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丹 作品数:69 被引量:272 H指数:10 供职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经济管理 更多>>
水生植物、附生微生物及其对渔业生态环境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2024年 渔业生态环境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发现水生植物及其附生微生物在去除水体污染物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是一种绿色高效的水质调控措施,在渔业生态环境调控方面应用广泛。文章从水生植物修复手段、水生植物-附生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水生植物及其附生微生物对渔业水域典型污染物的作用等角度,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明确水生植物及其附生微生物在水质调控中的重要作用,指出水生植物-附生微生物生态调控手段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该调控手段的研究方向,可为渔业生态环境的调控提供更优方案。 范丁月 徐慧敏 裘丽萍 李丹丹 胡庚东 范立民 宋超 陈家长 孟顺龙关键词:水生植物 渔业环境 水质调控 生态修复 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测定灭多威含量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测定水中灭多威残留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进行检测,所述超高液相色谱的流动相为乙酸铵乙腈溶液和/或乙酸铵水溶液。所述方法中样品的前处理采用了固相萃取法,洗脱液... 孟顺龙 陈家长 刘涛 胡庚东 范立民 宋超 裘丽萍 郑尧 李丹丹 张聪文献传递 基于Ecopath评估蟹-稻复合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 被引量:12 2020年 蟹-稻综合种养模式为我国水产养殖以及农业从单一经营转变为复合经营提供了一种新模式,为了促进蟹-稻共作模式的推广和普及,应用Ecopath生态通道模型对该系统进行了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蟹-稻共作生态系统的最高营养级(3.140)高于稻田单作系统的最高营养级(2.676),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主要有两条途径,即以沉水植物和其他维管束植物为起点的牧食链及以碎屑为起点的腐质链;蟹-稻共作农田生态系统在6月和10月的Finn′s循环指数(Finn′s cycling index,FCI,0.55和1)和Finn′s循环平均能流路径长度(Finn′s cycling mean path length,FCL,2.066和2.077),稻田单作农田生态系统在6月和10月的FCI(1.14和0.81)和FCL(2.089和2.137),说明蟹-稻共作模式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华绒螯蟹的加入可以促进该完整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且随着螃蟹的成长,系统成熟度有所提高,只是较单作系统的成熟度低,共作系统有更大的成熟空间;蟹-稻共作农田生态系统在6月和10月的连接指数(Connectance index,CI)分别为0.135和0.135,稻田单作系统在6月和10月的CI为0.188和0.161,共作系统的各功能组之间的连接强度较单作系统弱,稳定程度相对较低,蟹-稻共作农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显著高于单作农田生态系统,且蟹-稻共作农田生态系统的发育良好。 汪倩 胡庚东 宋超 宋超 宋超 裘丽萍 李丹丹 孟顺龙 郑尧 邴旭文关键词:营养结构 吉富罗非鱼养殖池塘水质调控集成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020年 以吉富罗非鱼养殖池塘为对象,集成上、中、下层水质调控技术,研究其对池塘水质氮、磷净化效果。通过设置对照组(Y1)、5%蕹菜+5%填料+泼藻组(Y2)、5%蕹菜+5%填料+不泼藻组(Y3)、10%蕹菜+5%填料+泼藻组(Y4)、10%蕹菜+5%填料+不泼藻组(Y5)、5%蕹菜+10%填料+泼藻组(Y6)、5%蕹菜+10%填料+不泼藻组(Y7),测定高锰酸盐指数(CODMn)、叶绿素a、总氮(TN)、NH3-N、NO-2-N、NO-3-N、总磷(TP)、PO4^3--P等水质指标,并进行环境、效益评估。水质处理效果最优为NO-3-N、NO-2-N,CODMn、NH3-N、PO4^3--P处理效果也较好,后期(8-9月)TP明显升高,Y4、Y5水质净化效果好。Y1、Y5经济效益较好。集成上、中、下层水质调控技术可显著增强水质氮、磷去除效果,Y5适合推广。 郑尧 陈家长 裘丽萍 周瑶 李丹丹 孙旋辉 邴旭文关键词:吉富罗非鱼 养殖 底泥 原位修复 团头鲂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中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018年 为研究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中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并初步阐明其生态学机理,以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为养殖品种,设置高、低两个养殖密度(300、200 ind./m^2),采用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评价了系统中6个试验分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各试验区共鉴定出浮游动物25种、无节幼体1类,其中轮虫14种、枝角类8种、桡足类3种,分别占总种数的56%、32%、12%;种类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依次均表现为进水区、净化区、循环区、循回区>低密度养殖区>高密度养殖区>排水区;枝角类、桡足类、轮虫丰度依次表现为进水区、净化区、循环区、循回区>排水区>低密度养殖区>高密度养殖区;枝角类、桡足类比例表现为养殖区低于其他各区,而轮虫类比例则相反,表现为养殖区高于其他各区。研究表明:鱼类对浮游动物进行了摄食,且相对于轮虫而言,枝角类和桡足类等较大型浮游动物更易于被鱼类摄食;从生物多样性指数反映的水质状况看,排水区处于中度污染状态,养殖区处于轻度污染状态,其余各区处于清洁状态;除排水区外,其余各试验分区均水质较好,系统运行良好。 孟顺龙 李丹丹 裘丽萍 胡庚东 范立民 宋超 吴伟 郑尧 陈家长 徐跑关键词:团头鲂 水质评价 浮游动物 长江下游水体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2020年 研究旨在对长江下游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以及环境因子对它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为长江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及修复做参考。通过Biolog-ECO技术分析了长江下游各江段水体微生物代谢多样性,探究各江段水质理化因子变化与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的关系。研究发现长江下游水质指标除TP、TN外,其他指标均符合Ⅱ类以上标准;微生物群落的整体代谢能力南京江段最强;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指数在南京江段最高;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安庆江段、南京江段、靖江江段、铜陵江段、芜湖江段;RDA分析表明,水体理化因子TP、Pb对长江微生物代谢六大类碳源呈现正相关关系。综合水质指标和各江段微生物代谢多样性分析,长江下游水体安庆江段和南京江段的富营养化程度较高,TP、Pb对长江下游水体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具有促进作用。 东新旭 范立民 裘丽萍 李丹丹 董媛媛 郭楠楠 刘香丽 秦璐 邓茹 陈家长关键词:环境因子 微生物群落 灭多威对藻-溞-鱼典型水生食物链生物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2 2023年 小球藻、大型溞和斑马鱼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中第一、二和三营养级,是构成简单水生食物链的重要成员,参与了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为了阐明灭多威对食物链上处于不同生态位的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采用半静态水质接触急性试验法研究了灭多威对小球藻、大型溞、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灭多威对小球藻的96 h EC_(50)为6.76 mg/L,对大型溞的24、48、96 h LC_(50)分别为57.37、22.23、12.58μg/L,对斑马鱼的24、48、96 h LC_(50)分别为8.64、5.00、2.12 mg/L。根据农药毒性分级标准,农药灭多威在普通小球藻、大型溞、斑马鱼上分别表现为中毒性、极高毒性和高毒性,在自然环境下极易导致藻、溞、鱼急性中毒死亡。灭多威对小球藻、大型溞、斑马鱼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676 mg/L、1.26μg/L、0.212 mg/L,其对上述水生生物的毒性大小顺序为:溞类>鱼类>藻类。 孟顺龙 陈锋 陈曦 李鸣霄 裘丽萍 李丹丹 宋超 范立民 陈家长 徐跑关键词:灭多威 急性毒性 小球藻 大型溞 人工鱼礁建设研究进展及其作用机理 被引量:1 2023年 为了进一步推动人工鱼礁建设的深入发展和明确在人工鱼礁投放后产生的作用机理,对国内外有关人工鱼礁的建设进行了概述,并全面阐述了不同分类原则下人工鱼礁的类型划分实例,阐明了人工鱼礁建设对渔业资源的养护作用,并从流场效应、非生物环境变化和渔业资源增殖角度对人工鱼礁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总结归纳,提出了人工鱼礁的材料选择、建设以及管理等方面要求,展望了人工鱼礁的发展前景并提出未来人工鱼礁建设的重点研究方向,为今后的人工鱼礁建设提供参考资料。 高宇航 陈曦 孟顺龙 胡庚东 胡庚东 李丹丹 裘丽萍 宋超 范立民 徐跑关键词:人工鱼礁 渔业资源 一种棒花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棒花鱼的人工繁殖方法,属于人工繁殖鱼类技术领域。其通过亲鱼培育、人工催产和孵化、产卵和人工孵化与培养对棒花鱼进行人工繁殖。本发明填补了棒花鱼的人工繁殖技术空白,解决了棒花鱼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不能自然产卵问题,... 王红卫 裘丽萍 李丹丹文献传递 一种对角线式浮游植物计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角线式浮游植物计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浮游植物水样,放在被均匀分割成正方形小格的浮游植物计数框的中部,盖上盖玻片,并静置,使浮游植物处于静止状态;(2)移动浮游植物计数框至显微镜的载物台上,沿着... 孟顺龙 陈家长 邴旭文 胡庚东 范立民 宋超 裘丽萍 郑尧 李丹丹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