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迪

作品数:55 被引量:19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5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水利工程
  • 11篇农业科学
  • 10篇天文地球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1篇气候
  • 9篇图像
  • 9篇土壤
  • 9篇区域气候
  • 8篇气候模式
  • 7篇区域气候模式
  • 6篇区域气候模式...
  • 6篇干旱
  • 5篇墒情
  • 5篇气候变化
  • 5篇降水
  • 5篇灌溉
  • 4篇土壤斥水性
  • 4篇土壤墒情
  • 4篇农业
  • 4篇农业干旱
  • 4篇流域
  • 4篇混沌
  • 4篇混沌序列
  • 4篇河流域

机构

  • 43篇中国水利水电...
  • 17篇中国灌溉排水...
  • 5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西安理工大学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吉林省桦甸市...
  • 1篇学研究院
  • 1篇北京奥特美克...

作者

  • 55篇吴迪
  • 20篇严登华
  • 15篇肖伟华
  • 15篇赵勇
  • 10篇裴源生
  • 7篇翁白莎
  • 7篇杨贵羽
  • 7篇张鹏
  • 7篇鲁帆
  • 6篇杨志勇
  • 5篇张旭东
  • 4篇杨朝晖
  • 4篇王浩
  • 4篇龚家国
  • 4篇任长江
  • 4篇毕彦杰
  • 4篇王英
  • 4篇钟一丹
  • 4篇曹国亮
  • 3篇于赢东

传媒

  • 3篇中国水利
  • 2篇中国农村水利...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灌溉排水学报
  • 2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水利学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湖泊科学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人民长江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节水灌溉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8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8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RES情景下多模式集合对淮河流域未来气候变化的预估被引量:6
2013年
采用偏差修正/空间降尺度方法处理后的IPCC AR4中8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的集合平均结果,分析了SRESA2、A1B和B1情景下淮河流域未来30 a(2011 2040年)相对于现状(1961 1990年)地面温度和降水的可能变化.结果表明:(1)多模式集合能较好地反映流域现状年、季温度和降水的大尺度空间分布特征;对温度和降水的年内分配过程模拟较好,各月温度集合平均与观测值相差0.2℃左右(冬季各月除外),而降水集合平均与观测值相对误差在5%左右(9月除外).(2)不同情景下未来流域年、季温度一致增加,年温度增加幅度在0.85~1.12℃之间;冬、春季温度增加相对明显,而夏、秋季温度增加并不显著;年际和年代际温度增加趋势显著.(3)不同情景下未来流域年降水有增加趋势,增加幅度为0.13%~5.24%,增幅不明显;降水季节变化有增有减,季节、年际和年代际降水变化较为复杂,不同情景下降水空间变化差异显著.
吴迪严登华
关键词:多模式集合地面温度降水淮河流域
气候变化和水库运行对径流影响的定量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将流域水循环模型SWAT模型和区域气候模型RegCm3进行单向耦合,构建流域水循环综合模拟平台,并在澜沧江上中游地区进行了应用。分别考虑气候变化(温度、降水)和水库运行的影响,通过与天然情景进行对比分析,定量研究了气候变化和水库运行在下游径流变化中所占的比重。结果表明:未来20年内,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水库运行都将导致澜沧江下游径流减少,其中气候变化的贡献率则达到88%,而水库运行的贡献率仅占12%,气候变化是造成澜沧江下游径流减少的最主要原因。而在气候变化的因子中,温度变化的贡献率占到81%,降水变化的贡献率仅为19%,因此温度是造成径流变化的所有因子中最重要的影响因子。水库运行对下游径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年内变化上,即"削峰补枯"作用,而对年际变化的影响不明显。
毕彦杰赵勇肖伟华吴迪周翔南张守平
关键词:气候变化SWAT模型
基于光学和雷达遥感数据的区域实际灌溉面积监测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光学和雷达遥感数据的区域实际灌溉面积监测方法,将对土壤和植被含水量变化敏感的短波红外指数和雷达后向散射系数变化结合,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可对区域灌溉活动进行动态探测,实现灌溉面积的准确提取。
杨永民李璐顾涛吴迪徐磊杨鹏黄诗峰杨昆江威
文献传递
一种图像加密、读取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加密、读取方法及装置,涉及图像加密领域。图像加密方法包括:对原始图像进行Arnold变换,形成置乱图像;根据陈氏混沌序列对所述置乱图像加密,得到目的图像。本发明的方法及装置先通过Arnold变换对图像置...
严登华鲁帆肖伟华杨贵羽吴迪张鹏
文献传递
一种实时水位监测与警报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时水位监测与警报装置,属于水资源市政工程领域。所述实时水位监测与警报装置包括多个放置于监测点的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能准确感应并计算出路面水位信息,水位信息通过发射传输接收装置发送给显示终端以及交...
严登华于赢东张鹏杨志勇吴迪
文献传递
一种水印的嵌入、检测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印的嵌入、检测的方法及装置,水印的嵌入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大小为M<Sub>0</Sub>×N<Sub>0</Sub>的原始图像、长度为M<Sub>0</Sub>的第一混沌序列以及长度为N<Sub>0<...
严登华鲁帆杨贵羽肖伟华吴迪张鹏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摄像的土壤斥水性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摄像的土壤斥水性测量装置,包括:放置土壤样品的承样台和摄像机,所述摄像机镜头对准对所述土壤样品上表面平面,并在摄像机视野中设有数字化秒表,所述土壤样品和摄像机镜头之间设有透镜组,所述土壤样品上方设有...
王英赵勇龚家国吴迪朱永楠曹国亮钟一丹任长江郝春沣杨朝晖邓晓娅
文献传递
一种土壤参数自动监测与评价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壤参数自动监测与评价设备,包括:利用核磁共振原理对被测原始土壤产生核磁共振信号的测量装置;与所述测量装置电连接,根据所述核磁共振信号对所述被测原始土壤进行即时分析,获取土壤参数的主控装置。本实用新型的...
严登华翁白莎韩冬梅赵静吴迪陈娟刘少华
文献传递
一种便携式可视化深层采水样仪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可视化深层采水样仪器,涉及生态试验研究技术领域,包括:筒体;与所述筒体通过提手转轴连接的提手;与所述筒体通过顶盖转轴连接的顶盖;与所述筒体连接的底盖;所述提手转轴包括:具有第一通电插口的第一端和具...
王建华肖伟华周毓彦赵勇柴增凯吴迪
文献传递
基于光学和雷达遥感信息的灌溉信号分析及灌溉面积提取方法研究—以华北平原灵寿县磁右灌区为例被引量:3
2022年
目前,灌溉面积主要通过调查统计方式获取,时效性和准确性较差,而在灌区用水管理中迫切需要掌握实际灌溉面积及其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等信息。为此,本文开展基于雷达遥感信息的灌溉信号探测识别及次灌面积提取方法研究。首先,使用水云模型结合实测土壤水分数据进行模拟,量化灌溉事件导致后向散射系数的变化。然后,提出一种基于时序差值和局部阈值法的实际灌溉面积提取方法,使用高频次的哨兵1号雷达卫星遥感数据开展华北平原灵寿县磁右灌区灌溉面积提取,并结合灌区实地调查资料对提取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使用水云模型模拟显示春季小麦地块的灌溉事件可导致C波段的雷达后向散射系数变化超过1 dB,灌溉信号可被绝对辐射精度优于1 dB的雷达卫星探测;基于时序雷达后向散射系数分析显示,灌溉事件导致C波段雷达后向散射系数呈现明显的先增大后减小的时域特征,与降水事件不同,灌溉事件导致雷达后向散射系数呈现明显的局地变化特征。以本文提出的方法提取研究区的灌溉面积,结合实地调查样本检验,结果表明灌溉面积的总体提取精度为76.6%。小麦返青期第一次渠灌面积约为9.20万亩,小麦拔节期第二次渠灌面积约为10.64万亩。此外,由于井灌区和渠灌区存在明显的时差,基于雷达遥感信息可对不同水源的灌溉区进行探测,研究区井灌面积约为3.9万亩。基于高频次的雷达遥感信息可对灌区的灌溉事件进行探测,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为区域次灌溉面积调查和流域水资源管理等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杨永民顾涛顾涛吴迪龙爱华刘宏鑫
关键词:灌溉面积雷达遥感后向散射系数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