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淑贤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新型装置
  • 1篇形态学
  • 1篇学分
  • 1篇藻类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型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水界面
  • 1篇气囊
  • 1篇转子
  • 1篇细菌
  • 1篇细菌群落
  • 1篇橡胶塞
  • 1篇胁迫
  • 1篇南海北部
  • 1篇环境影响
  • 1篇激酶
  • 1篇集胞藻
  • 1篇胶塞
  • 1篇高通量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烟...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山东省水生生...

作者

  • 6篇于淑贤
  • 5篇秦松
  • 4篇李佳霖
  • 3篇王寅初
  • 3篇庞云龙
  • 2篇刘正一
  • 1篇李楠
  • 1篇邹涛
  • 1篇陈高
  • 1篇丁兰平
  • 1篇李富超
  • 1篇崔玉琳
  • 1篇陈军
  • 1篇李文军
  • 1篇秦松

传媒

  • 2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藻类生态型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藻类是海洋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从热带到极地均有分布。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藻类为了适应不同环境条件及环境变化,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类型。本文对生态型的概念、研究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大型藻类生态型的划分方法,即根据生态环境、生物学特征和遗传特征进行划分。着重分析了藻类生态型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表型特征可以作为一个划分生态型的参考因素,但不能作为绝对的衡量标准。最后,作者通过分析黄海漂浮浒苔的环境特点、遗传差异和生物学特征,将漂浮浒苔视为一种漂浮生态型。
庞云龙刘正一李佳霖王寅初于淑贤秦松
关键词:生态型藻类
ITS克隆测序揭示中国沿海表层水中真核浮游生物多样性
2018年
表层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群落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生物地理分布通常与水文等环境条件相关。近年来DNA测序等方法已成为研究海洋生态系统中真核生物群落的重要工具,在本研究中采用ITS1作为DNA标记评估我国沿海表层水中的真核浮游生物多样性。BLAST结果表明,大部分ITS1序列隶属于6个真核类群,包括浮游动物、真菌和囊泡虫类等。这些主要的真核生物类群可以将采样点分为显著不同的5个聚类,而每个聚类中的特征真核生物门类表现出显著的地理分布差异。总体上,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水平与经纬度、水深、温盐等参数显著相关,自北向南有显著升高的趋势。真核生物群落差异(β-多样性)随地理距离的增加而加大。这提示真核浮游生物在我国沿海表层水中显示出地理限制。本文为中国沿海浮游生物的生物地理研究提供了分子生物学数据基础。
于淑贤李文军李文军李富超李楠李富超王寅初
关键词:ITS生物多样性
一种用于测定沉积物—水界面物质交换通量的实验培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测定沉积物—水界面物质交换通量的实验培养装置。包括可控温的恒温水箱(1)、可调恒速电机(8)和模拟培养管(3);所述可控温的恒温水箱(1)内设有至少一个模拟培养管(3)和主动磁性转子(磁极)(5);...
李佳霖邹涛秦松于淑贤
文献传递
山东半岛漂浮铜藻和底栖铜藻气囊及生殖托的形态学比较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铜藻(Sargassum horneri)是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的暖温带性海藻,是我国海藻场的重要组成物种之一,对于海洋环境、渔业资源具有重要支撑作用。除底栖生活外,铜藻可营漂浮生活。气囊和生殖托是铜藻适应漂浮生活的重要结构,但是二者与漂浮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尚研究有限。本文对漂浮铜藻和底栖铜藻气囊、生殖托的数量以及主要形态学特征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漂浮铜藻气囊体积显著小于底栖铜藻(P<0.01),漂浮铜藻生殖托个数远少于底栖铜藻(P<0.01),推测铜藻为了适应漂浮生境,其漂浮能力和有性生殖能力已经发生改变。
庞云龙刘正一刘正一丁兰平于淑贤于淑贤秦松
关键词:气囊
集胞藻PCC 6803中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pkC对高温胁迫的响应
2018年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是蓝藻感知和转导外界刺激的重要元件,但至今蓝藻中很多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的功能尚属未知。【目的】研究集胞藻PCC6803中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pk C是否参与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方法】本研究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spC基因完全敲除突变株,检测突变株与野生株在高温胁迫下的生长状况、色素组成,并对高温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差异进行分析,比较光合系统Ⅱ活性差异。此外,通过测定生长速率来判断高温胁迫后藻株的恢复情况。【结果】经过42℃高温胁迫后,与野生株相比,突变株ΔspkC生长减缓,光合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藻胆色素)的含量降低;45℃高温胁迫下突变株ΔspkC的光合系统Ⅱ活性下降幅度更大;经过5 d 42℃高温处理后,突变株生长几乎停滞,存活率较野生株明显降低。【结论】集胞藻PCC 6803中spkC基因的缺失导致突变株对高温胁迫响应出现缺陷,提示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pkC参与响应高温胁迫。
赵佳琳陈军崔玉琳于淑贤陈高秦松
关键词:高温胁迫
南海北部水层间及沉积表层细菌群落的比较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细菌群落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判别地理距离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对细菌群落的影响,有助于理解环境变化如何驱动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的机制。通过细菌16SrDNA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南海北部水层及沉积表层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空间分布进行比较分析,并检验环境因素、地理限制及海底深度等因素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约95%的细菌16SrDNA序列归属于γ-变形菌纲、厚壁菌门、蓝细菌门、α-变形菌纲等优势类群。沉积样本中的优势细菌类群主要与粒度、氮(N)等环境参数相关,而水体样本的优势细菌类群与取样深度密切相关。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沉积样本的α-多样性指数与C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而水体样本的α-多样性指数和β-多样性矩阵则显示与取样深度的显著相关;此外,地理距离和海底深度对β-多样性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与取样空间尺度有关。
于淑贤王寅初王寅初李佳霖庞云龙
关键词:细菌高通量测序环境影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