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晓娟

作品数:7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环保局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公派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松花江干流
  • 3篇干流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土壤
  • 2篇土壤元素
  • 2篇环境容量
  • 2篇氨氮
  • 2篇COD
  • 1篇当量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电力
  • 1篇营养元素
  • 1篇水期
  • 1篇水污染
  • 1篇特征及成因分...
  • 1篇条子
  • 1篇区段
  • 1篇重金

机构

  • 7篇吉林大学
  • 1篇莱顿大学
  • 1篇吉林省环境监...

作者

  • 7篇朱晓娟
  • 6篇沈万斌
  • 3篇高凯
  • 3篇刘景帅
  • 2篇王野
  • 2篇尚颖
  • 1篇葛淑芳
  • 1篇方恺
  • 1篇董德明
  • 1篇翟颖

传媒

  • 2篇环境保护科学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榆树市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质量评价被引量:1
2012年
为探讨榆树市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利用GPS野外定点采取榆树市表层及深层土壤样品,采用XRF-X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元素的组成及含量,运用SPSS和EXCELL2003软件对榆树市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必需的大量元素含量分布规律为Al>K>Ca>Mg>N>P;土壤必需的微量元素含量具有Fe>Mn>Zn>B>Cu>Mo的特征;土壤有益元素含量具有Si>Na>Ni>Co的区域特征;土壤健康元素含量具有F>I>Se的区域特征。运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计算土壤污染指数,查明营养元素丰缺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综合污染指数为0.66,总体上属于背景水平,符合一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
沈万斌尚颖王野翟颖朱晓娟
关键词:环境质量评价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营养元素环境质量土地利用
条子河四平段水污染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通过对2001~2010年条子河流域水文水质和污染源数据的统计分析,掌握该流域水环境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ρ(COD)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而ρ(NH3-N)波动性较小,总体趋势为缓慢下降;二者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此外,流域内点源有降低的趋势,而非点源却在逐年增加;降水对ρ(COD)有稀释作用,却增加了河水中NH3-N的量;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仍需提高。
葛淑芳朱晓娟沈万斌董德明
关键词:水污染CODNH3-N
吉林省松花江干流化学需要量(COD)和氨氮环境容量特征被引量:1
2013年
我国"十二五"期间实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指标是化学需要量(COD)和氨氮。采用河流一维稳态模型,分水期、分区段对吉林省松花江干流COD和氨氮环境容量进行核算。结果表明:吉林省松花江干流COD和氨氮环境容量分别为631833.0 t/a和26 469.3 t/a,水环境容量较大,其中丰水期分别为3 127.1 t/a和133.7 t/a,平水期分别为1 250.6 t/a和52.8 t/a,枯水期分别为807.8 t/a和30.7 t/a,均具有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特点;吉林市段、长春市段和松原市段COD环境容量分别为220 209.6 t/a、296 615.7 t/a和115 007.8 t/a,具有中游段(长春市段)>上游段(吉林市段)>下游段(松原市段)的特点;氨氮分别为11 848.2 t/a、10 683.0 t/a和3 938.1 t/a,具有上游段>中游段>下游段的特点;各区段剩余环境容量均较小,其中长春市段丰水期氨氮剩余环境容量为负值,需削减该段的氨氮入河量。应科学合理利用水环境容量,促进吉林省社会经济和水环境的协调发展。
沈万斌朱晓娟高凯刘景帅
关键词:COD氨氮环境容量
吉林省松花江干流环境容量优化配置研究
水环境容量是指在规定环境目标下一定水体所能承担外加的某种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水环境容量反映特定功能条件下水体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是环境管理中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关键参数。水环境容量的确定是实施水体污染物总量控制的依据,也是保...
朱晓娟
关键词:环境容量基尼系数
文献传递
吉林省松花江干流氨氮综合衰减系数分段研究被引量:19
2013年
综合衰减系数是计算河流环境容量、预测污染物浓度和制定环境管理方案的最重要参数。根据污染特征和计算要求,将吉林省松花江干流划分为4区段,采用实测资料分段反算法计算氨氮综合衰减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吉林省松花江干流枯水期氨氮综合衰减系数为0.098 0—0.119 8/d,最大值(0.119 8/d)为未被污染的自然降解段,最小值(0.098 0/d)为污染最严重的松原市污染段;符合河流污染程度越重,自净能力越弱,衰减系数越小的规律,计算结果合理,4个区段划分合理,符合水环境实际情况。为进行水环境容量计算和制定环境管理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朱晓娟沈万斌高凯刘景帅
关键词:综合衰减系数氨氮枯水期
吉林省中部土壤元素含量与pH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土壤酸性增强对农作物生长条件的影响。[方法]利用GPS野外定点采取吉林省中部表层土壤样品共90个,采用X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元素含量,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土壤元素含量与pH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区表层土壤中K、Ca、Mg等必需大量元素含量与土壤pH呈0.01水平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K、Ca和Mg含量随土壤酸性增强而流失;N元素含量与土壤pH呈0.01水平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N含量随土壤酸性的增强而积累;Cr、Pb、Hg和As有害元素含量与土壤pH呈0.01水平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Cr、Pb、Hg和As有害元素含量随土壤酸性增强而积累。[结论]合理施肥,采用科学的耕作方式,可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尚颖沈万斌刘景帅王野朱晓娟
关键词:土壤元素重金属元素土地利用
全球电力碳足迹及其当量因子测算被引量:10
2012年
电力碳足迹旨在测度发电过程中所引起的生命周期CO2排放水平。本研究从地球碳循环的角度入手,在综合大量研究数据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电力来源的碳排放特征,结合地表覆被的碳吸收能力,分类测算了全球平均电力碳足迹当量(即单位电力消费量所产生的生命周期碳足迹),并实证分析了2000—2008年全球电力碳足迹的构成及变化。结果表明:煤炭类火电(以下简称煤电)、石油类火电、天然气类火电、水电和核电的全球平均碳足迹当量分别为131.3×10-6、95.8×10-6、56.6×10-6、38.8×10-6、1.9×10-6hm2·(kW·h)-1,火电特别是煤电的环境影响显著大于水电和核电;2000—2008年,全球电力碳足迹由730.7×106hm2增至1101.8×106hm2,其中火电占比由60.0%增至68.1%,煤炭取代石油成为火电碳足迹的主要构成部分,而水电和核电占比则分别降至30.7%、1.3%;全球电力结构总体趋于劣化,平均碳排放系数由265.8×10-3kg·(kW·h)-1增至315.4×10-3kg·(kW·h)-1,火电特别是煤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电力碳排放的强度与规模。
方恺朱晓娟高凯沈万斌
关键词:碳足迹电力当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