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强

作品数:13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化学学院环境友好化学与应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哲学宗教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电气工程
  • 2篇理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正极
  • 7篇正极材料
  • 7篇离子
  • 6篇电池
  • 6篇锂离子
  • 6篇锂离子电池
  • 6篇离子电池
  • 5篇电化学
  • 4篇电化学性能
  • 4篇尖晶石
  • 3篇尖晶石LIM...
  • 3篇MN
  • 2篇电容量
  • 2篇性能研究
  • 2篇磷酸铁
  • 2篇磷酸铁锂
  • 2篇尖晶石型
  • 2篇固相法
  • 2篇放电
  • 2篇放电容量

机构

  • 13篇湘潭大学
  • 1篇湖南石油化工...

作者

  • 13篇吴强
  • 11篇王先友
  • 10篇舒洪波
  • 10篇杨顺毅
  • 9篇杨秀康
  • 9篇白艳松
  • 7篇魏启亮
  • 7篇王英平
  • 1篇白俐
  • 1篇宋云峰
  • 1篇王宏
  • 1篇魏思伟
  • 1篇刘黎
  • 1篇田方华
  • 1篇胡本安
  • 1篇李姣姣
  • 1篇龙晚妹
  • 1篇肖琼

传媒

  • 3篇湘潭大学自然...
  • 3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7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掺杂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合成及改性研究
正极材料是决定锂离子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且占整个电池成本的40/%左右。因此,开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对锂电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其中LiFePO/_4由于其成本低,安全性好和循环稳定性优良等特点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开发前...
吴强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掺杂
文献传递
阳离子Fe位掺杂对LiFePO_4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以蔗糖为碳源,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Fe位掺杂不同阳离子(Al 3+,Ni 2+和Mn2+)的LiFe0.97M0.03PO4/C(M=Al,Ni,Mn)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恒流充放电测试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研究了不同阳离子Fe位掺杂(Al 3+,Ni 2+和Mn2+)对LiFePO4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阳离子Fe位掺杂没有改变LiFePO4的晶体结构,但是减小了LiFePO4材料的粒径,最终改善了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特别是LiFe0.97Mn0.03PO4/C材料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1C和1C下放电,LiFe0.97Mn0.03PO4/C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62mAhg-1和140mAhg-1,且1C充放电倍率下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率仍然为98%.
王先友吴强舒洪波杨顺毅王英平杨秀康白艳松魏启亮
关键词:LIFEPO4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
矿山机车用中等功率型锂离子电池制备技术被引量:7
2011年
分别以LiFePO4、人造石墨为正、负极活性物质,成功研制出可替代铅酸电池用于矿山机车、额定容量为23 Ah的中等功率4866135型方型钢壳锂离子电池.针对矿山机车使用工况,提出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设计依据和各项工艺参数,重点研究了电池的荷电特性、功率特性和安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4866135型锂离子电池5 C倍率的持续放电质量比功率高达354.6 W/kg,1 C循环450周,容量保持率在86%以上.安全性能测试表明,电池可靠性高,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王先友魏思伟舒洪波吴强杨秀康杨顺毅肖琼
关键词:磷酸铁锂锂离子动力电池中等功率
LiFe_(0.95)Ni_(0.02)Mn_(0.03)PO_4/C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2012年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Ni2+、Mn2+共掺杂的LiFe0.95Ni0.02Mn0.03PO4/C正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电化学阻抗谱(EIS)和电化学测试技术等研究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Ni2+和Mn2+共掺杂后的LiFe0.95Ni0.02Mn0.03PO4/C材料仍然具有LiFePO4/C橄榄石型晶体结构,且掺杂后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和循环性能都得到显著改善。在0.1C和1C下放电时,未掺杂LiFePO4/C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仅分别为153和140 mA.h/g,而Ni2+、Mn2+共掺杂的LiFe0.95Ni0.02Mn0.03PO4/C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65和145 mA.h/g,且在1C下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仍然为97.6%。
吴强王先友舒洪波杨顺毅王英平杨秀康白艳松魏启亮
关键词:正极材料
二氧化锰晶体结构对尖晶石锰酸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α、β、γ、δ等四种不同晶型的二氧化锰为锰源,通过一步固相法合成尖晶石型LiMn2O4材料.并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电化学方法对材料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由β-MnO2制得的样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
魏启亮白艳松杨秀康王先友杨顺毅田方华胡本安宋云峰王英平舒洪波吴强
关键词:MNO2正极材料
碳化钙骨架碳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被引量:7
2011年
以碳化钙为原料、新鲜氯气为刻蚀剂,在400~700℃范围内制备碳化钙骨架碳作为锂离子电池新型负极材料。用X射线衍射(XRO)、扫描电镜(SEM)、氮气吸附实验、恒流充放电、交流阻抗(EIS)等对碳化钙骨架负极材料进行表征及电化学性能测试,并探讨制备温度对碳化钙骨架碳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温度下制备的碳化钙骨架碳均为无定形碳材料,但随着制备温度的升高,材料出现部分石墨化倾向;600℃制备的碳化钙骨架碳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1C充放电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890.9mA·h/g,可逆容量为335.4mA·h/g,循环30次后的可逆容量为266.8mA·h/g。
李姣姣王先友杨顺毅龙晚妹王宏白俐吴强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
以Mn_3O_4为前驱体制备尖晶石型LiMn_2O_4及其性能被引量:7
2012年
采用改进的固相反应法合成了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首先,以廉价的MnSO4为原料,通过水解氧化法制备纳米级Mn3O4前驱体;然后,将Mn3O4和Li2CO3混合均匀,在750℃固相反应20 h,得到尖晶石型LiMn2O4。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Mn3O4前驱体和LiMn2O4样品进行表征,用充放电测试和循环伏安技术对LiMn2O4样品进行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LiMn2O4具有完整的尖晶石型结构,且晶体粒子分布均匀。所制备的LiMn2O4材料在3.0~4.4 V之间,室温(25℃)下,在0.2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0.6 mA.h/g;在0.5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7.1 mA.h/g,30次循环后,容量仍有109.5 mA.h/g,且样品具有较好的高温性能。
王英平王先友隗小山魏启亮杨秀康杨顺毅舒洪波白艳松吴强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LIMN2O4
锂含量对富锂正极材料Li_(1+x)[Ni_(0.5)Co_(0.2)Mn_(0.3)]_(1-x)O_2(x=0.091,0.115,0.138)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通过共沉淀方法制备了不同锂含量的球形富锂正极材料Li1+x[Ni0.5Co0.2Mn0.3]1-xO2(x=0.091,0.115,0.138).采用XRD、SEM和电池充放电测试仪研究了不同锂含量对于球形富锂正极材料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锂含量不会改变富锂正极材料Li1+x[Ni0.5Co0.2Mn0.3]1-xO2的晶体结构,但是随着锂含量的增加,球形粒子中一次粒子粒径逐渐增大.当x=0.115时,球形Li1.115[Ni0.5Co0.2Mn0.3]0.885O2粒子的一次粒子大小适中,并且材料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2.0~4.8V范围内,0.1C倍率对材料进行活化,放电比容量高达230mAhg-1.在2.0~4.6V范围内,0.2C循环50次后容量的保持率为84%.0.2C,1C,2C不同倍率下的放电容量分别为209.3mAhg-1,156.1mAhg-1和113.0mAhg-1.
王先友白艳松杨秀康舒洪波吴强
关键词:放电容量
高性能尖晶石LiMn2O4的制备及其电化字性能研究
本文对传统同相法进行了改进,以廉价硫酸锰为原料,通过水解-氧化法制备纳米级Mn304,将Mn3O4和LiCO3混合均匀,煅烧,得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型LiMn2O4,并对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在3.0-4.4...
王英平王先友魏启亮杨秀康杨顺毅舒洪波白艳松吴强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LIMN2O4电化学性能
胡安国“夏时冠周月”考论
胡安国传《春秋》,解“春王正月”,提出孔子以“夏时冠周月”之说。自此之后,学界的反应不一。譬如宋人朱熹、元人赵汸、明人姜宝,清人毛奇龄等主张《春秋》记事书“春王正月”是用“周时冠周月”;再如宋人家铉翁、陈深等主张《春秋》...
吴强
关键词:理论渊源哲学思想经世致用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