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伏捷

作品数:19 被引量:156H指数:9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生物学
  • 5篇天文地球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群落
  • 4篇地貌
  • 4篇森林群落
  • 4篇冰缘
  • 4篇冰缘地貌
  • 3篇植物
  • 3篇生态系统
  • 3篇物种
  • 2篇新生代
  • 2篇新生代沉积
  • 2篇森林生态
  • 2篇生态
  • 2篇生态系统服务
  • 2篇乔木
  • 2篇晚新生代
  • 2篇晚新生代沉积...
  • 2篇网络
  • 2篇辽东半岛
  • 2篇空间分异
  • 2篇环境解释

机构

  • 18篇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

  • 18篇伏捷
  • 15篇张华
  • 7篇何红
  • 3篇刘剑刚
  • 2篇彭飞
  • 2篇李永化
  • 2篇李洪飞
  • 2篇康旭
  • 2篇孙才志
  • 1篇张丽媛
  • 1篇伏乾科
  • 1篇隋遂
  • 1篇张俊
  • 1篇孙明扬
  • 1篇侯荣
  • 1篇张戈
  • 1篇王利
  • 1篇罗璇
  • 1篇金郁
  • 1篇熊丹阳

传媒

  • 2篇冰川冻土
  • 2篇辽宁师范大学...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地理研究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地理教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热带地理
  • 1篇湿地科学
  • 1篇绿色科技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辽东山区古石河森林群落结构及演替趋势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基于辽东山区古石河森林群落26个样方的调查数据,对该区域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暗针叶林内乔木层种类的胸径(DBH)和树高(H)的分布状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采用径级代替龄级的方法对3种林型森林群落内乔木种群的径级结构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辽东山区古石河森林群落的演替趋势。结果表明:落叶阔叶林乔木层的小径级(5.0 cm≤DBH<15.0 cm)和中径级(15.0 cm≤DBH<45.0 cm)植株所占比例分别为48.3%和49.9%,而针阔混交林和暗针叶林乔木层的中径级植株所占比例分别为61.9%和69.8%,3种林型森林群落内乔木层的大径级(DBH≥45.0 cm)植株所占比例均低于5.0%。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暗针叶林乔木层的高大(8 m≤H<24 m)植株所占比例分别为67.1%、83.7%和91.9%,较高(4 m≤H<8 m)植株所占比例分别为29.2%、12.7%和7.4%,而矮小(H<4 m)和超高(H≥24 m)植株所占比例均低于3.0%。从径级结构看,落叶阔叶林内乔木种类有30种(包括亚种和变种,下同),包括扩展种15种、隐退种9种、稳定侵入种5种和随机侵入种1种;针阔混交林内乔木种类有27种,包括扩展种12种、隐退种13种、稳定侵入种1种和随机侵入种1种;暗针叶林乔木种类有19种,包括扩展种6种、隐退种10种和稳定侵入种3种,但无随机侵入种。研究结果显示:现阶段,辽东山区古石河森林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且3种林型森林群落均处于向顶级群落演替的后期阶段,能够对该地区的古石河冰缘地貌环境起到很好的稳定和整合作用。
伏捷张华何红吕蕊王颖祝业平
关键词:森林群落径级结构演替趋势
黄海北部大鹿岛鹅耳枥群落特征及其土壤环境解释
2023年
为探究黄海北部大鹿岛鹅耳枥群落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大鹿岛9个鹅耳枥群落的样地调查数据为数据源,采用植物区系成分、物种重要值、物种多样性和径级结构等指标表征群落特征,运用双向指示种分类法(TWINSPAN)和冗余分析方法(RDA)分析其土壤环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大鹿岛鹅耳枥群落维管植物共计110种,隶属46科84属,包括种子植物44科82属107种和蕨类植物2科2属3种。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大部分具有温带分布性质。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优势种分别为鹅耳枥(Carpinus turczaninowii)、山花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和矮丛薹草(Carex callitrichos var.nana),重要值分别为52.84%、34.49%和21.54%。群落乔木层的物种较少,而灌、草层植物种较为丰富,群落尚未达到演替的顶极阶段。鹅耳枥种群径级结构反映出该群落由增长型种群构成。(2)聚类分析将鹅耳枥群落划分为4类群丛,排序分析结果在验证前述聚类分析结果合理性的同时,进一步佐证土层厚度、土壤全磷含量和pH值是影响鹅耳枥群落物种分布的主要土壤环境因子。
李洪飞张华伏捷王俊夫于立敏
关键词:聚类分析
大连市海水入侵灾害危险性评价被引量:11
2009年
依据海水入侵的成因及影响因素,选取一定的自然和人为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在GIS技术的支持下,以千米网格为评价单元,基于海水入侵危险性指数SIHI的计算,主要对大连市海水入侵灾害危险性及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连市SIHI≥0.4、具有海水入侵灾害危险性的区域总面积为1437.16km2,占大连市总面积的10.0%。其中,海水入侵灾害高危险区、危险性较大区和危险性较小区面积比例分别为64.4%、14.8%和20.8%。大连市海水入侵灾害高危险区基本呈带状分布在渤海岸的金州湾和普兰店湾一带,在甘井子—金州沿海地带贯通黄渤海岸,在长兴岛也有一定面积分布。
伏捷李永化张戈张华
关键词:海水入侵空间分异
基于地理学学科特点的实验室开放教学模式被引量:2
2013年
高等学校实验室兼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测试服务三大基本职能。高校实验室实行向本科生开放的制度,不仅是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创新举措,同时为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搭建了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对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社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张华隋遂何红伏捷
关键词:教学模式地理学团队协作精神高校实验室
辽东山地老秃顶子冰缘地貌植物群落类型及基本特征被引量:13
2015年
基于48个样地的群落调查数据,运用TWINSPAN分类方法,对辽东山地老秃顶子冰缘地貌植物群落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对群落结构、种类组成和生活型谱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老秃顶子冰缘地貌植被可划分为16个森林群系、6个灌丛群系,归并为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暗针叶林、矮曲林、灌丛、灌草丛6个植被型.其中,石海地貌主要发育灌丛和灌草丛,也有针阔混交林和矮曲林分布;石河地貌主要发育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也有暗针叶林分布;石流坡地貌主要发育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灌丛,也有矮曲林分布.老秃顶子冰缘地貌植被由68科138属193种维管束植物组成;石海与石河间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属中等不相似,而石河与石流坡间属中等相似.老秃顶子冰缘地貌植物群落中高位芽植物占38.0%,隐芽植物占36.3%,地面芽植物占21.8%,地上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均很少,反映出辽东山地冰缘地貌区具有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漫长的气候特点.相对而言,石海、石流坡地貌中隐芽植物较多,石河地貌中高位芽植物较多,表明石海、石流坡地貌具有更为冷湿的小气候环境.
张华刘剑刚伏捷孙明扬罗璇何红祝业平兰玉波王颖马明军
关键词:冰缘地貌TWINSPAN分类植物群落生活型谱
辽东半岛晚新生代沉积物磁化率特征及初步解释被引量:14
2014年
通过对辽东半岛坡积物、红色风化壳两类沉积物磁化率的测试,揭示了研究区晚新生代以来沉积物磁化率的垂向变化特征及空间分异特征,并初步探讨了其所反映的沉积环境及其古气候变化信息。研究表明:辽东半岛坡积物S1~S4剖面、红色风化壳S5~S6剖面的质量磁化率平均值分别为71.75×10-8、65.81×10-8、68.17×10-8、151.70×10-8和305.06×10-8、473.26×10-8m3/kg,频率磁化率平均值分别为10.77%、9.67%、9.46%、10.79%和14.44%、14.95%;辽东半岛坡积物的质量磁化率值的变化特征、辽东半岛坡积物和红色风化壳剖面的频率磁化率值的变化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形成时的古气候信息。
伏捷李永化张华刘剑刚
关键词:环境磁学红色风化壳磁化率特征古气候辽东半岛
辽宁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测评被引量:33
2010年
参照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以及生态系统服务类别间的相互作用,将辽宁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归纳为资源供给、环境调节和人文社会三大类共10项,并采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辽宁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测评。结果表明:①2007年辽宁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710.35×108元,相当于2007年辽宁省GDP的6.44%。平均单位面积海域的生态服务价值为203.02×104元/km2;②在辽宁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中,资源供给服务、环境调节服务、人文社会服务价值分别占33.18%、15.04%和51.78%。从所评价的10项海域生态服务的价值量大小看,依次为旅游娱乐价值>食品供给价值>水质净化调节价值>空气质量调节价值>干扰调节价值>气体调节价值>科研文化价值>基因资源供给价值>有害生物与疾病的生物调节与控制价值>原材料供给价值。
张华康旭王利伏捷
关键词:海洋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评
黄海北部大鹿岛鹅耳枥林夏季NDVI空间分异及其环境解释
2022年
基于Landsat 8遥感影像数据、GDEMV2数字高程数据和黄海北部大鹿岛鹅耳枥林9个群落的野外调查数据,采用GIS空间统计分析与相关分析方法,探究了2020年大鹿岛鹅耳枥林夏季(7~8月)NDVI空间分异及其与地形、土壤和枯落物等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①2020年大鹿岛鹅耳枥林夏季NDVI值在0.65~0.74之间,均值为0.71,变异系数为4.56%。夏季NDVI值随海拔的升高总体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坡度的降低而增大,东北坡向的夏季NDVI值高于西南坡向;②大鹿岛鹅耳枥林夏季NDVI值与坡度和坡向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层厚度和土壤毛管孔隙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枯落物半分解层N和Cu元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黄海北部大鹿岛鹅耳枥林夏季NDVI空间分异受地形、土壤和枯落物等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
李洪飞张华伏捷
关键词:环境解释
环渤海地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脆弱性与协调性时空演变及动态模拟被引量:11
2017年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脆弱性与协调性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脆弱性与协调性的内涵构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3E协调度函数、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等,对环渤海地区2006—2012年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脆弱性与协调性及空间差异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2015—2024年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脆弱性与协调性进行了动态模拟,对环渤海地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脆弱性与协调性进行动态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2006—2012年,环渤海地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脆弱性在波动中微降(较重脆弱—中度脆弱)且空间分异明显,整体呈现出"双环"的空间结构.(2)2006—2012年,环渤海地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性变化较小,呈轻度失调状态,其中,经济子系统与生态子系统协调度不断降低,而经济子系统与社会子系统、生态子系统与社会子系统的协调性均呈上升态势,环渤海各地区间的内部差异也较为显著.(3)2015—2024年,环渤海地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脆弱性仍不容乐观,长期处于中度脆弱与较重脆弱水平之间;环渤海地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性整体呈上升态势,发展势态良好.
伏捷孙才志彭飞
关键词:脆弱性BP神经网络
辽东山地老秃顶子濒危植物双蕊兰居群生境特征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定位实测法,对辽东山地老秃顶子濒危植物双蕊兰居群斑块栖居的森林群落及土壤环境特征以及森林枯落物和土壤环境的小尺度空间变异性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双蕊兰居群斑块栖居于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色木槭(Acer mono)+紫花槭(A cer pseudo-sieboldianum )落叶阔叶林中,群落环境以庇荫凉湿为主要特点;(2)双蕊兰居群斑块内覆盖有厚度为5.8~9.0cm的森林枯落物,枯落物中所含C、N、Si、Ca、Al、Fe、K、M g、S、M n、P 元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4.84%、9.23%、8.87%、8.68%、2.32%、2.13%、1.30%、0.62%、0.47%、0.41%和0.24%,变异系数分别为15.5%、15.3%、72.7%、10.1%、79.5%、57.2%、61.8%、21.5%、12.4%、25.1%和6.6%;(3)双蕊兰居群斑块内棕壤土层厚约60 cm ,pH 为6.22,土壤中 SiO2、CO2、Al2 O3、K2 O、Fe2 O3、Na2 O、CaO、M gO、N、SO3、P2 O5和 M nO 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0.86%、26.02%、12.07%、2.44%、2.41%、1.78%、1.56%、0.99%、0.81%、0.19%、0.13%和0.11%,变异系数分别为7.1%、17.1%、6.0%、10.1%、2.5%、6.0%、13.7%、1.7%、12.3%、14.7%、2.2%和2.0%.
张华张惠深伏捷何红祝业平王颖兰玉波马明军
关键词:森林群落森林枯落物土壤环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