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著敏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南海北部
  • 3篇内波
  • 2篇海洋湍流
  • 1篇声学
  • 1篇台风
  • 1篇能量耗散
  • 1篇平均环流
  • 1篇谱特征
  • 1篇热扩散系数
  • 1篇微结构
  • 1篇细结构
  • 1篇夏季
  • 1篇相互作用
  • 1篇南海北部陆坡
  • 1篇南海环流
  • 1篇环境监测
  • 1篇环流
  • 1篇监测系统
  • 1篇海表
  • 1篇海表温度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澳门科技大学
  • 1篇自然资源部第...

作者

  • 9篇卢著敏
  • 7篇尚晓东
  • 5篇陈桂英
  • 3篇谢晓辉
  • 2篇徐驰
  • 1篇吴立新
  • 1篇何利
  • 1篇冯希强
  • 1篇陈曦
  • 1篇王少强
  • 1篇程晓波
  • 1篇许旭旭
  • 1篇蒋晓勇
  • 1篇张仁和
  • 1篇李明磊
  • 1篇甘子钧
  • 1篇陈桂英
  • 1篇汪俊
  • 1篇王海斌
  • 1篇任云

传媒

  • 3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混合坐标模式HYCOM模拟COADS强迫下的南海平均环流被引量:9
2008年
采用混合坐标模式(HYCOM)模拟南海环流,同时利用海表温度卫星资料和吕宋海峡Sb-ADCP观测海流数据来评估模式结果。地形敏感性实验表明,吕宋海峡地形数据对模拟黑潮入侵方式影响较大,在地形误差较大的情况下,模拟的黑潮可能以反气旋流套方式入侵。和Pathfinder海表温度卫星资料比较,模式输出的月平均温度在海盆区域误差较小。ERA-15资料强迫所模拟的吕宋海峡上层环流和Sb-ADCP观测一致,而COADS结果低估了吕宋海峡的体积输送。
卢著敏尚晓东陈桂英
关键词:南海环流海表温度
海洋湍流混合研究及其进展
尚晓东卢著敏徐驰
南海北部陆坡海域内波谱特征被引量:4
2009年
本文对1998年南海季风实验中定点观测的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AD-CP)海流数据进行频谱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北部地区内波之间的非线性作用的强弱影响着该海域的内波谱特征。在季节性温跃层(水深22m和58m)中,由于存在着强的非线性作用,内波带的谱斜率趋于σ-1和σ-2之间,而且较高能量的潮谐波频率的峰值随着频率呈现少见的σ-3递减。在季节性温跃层(水深130m)以下,内波非线性相互作用较弱,观测的内波带谱特征与标准Garrett-Munk内波谱相似,均显示了σ-2的谱斜率。
尚晓东卢著敏谢晓辉陈桂英
关键词:内波非线性南海北部
海洋声学层析监测系统
吴立新王德俊陈曦尚晓东张仁和王海斌冯希强蒋晓勇王少强汪俊何利任云陈桂英甘子钧卢著敏李明磊
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海洋声学层析监测系统”是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合作完成的研制项目。项目研制起止时间为2007年10月-2010年10月。2010年7月完成设备研制并顺利进行了海试...
关键词:
关键词:海洋声学环境监测
海洋湍流与海洋混合研究及其进展
海洋湍流混合动力过程是海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控制着海洋中的动量、质量、能量的输运,并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影响着气候的变化;同时它也是控制海洋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是驱动大洋热盐环流的动力源泉。海洋湍流混合是由海面风场、海底摩...
尚晓东卢著敏谢晓辉徐驰
文献传递
台风-涡旋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2022年
台风轨迹和强度的预报一直备受关注,也是大气和海洋学家最为关注的科学问题之一。近些年,随着观测技术和计算机模拟的快速发展,发现海洋中尺度过程和台风有紧密的联系。本文针对该主题进行简要回顾和总结,主要侧重2个方面:①台风如何影响海洋中尺度过程?强调了地转过程的重要性和高度计观测对台风影响涡旋的低估;②海洋中尺度过程如何影响台风?强调了冷暖涡的不同以及位置不同对台风强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台风-涡旋相互作用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涡旋对台风的三维响应、多涡对台风的综合效应、时间尺度匹配和海气通量等。
王桂华卢著敏孙佳
关键词:台风相互作用
海洋内波破碎及其能量耗散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7年
海洋内波是海洋中普遍存在的波动形式。它的不稳定和破碎会对海洋能量的再分配产生本质的影响,直接将能量从大尺度向小尺度过程传递,产生湍流混合。内波破碎产生的湍流混合又会显著地影响海洋环境。该文就近十五年来对内波的破碎机制以及内波破碎导致的能量耗散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刘国涛尚晓东陈桂英卢著敏刘良钢程晓波
关键词:内波能量耗散
夏季南海北部海洋混合的微结构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通过对2007年8月海洋湍流微结构剖面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南海北部上层湍流混合特征.结果表明,南海北部强混合发生区主要为北部陆架陆坡区域,陆架底混合层湍耗散率可达10-5W.kg-1异常高值.深水区温跃层以下,湍耗散率大部分为10-9W.kg-1量级,然而存在较多小尺度过程产生的强湍流薄层,其湍耗散率达到10-7W.kg-1量级.在吕宋海峡附近,观测到西太平洋次表层水入侵南海,同时伴随着强烈的湍流耗散和混合.混合系数γ的分布显示,Os-born模型估算南海混合率γ取0.11为佳.利用Richardson数对观测到的垂向热扩散系数参数化,发现陆架陆坡区和深水区的垂向混合有不同的规律.
卢著敏陈桂英谢晓辉许旭旭尚晓东
关键词:热扩散系数
南海北部中深层细结构混合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基于2007年8月获得的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海流资料和CTD(温盐深剖面仪)水文资料,应用Gregg模型对南海中深层内波尺度的混合进行估计,同时应用Thorpe尺度对中深层存在的垂向翻转及由此引起的混合进一步分析。两种方法均显示,吕宋海峡附近上层400m的耗散率及混合率均强于18°N断面,中深层两个区域的混合率并没有显著区别。这表明吕宋海峡上层400m,可能存在更活跃的内波活动,从而产生更强的内波混合和垂向水团翻转。Gregg模型估计的耗散率和混合率量级分别为10-9W.kg-1和10-6m2.s-1。大部分CTD站位在中深层均存在垂向翻转,而且保持较高的发生率,翻转所对应的混合率并不随深度增加而减小。以上南海北部的细结构混合特征增强对南海中深层混合的认识。
卢著敏陈桂英尚晓东
关键词:内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