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培
- 作品数:15 被引量:81H指数:8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穴位埋线调节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免疫微环境的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验证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并从鼻黏膜免疫微环境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0只健康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R模型组、AR西药组、AR穴位假埋线组、AR穴位埋线组。造模方法采用改进后的卵蛋白注射及其鼻黏膜刺激法。除空白组外各组予以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末日在卵白蛋白激发后,观察30 min,观察大鼠AR症状,记录并比较各组大鼠鼻部症状评分,之后立即处死动物,采集大鼠鼻中隔黏膜,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鼻黏膜组织TGF-β1、IL-17的表达情况。结果穴位埋线能明显缓解AR大鼠鼻部症状,如喷嚏、流涕、抓搔鼻部。与模型组比较,穴位埋线能降低鼻黏膜中TGF-β1、IL-17含量。穴位假埋线也能降低AR大鼠鼻黏膜中TGF-β1含量。结论穴位埋线可降低AR大鼠鼻黏膜中TGF-β1、IL-17含量,从而调节AR大鼠鼻黏膜免疫微环境。
- 刘敏张大铮李昕蓉张富兵王晓培齐银辉张勤修
-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穴位埋线TGF-Β1IL-17
- 面部穴位埋线对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鼻黏膜神经源性炎症调节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9
- 2014年
- 目的:阐明面部穴位埋线通过调节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鼻黏膜神经源性炎症而改善其症状的机制。方法:以卵清蛋白致敏SD大鼠的方法制作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另设空白组。治疗组迎香穴(LI20)埋线。观察内容:①大鼠变应性鼻炎相关的行为学评分变化;②治疗组埋线后2周,取大鼠鼻黏膜,应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法观察鼻黏膜及感觉神经肽——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神经激肽A(NKA)的改变。结果:治疗组大鼠迎香穴埋线后,流涕及喷嚏等症状改善。HE染色显示治疗组大鼠鼻黏膜纤毛倒伏、脱落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等状况较对照组减轻。免疫组织化学检测,3组大鼠鼻黏膜的SP、CGRP、NKA的积分光密度值经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面部穴位埋线通过改善由感觉神经肽参与的鼻黏膜的神经源性炎症而改善变应性鼻炎症状。
- 李昕蓉张勤修王晓培刘洋陈晴钟振东
- 关键词:穴位埋线变应性鼻炎感觉神经肽神经激肽A
- 穴位埋线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IFN-γ、IL-4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AR)大鼠的疗效,并从IFN-γ、IL-4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穴位假埋线组、穴位埋线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经改进后的卵蛋白注射及鼻黏膜刺激法制作AR模型,分别予不同治法。治疗末日在卵白蛋白激发后,观察30min,采集鼻中隔黏膜,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鼻黏膜组织IFN-γ、IL-4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变应性鼻炎行为得分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西药组和穴位埋线组大鼠治疗后变应性鼻炎行为得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与空白对照组相当(P>0.05),西药组和穴位埋线组疗效相当(P>0.05);穴位假埋线组大鼠症状得分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但仍然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鼻黏膜组织IFN-γ表达明显降低(P<0.05),IL-4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穴位埋线组大鼠IFN-γ表达明显升高(P<0.05),IL-4表达明显降低(P<0.05);西药组和穴位埋线组大鼠鼻黏膜组织IFN-γ、IL-4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能明显缓解AR大鼠变应性鼻炎症状(喷嚏、流涕、抓搔鼻部),其可能的机制是对AR大鼠鼻黏膜中IFN-γ、IL-4含量的调整。
- 刘敏张大铮李昕蓉张福兵王晓培齐银辉张勤修
-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穴位埋线鼻黏膜IFN-ΓIL-4SD大鼠
- 卵白蛋白鼻腔强化激发制作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效果观察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比较变应性鼻炎(AR)大鼠模型制作过程中鼻腔不同激发方式的效果,探索较优的激发方式。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各8只,Ⅰ组、Ⅱ组、Ⅲ组分别采用卵白蛋白(OVA)滴鼻、OVA雾化、OVA鼻腔强化激发(滴鼻+雾化),Ⅳ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空白组)。采用症状评分及鼻黏膜HE染色镜下观察的方式,比较其制作AR大鼠模型的效果。结果Ⅰ组、Ⅱ组、Ⅲ组症状评分均数均大于5,与Ⅳ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优于Ⅰ组、Ⅱ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组效果相当(P>0.05)。结论制作AR大鼠模型时,在低剂量佐剂,长时间基础致敏的基础上,采用鼻腔强化激发的方式激发,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用一种方式激发。
- 刘敏张大铮李昕荣张福兵王晓培张勤修
-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
- 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发作期临床观察被引量:17
- 2012年
-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4周;对照组使用曲安奈德鼻喷剂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复发率分别为93.75%、96.67%;15.63%、43.33%;经统计学处理P>0.05、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发作期疗效与西药治疗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说明本疗法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 刘欢兴张勤修贾德蓉李涛王晓培
- 关键词:穴位埋线曲安奈德鼻喷雾剂变应性鼻炎
- 丁卡因中毒的急救与预防被引量:1
- 2013年
- 丁卡因作为耳鼻喉科的常用表面麻醉药物,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但同时它也存在着一定的潜在危险性,本文就丁卡因表面麻醉的一些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加以论述。
- 王晓培张勤修徐亚莉刘人凤李敏禹云芝
- 关键词:丁卡因表面麻醉不良症状
- 一种外用中药制剂对乳腺增生的临床前研究
- 2019年
- 目的观察外用中药制剂对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后腿内侧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及注黄体酮制造乳腺增生动物模型。各组大鼠在造模的基础上同时于造模大鼠乳腺部位分别外用赋形剂(空白组)、外用中药制剂(实验组)及三苯氧胺样品(对照组)。实验结束后测定三组大鼠体重、乳晕及乳头直径变化,血清雌激素(E2)及孕激素(P),观察第二对乳房组织病理切片。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与空白组大鼠体重、乳晕及乳头直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E2水平明显降低(P<0.05),P水平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大鼠增生的乳腺小叶、腺泡数、腺泡腔直径、导管直径以及胞浆面积较空白组降低。结论此外用中药制剂可以通过降低血清雌二醇的水平达到治疗乳腺增生的目的。
- 王晓培刘韬
- 关键词:乳腺增生外用中药制剂临床前研究
- 保乳术联合术后放疗治疗乳腺导管内癌的美学效果及对VEGF-C、TGF-β_(1)水平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究保乳术联合术后放疗治疗乳腺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美学效果及对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lial growth factor-C,VEGF-C)、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8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04例DC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保乳组(52例)和联合放疗组(52例),保乳组采用保乳术进行治疗,联合放疗组在保乳组基础上辅助放疗,比较两组美学效果、血浆VEGF-C和TGF-β_(1)水平及近1年内局部复发及转移情况。结果:两组美学优良率、局部复发率和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放疗组术后血浆VEGF-C、TGF-β_(1)水平均显著低于保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术联合术后放疗治疗乳腺导管内癌可显著降低血浆VEGF-C和TGF-β_(1)水平,且术后美学效果与预后良好。
- 马璐王晓培杨鑫肖丽游紫萱刘韬
- 关键词:保乳术放疗乳腺导管内癌美学效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 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系统评价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以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鼽、针灸、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中、英文)为检索词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以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为纳入标准,治疗组为针刺疗法,对照组为假针刺或药物治疗;以鼻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变应性鼻炎临床缓解持续的时间;改善症状的有效率为第一终点指标;以缓解药物的使用评分、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鼻分泌物及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副反应情况作为第二终点指标。结果:共纳入8个临床研究。对其中3篇以鼻症状评分量表作为结局指标的文献采用Stata11.0进行Meta分析。对于其余终点结局指标的选择,各研究间存在较大差异,且部分文献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报道缺陷,故对其余的这些结局指标仅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以鼻症状评分量表为结局指标的3个研究中,经合并后标准化均数差(SMD)为-0.642,95%可信区间(95%CI)为-0.942^-0.360,森林图中菱形位于无效竖线左侧,表明针灸能降低变应性鼻炎的鼻症状评分量表分值,改善症状;对文献的定性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似;对于血清特异性IgE的改善,仅两篇文献报道,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仅一篇文献报道了针灸治疗改善嗜酸性粒细胞的情况。此外,研究表明针灸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缓解药物使用情况无差异,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灸治疗能改善变应性鼻炎的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对于疾病实验室指标的改善还需更多的大样本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行验证;在国内开展高质量、内在真实性好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非常必要。
- 李昕蓉张勤修刘敏张富兵王晓培
- 关键词:针灸变应性鼻炎随机对照试验
- 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评价中草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手工检索《中华耳鼻咽喉头颈科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等,收集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试验、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而后采用RevMan 5.2.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临床研究,分为3个亚组,合计1 652例患者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总有效率RR=1.29,95%CI[1.08,1.54];鼻部症状总评分MD=-2.09,95%CI[-3.55,-0.62];复发率RR=0.31,95%CI[0.22,0.44];定性研究表明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能更有效的改善鼻部症状单项评分;安全性分析纳入4个研究,3个报道无明显不良反应,1个报道发生不良反应,两组间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目前证据证明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鼻部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小。
- 陈晴刘洋张勤修李昕蓉王晓培李敏禹云芝
-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中药META分析随机对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