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多排螺旋CT
  • 4篇卵巢
  • 3篇血清
  • 3篇血清CA12...
  • 3篇影像
  • 3篇卵巢癌
  • 3篇宫颈
  • 2篇术后
  • 2篇术后复发
  • 2篇女性
  • 2篇门脉
  • 2篇门脉高压
  • 2篇狼疮
  • 2篇宫颈癌
  • 2篇红斑
  • 2篇红斑狼疮
  • 2篇儿童
  • 2篇复发
  • 2篇腹膜
  • 2篇肝硬化

机构

  • 15篇四川大学
  • 11篇四川大学华西...
  • 4篇四川省第四人...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程燕
  • 11篇宁刚
  • 8篇宋彬
  • 7篇赵福敏
  • 6篇鲍莉
  • 5篇李学胜
  • 4篇徐隽
  • 3篇吴苾
  • 3篇李开明
  • 3篇曲海波
  • 2篇俞丹
  • 2篇张瑾
  • 2篇朱慧莉
  • 2篇陈锡建
  • 2篇李真林
  • 2篇罗小华
  • 1篇蔡晓唐
  • 1篇刘荣波
  • 1篇邬颖华
  • 1篇廖芳丽

传媒

  • 4篇放射学实践
  • 4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华西医学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第四届中国西...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白血病肾脏浸润MDCT表现
程燕宁刚李开明李学胜鲍莉陈锡建
锁骨颅骨发育不全症一例
2008年
曲海波程燕廖芳丽宁刚李学胜王祖莉
关键词:锁骨上窝身高体重身材矮小头面部矢状缝
肝病性胆囊改变与胆囊炎性改变的多排螺旋CT鉴别诊断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 利用多排螺旋CT双期扫描 ,探讨肝病性胆囊改变与胆囊炎性改变的不同CT表现。方法 回顾性收集 80例胆囊有异常改变患者的CT图像及相关的临床资料 ,其中肝病组 5 0例 ,包括慢性肝炎 2 0例 ,肝硬变2 5例 ,肝硬变合并肝癌 5例 ;炎症组 30例 ,包括慢性胆囊炎 19例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6例 ,胆囊炎合并急性胰腺炎3例 ,坏疽性胆囊炎 1例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1例。所有病例均行多排螺旋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结果 ①肝病组 4 8例 (96 % )胆囊壁均匀增厚 ,壁厚径 (3.6 7± 0 .4 9)mm ;38例 (76 % )胆囊轮廓清楚 ;38例 (76 % )胆囊壁有不同程度的强化 ;14例 (2 8% )合并胆囊床水肿和胆囊周围非游离性积液。②炎症组 2 8例 (93% )胆囊轮廓模糊不清 ;2 6例 (87% )胆囊壁均匀增厚 ,4例 (13% )胆囊壁不均匀增厚 ,壁厚径 (4.5 4± 1.14 )mm ;3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胆囊壁强化 ;9例 (30 % )胆汁密度增高 ;4例 (13% )胆囊周围游离性积液 ;5例 (17% )胆囊床邻近肝组织出现动脉期一过性片状强化 ;1例囊壁小脓肿 ;1例囊腔积气。结论 多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肝病性胆囊改变和胆囊炎性改变。
邬颖华宋彬罗小华程燕徐隽
关键词:胆囊壁多排螺旋CT病性炎性胆囊炎
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肝硬化门脉高压侧支循环血管的评价被引量:7
2009年
程燕宋彬宁刚刘荣波李真林罗小华
关键词:肝硬化门脉高压循环血管血管成像技术多排螺旋CT血液回流弥漫性肝病
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肝硬化门脉高压侧支循环血管的显示价值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MDCT)显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侧支循环血管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 2 3例 ,使用 16排螺旋CT机行上腹部增强CT扫描 ,采用MPR、MIP、VRT等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 ,获得门静脉系统血管图像以显示开放的侧支循环血管。结果 显示食管胃底黏膜下静脉曲张 2 0例 ,食管旁静脉曲张 7例 ;胃左静脉曲张 18例 ,胃短静脉曲张 16例 ;奇静脉、半奇静脉曲张 8例 ;脐旁静脉与腹壁静脉曲张 9例 ;脾肾、胃肾之间分流 7例 ;腹膜后分流 11例。结论 MDCT门静脉系统血管成像技术能良好地显示肝硬化门脉高压侧支循环血管 ,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程燕宋彬
关键词:肝硬化门脉高压侧支循环多排螺旋CT
NAXE基因突变相关渐进性早发性脑病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被引量:2
2018年
渐进性早发性脑病是由于NAXE基因变异导致的致死性脑病。本研究报道1例渐进性早发性脑病的临床和遗传性特征。患儿,男,4岁,因行走不稳,肢体无力2年就诊。患儿及其兄(已去世)均在2岁左右起病,均表现为斜视、共济失调、肌张力降低、发育落后,且感染后多次出现呼吸衰竭。患儿NAXE基因存在新发复合杂合突变:c.255(外显子2)A>T来自患儿母亲,c.361(外显子3)G>A来自患儿父亲。NAXE基因编码NADHX和NADPHX细胞代谢产物修复所必需的差向异构酶。本病存在线粒体NAD(P)HX修复系统的缺陷,进展快,极易在感染后迅速出现呼吸衰竭。
俞丹赵福敏蔡晓唐周晖程燕
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SLE缺血性肠病的螺旋CT征象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所致缺血性肠病的螺旋CT表现。方法 回顾性收集 2 3例确诊为SLE、并因急性腹痛而行腹部螺旋CT扫描的病人资料 ,其中 16例为增强扫描。阅片时着重观察肠道和肠系膜 (血管 )的异常CT表现。结果 肠壁肿胀、增厚 19例 (19/2 3 ) ;12例出现肠壁“靶征”样强化 (12 /16) ;肠管扩张 16例 (16/2 3 ) ;肠系膜肿胀和脂肪密度增高 2 1例 (2 1/2 3 ) ,肠系膜血管充血、增粗 18例 (18/2 3 ) ,4例肠系膜血管呈“梳状”排列 (4 /16)。其他CT征象包括腹水、胸水、心包积液、肝脾肿大、肾脏异常、腹膜后淋巴结肿等。结论 肠壁和肠系膜 (血管 )的异常改变是SLE缺血性肠病最重要的CT征象。
宋彬徐隽罗小华吴苾程燕张瑾
关键词:红斑狼疮缺血性肠病计算机断层扫描
MRI常规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评价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15年
MRI常规扫描凭借着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对宫颈癌肿块在宫颈内部的生长情况、肿块对宫体的侵犯程度以及对宫旁癌周的侵犯、宫旁闭孔区淋巴结转移的评价方面具有较高准确性和特异性。MRI常规扫描可提高宫颈癌的定位、定性、分期的准确性,有助于临床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MRI弥散加权成像,作为功能磁共振的一种,是唯一一种可以评价活体组织内水分子弥散状况的扫描方法,利用弥散加权成像获得表观弥散系数值可以对宫颈癌病灶组织病理学类型及分化程度、宫旁侵犯、淋巴结转移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将弥散加权成像与常规扫描结合起来在诊断宫颈癌、协助临床FIGO分期、制订优化个体化治疗方案及预后预测上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李玉明唐鹤涵李真林程燕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宫颈癌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多排螺旋CT表现:胰腺坏死程度与腹膜后扩展及临床严重度的关系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总结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necrotizingpancreatitis,ANP)的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rowspiralCT,MDCT)征象;探讨ANP胰腺实质坏死程度与腹膜后炎性扩展范围以及ANP临床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经16排MDCT标准化增强扫描并确诊为ANP的病例90例,进行胰腺坏死计分和Balthazar分级;对其中的44例进行了Ranson分级和CT严重指数(CTseverityindex,CTSI)计分。在观察横断面CT图像的同时,还作了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reformation,MPR)等图像重建处理。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评价关联性。结果①90例ANP中胰腺坏死程度<30%者40例,30%~50%者23例,>50%者27例;胰周脂肪密度改变90例(100%);胰周及腹膜后积液78例(86.7%);小网膜囊积液12例(13.3%);肾前筋膜增厚90例(100%);胃后壁肿胀增厚71例(78.9%);出现肠郁张87例(96.7%);腹腔积液35例(38.9%);脾梗死4例(4.4%);胸腔积液82例(91.1%)。②90例ANP腹膜后扩展范围按Balthazar分级,C级12例,D级42例和E级36例,ANP坏死程度分级与Balthazar分级呈正相关联。③44例ANP病例按Ranson分级,轻度12例(27.3%),中度23例(52.3%),重度9例(20.5%);CTSI计分分级,轻度0例,中度25例(56.8%),重度19例(43.2%),CTSI计分分级与临床Ranson分级存在正相关联。结论MDCT可以清晰显示ANP的胰腺实质坏死和腹膜后扩散等征象;胰腺实质坏死程度与腹膜后扩散范围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性;ANP的CTSI评分与临床严重度也存在正向关联性。
程燕宋彬徐隽闵鹏秋刘杰吴苾
关键词: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多排螺旋CT
卵巢癌术后复发及腹膜转移的多排螺旋CT表现及其与血清CA125的关系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显示卵巢癌术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原发性卵巢癌患者30例,其中术后及化疗后血清CA125持续升高者25例,正常5例。均行MDCT膈顶至盆底增强扫描,并采用多层面重组(MPR)等重建技术获得三维图像,观察并分析病变解剖部位、形态大小、强化特点等。结果130例患者中,盆腔术后局部复发9例(30%),MDCT表现为盆内术区强化肿块和局部肠壁不规则增厚并强化;腹膜种植转移10例(33.3%),右肝周腹膜不规则增厚及结节并有强化3例、肠系膜腹膜增厚及强化结节3例、胃结肠韧带上强化肿块2例、盆腹膜2例;其他包括肝转移2例、脾转移1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1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2例、腹水5例、胸水2例、肺转移1例。卵巢癌术后以盆腔术区局部复发及腹膜种植转移为主。2血清CA125水平升高的25例患者中有22例MDCT检查有阳性发现(88.0%),正常的5例患者中有2例MDCT检查阳性(40.0%),血清CA125水平升高时MDCT阳性发现率较高(P<0.05)。结论MDCT及其三维重建图像有助于明确卵巢癌术后盆内术区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在卵巢癌术后化疗后,尤其是CA125水平升高时,可应用MDCT进行监测,并为下一步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程燕宁刚宋彬朱慧莉赵福敏鲍莉罗小华
关键词:多排螺旋CT卵巢癌腹膜转移癌血清CA125水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