
关键词:地籍数据库拓扑关系数据质量并行计算
北斗静止轨道卫星信号盲区快速并行解算方法
2015年
北斗系统静止轨道卫星信号盲区解算方法复杂,串行计算耗费时间长,须在并行环境下利用更多的计算资源进行北斗盲区的快速解算。在分析北斗盲区解算原理与算法并行特征基础上,提出动态盲区影响域的并行解算方法。以栅格单元为并行粒度进行任务划分,实现了北斗盲区的高效并行解算。运用全国范围59景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利用8进程进行盲区并行解算,耗费时间约为5小时。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算法的并行效率随着进程数的增加有所衰减,但稳定在96%以上。其程序中间件已集成应用于高性能地理信息平台,应用效果良好。
郭甲腾吴立新杨宜舟李超岭刘善军
关键词:北斗系统并行计算数字高程模型
基于地球系统空间格网的全球大数据空间关联与共享服务被引量:9
2013年
对地学领域全球观测及分析模拟的大数据进行空间关联,可以促进数据共享利用,更好地服务于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及社会公益事业。本文分析了全球大数据的共享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介绍了一种基于球体退化八叉树的地球系统空间格网(ESSG),及其和现行坐标系统的关联与转换方法;提出了基于ESSG的三元组数据结构、全球大数据空间关联模式、大数据集成组织与对象表达原理;并基于云环境和Web服务技术,设计了基于ESSG的全球大数据共享服务模式。搭建了试验环境,开发了软件,以全球地壳数据、DEM和大气数据为例,实现了全球大数据空间关联、集成可视化与共享服务。
吴立新余接情杨宜舟薄海光王鹤谢磊贾永基李志峰
关键词:大数据共享服务
岩土工程勘察场地立体空间建模与可视化信息管理被引量:29
2014年
基于钻孔勘探、标准贯入、地形测量等多源异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研究了岩土工程勘察场地的数据预处理、立体空间集成建模与可视化信息管理方法,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实现了地形、建筑物、钻孔、地层、地下水等空间对象的三维集成建模、真实感可视化、剖切分析及勘察成果的信息查询与更新,形成了岩土工程三维勘察报告新模式.经多个岩土工程实际项目的应用与验证表明:采用所提出的三维建模技术与可视化方法,可自动建立岩土工程场地的立体空间三维集成模型,对岩土工程勘察领域的三维信息化建设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郭甲腾吴立新杨宜舟周文辉
关键词:数字城市岩土工程三维地质建模三维可视化
网络最大流的自适应求解算法——SAPR算法被引量:3
2014年
为提升对大规模不同拓扑结构网络的求解速度,通过评估基本操作的执行效率、动态调整活跃顶点的选择方式及盈余流的推进方式,提出了一种可高效求解多类拓扑网络的自适应预流推进算法——SAPR(self-adaptive push-relabel)算法。在The First DIMACS implementation Challenge提供的七类不同拓扑结构网络上,对SAPR算法及四种适用于特定拓扑网络的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SAPR算法在一半的数据上能持平高效的H_PRF算法,而另一半能超越H_PRF算法。SAPR算法的高效性和强稳定性解决了传统算法在多类拓扑网络中不能都取得高效率的问题。
江锦成吴立新杨宜舟李志锋
关键词:最大流自适应网络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