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猛

作品数:21 被引量:136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骨折
  • 8篇胫骨
  • 7篇胫骨平台
  • 7篇细胞
  • 7篇干细胞
  • 6篇胫骨骨折
  • 5篇神经干
  • 5篇神经干细胞
  • 5篇骨折固定
  • 5篇骨折固定术
  • 5篇固定术
  • 5篇分化
  • 4篇平台骨折
  • 4篇胫骨平台骨折
  • 3篇增殖
  • 3篇韧带
  • 3篇神经元
  • 3篇神经元分化
  • 3篇关节
  • 2篇信号

机构

  • 18篇天津医院
  • 7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崔猛
  • 10篇孙杰
  • 8篇张玺
  • 8篇卢艳东
  • 8篇李方国
  • 7篇鲁杰
  • 7篇魏学磊
  • 6篇冯世庆
  • 4篇范宁建
  • 4篇辛景义
  • 3篇戴斌
  • 3篇周先虎
  • 3篇马宝通
  • 2篇贾军
  • 1篇梁军
  • 1篇郭林
  • 1篇陈晓英
  • 1篇杨强
  • 1篇陈建庭
  • 1篇祝春霞

传媒

  • 6篇中华骨科杂志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山西中医
  • 1篇天津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同种异体与自体血清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效应被引量:1
2015年
背景:传统的细胞培养方法大多采用胎牛血清作为营养支持,其存在传播疾病的风险和免疫排斥反应。寻找胎牛血清替代物并建立规范、安全、高效的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刚刚起步,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AB血清、自体血清替代胎牛血清体外培养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效果。方法:从成人骨髓穿刺液中分离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别用含体积分数10%AB血清、自体血清和胎牛血清的基础培养基培养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与结论:相差显微镜下见AB血清组细胞最先达到汇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各组均符合骨髓干细胞表型,纯化程度良好;Alamar Blue法显示AB血清组平均荧光强度最高,促增殖效率最高;Annexin V-FITC法显示各组细胞凋亡率均在5%以下,生长状态良好;碱性磷酸酶染色、钙结节和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各组细胞均保持了成骨、成脂分化能力。AB血清对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作用较胎牛血清、自体血清明显增强。AB血清有望替代胎牛血清建立符合骨组织工程临床应用要求的体外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培养体系。
李方国卢艳东崔猛赵嘉国杨强王磊裴国献孙杰
关键词:骨髓血清干细胞骨髓干细胞自体血清骨髓基质干细胞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胎牛血清增殖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调控C17.2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I(SOCS1)对C17.2神经干细胞(C17.2NSCs)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 用含目的基因SOCS1的慢病毒体外感染C17.2NSCs,实验分3组:SOCS1组、空载体组、磷酸盐缓冲液(PBS)组。采用光镜观察3组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观察3组细胞中巢蛋白(Nestin)、微管相关蛋白Ⅱ(MAP2)、β-微管相关蛋白Ⅲ(β-tubulinⅢ)、人髓鞘碱性蛋白(MB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 SOCS1组中Nestin表达较其他两组减少,而MAP2表达较其他两组增加(Nestin:0.234±0.008、0.925±0.040、1.000±0.039,MAP2:2.598±0.067、0.890±0.038、1.000±0.032,P〈0.01),SOCS1组中部分C17.2NSCs的形态向神经元演变且该部分细胞均表达β-tubulinⅢ,SOCS1组中β-tubulinⅢ阳性染色细胞数所占比例高于其他两组(SOCS1组:10.05%,空载体组:0.71%,PBS组:0.65%,P〈0.01),SOCS1组中β-tubulinⅢ蛋白表达量较其他两组增加(β-tubulinⅢI:3.028±0.121、0.978±0.254、1.000±0.042,P〈0.01)。结论 SOCS1能够调控C17.2NSCs向神经元分化。
崔猛戴斌冯世庆辛景义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神经元分化
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信号通路对神经干细胞发育的调控被引量:2
2013年
神经干细胞(NSCs)是神经系统内处于较早发育阶段的细胞体,可发育成为各种成熟的神经细胞。因此,可以利用NSCs来替代受损的神经细胞,恢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1]。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JAK)-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TAT)信号通路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条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许多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都利用该途径传递生物学信号,发挥生物学作用[2]。
崔猛冯世庆辛景义戴斌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发育蛋白酪氨酸激酶转录激活子信号转导子中枢神经系统生物学作用
胫骨平台外侧髁ABC骨折分型及治疗策略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外侧髁骨折的新分型-ABc分型,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3例胫骨平台外侧髁骨折患者的资料,其中男49例,女34例;年龄25-76岁,平均49.1岁。所有患者采用胫骨平台外侧髁ABC骨折分型,其中B型骨折51例,c型骨折6例,AB型骨折9例,BC型骨折13例,ABC型骨折4例,根据胫骨平台外侧髁骨折ABC分型选择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式。B型、AB型骨折选用前外侧入路,采用前外侧平台钢板固定,其中AB型骨折辅助边缘钢板固定。c型骨折选用Carlson切口入路,采用“T”型支撑钢板内固定,BC型、ABC型骨折采用Frosch外侧延展入路。术后随访通过X线片及CT扫描评估骨折愈合、复位丢失情况和内固定位置,采用Rasmussen放射学标准评估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情况,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评估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结果8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90-160min,平均121min。6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4.6个月,随访率为83.1%(69/83)。各分型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别,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2-16周,平均13.5周。术后12个月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为13~18分,平均16.9分;优54例,良15例。术后12个月HSS膝关节评分82-98分,平均94.1分,均评价为优。结论基于CT扫描的胫骨平台外侧髁骨折ABC分型临床应用简单、方便和实用,对胫骨平台外侧髁骨折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式选择等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孙杰魏学磊李方国鲁杰卢艳东崔猛张玺马宝通
关键词:胫骨骨折
川芎嗪联合丹参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川芎嗪、丹参以及二者联合使用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Allen’s法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60只,随机分成SCI对照组、川芎嗪治疗组、丹参治疗组以及联合治疗组。伤后行BBB评分观察大鼠双下肢功能活动情况,并行MEP检查。结果:(1)BBB评分:术后14 d、21 d,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明显(P<0.05);术后21 d时,联合治疗组与川芎嗪组及丹参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显著(P<0.01)。(2)下肢MEP:术后14 d、21 d,川芎嗪组和丹参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明显(P<0.05);术后7 d,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21 d时,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川芎嗪与丹参均具有改善大鼠SCI后双下肢活动情况、促进大鼠SCI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联合应用川芎嗪与丹参对大鼠脊髓损伤则具有协同治疗作用,疗效更优。
王乐乐郗海涛马智敏崔猛辛景义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恢复川芎嗪丹参
高糖状态下心肌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表达变化的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高糖对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分离法获取心肌成纤维细胞,采用正常糖(5.5mmol/L,对照组)和高糖(25mmol/L,高糖组)干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检测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观察Ⅰ、Ⅲ型胶原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刺激12h可使心肌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增加,Ⅰ、Ⅲ前胶原mRNA表达在12h升高,在24h达高峰,Ⅰ型前胶原mRNA升高幅度高于Ⅲ型前胶原mRNA;高糖刺激48h可使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增加,Ⅰ型胶原蛋白升高幅度高于Ⅲ型胶原。结论高糖可促进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合成Ⅰ、Ⅲ型胶原。
戴斌崔猛张宏
关键词:葡萄糖心肌成纤维细胞
酪氨酸激酶2与酪氨酸激酶3对神经干细胞分化及Ngn2、NeuroD基因表达的调控被引量:2
2013年
既往研究表明,酪氨酸激酶(JAK)蛋白家族的JAK2、JAK3与螺旋一环一螺旋转录因子家族(bHLH)的Ngn2、NeuroD均参与调控神经干细胞(NSCs)的分化。我们采用AG490(JAK2阻滞剂)和WHI—P154(JAK3阻滞剂)分别阻滞NSCs中JAK2与JAK3信号通路,观察抑制JAK2与JAK3后对NSCs分化及Ngn2、NeuroD基因表达的影响。
崔猛冯世庆范宁建贾军周先虎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分化NEUROD酪氨酸激酶转录因子家族JAK2NSCS
胫骨平台骨折后膝关节稳定性重建的临床策略被引量:14
2018年
胫骨平台骨折后常合并韧带、半月板损伤,引起膝关节失稳,远期将导致创伤性关节炎。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应遵循骨折与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的全修复理念,骨折复位与固定是基础,同时应全面评估关节内外韧带、半月板等软组织创伤,及时进行修复,重建关节的稳定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应注重利用各种复位技术对平台关节面塌陷和矢状面成角的精细复位,钢板螺钉选择依据骨折形态与特性,外固定架的使用需掌握好适应证。对于半月板,应尽量保留修补,对于韧带损伤应一期修复,必要时二期重建。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韧带半月板损伤的发生规律尚不明确,因此必须全面评估骨折、韧带与半月板损伤,同时借助三维CT与MRI表现去诠释其损伤模式及相关机制,遵循整体治疗原则,采取个性化方案,期望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崔猛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韧带半月板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27
2021年
胫骨平台骨折以关节面塌陷和劈裂为基本特点,导致手术复位与固定困难,胫骨平台毗邻的膝关节软组织结构较多,阻碍对胫骨平台骨折的复位与固定,骨折伴发伤及手术损伤也会加剧膝关节稳定性的丢失,因此膝关节骨组织稳定性重建与周围软组织保护是胫骨平台骨折治疗难点,笔者就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手术入路、骨折固定技术、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技术、球囊成形术和膝关节置换术、数字骨科技术及软组织损伤处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崔猛马信龙孙杰
关键词:胫骨骨折软组织损伤胫骨平台
胫骨平台骨折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10月手术治疗264例创伤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以住院期间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为诊断依据,根据术前血栓发生的情况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记录患者年龄、性别、骨折侧别、骨折类型、合并疾病、吸烟史、饮酒史、合并其他骨折、血小板、血清学指标等影响DVT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264例创伤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术前DVT发生率为39.0%(103/264),以远端深静脉血栓为主。血栓组103例,男55例,女48例;年龄(54.00±11.12)岁;根据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Ⅰ型7例、Ⅱ型37例、Ⅲ型2例、Ⅳ型11例、Ⅴ型29例、Ⅵ型17例;非血栓组161例,男89例,女72例;年龄(48.57±13.25)岁;根据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Ⅰ型23例、Ⅱ型76例、Ⅲ型2例、Ⅳ型10例、Ⅴ型33例、Ⅵ型17例。单因素分析显示DVT组的年龄(t=3.451,P=0.001)、骨折Schatzker分型(χ^(2)=8.314,P=0.004)、D-二聚体(χ^(2)=18.552,P<0.00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2.869,P=0.004)、血清白蛋白(t=2.292,P=0.023)和血红蛋白(t=1.983,P=0.048)与非DVT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033,95%CI(1.009,1.058),P=0.007]、骨折Schatzker分型[OR=1.829,95%CI(1.014,3.299),P=0.045]和D-二聚体[OR=1.914,95%CI(1.057,3.464),P=0.032]是术前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前下肢DVT的发生率较高,主要为远端深静脉血栓。骨折分型、年龄和入院时D-二聚体水平是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前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白树财陈晓英祝春霞张玺卢艳东鲁杰魏学磊崔猛刘云蛟李方国孙杰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胫骨骨折超声检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