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卫红

作品数:15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电图
  • 4篇心电
  • 4篇心电图
  • 3篇家庭病房
  • 3篇保健
  • 3篇病房
  • 2篇滴注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医院管理
  • 2篇预激
  • 2篇预激综合征
  • 2篇衰竭
  • 2篇皮肤坏死
  • 2篇综合征
  • 2篇静脉滴
  • 2篇静脉滴注
  • 2篇科室文化
  • 2篇科室文化建设
  • 2篇护理

机构

  • 15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5篇曹卫红
  • 4篇姜涛
  • 4篇武建英
  • 3篇邱元福
  • 3篇刘建华
  • 3篇姚依群
  • 3篇顾福宝
  • 2篇冯艳萍
  • 2篇崔吉君
  • 2篇陈伟
  • 1篇王荃
  • 1篇夏娴
  • 1篇席延荣
  • 1篇郭惠萍
  • 1篇张竹青
  • 1篇康峰
  • 1篇周书明
  • 1篇付晓虹
  • 1篇贾晓燕

传媒

  • 2篇心功能杂志
  • 2篇中华保健医学...
  • 1篇国外医学(护...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心电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解放军保健医...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8
  • 1篇199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肿瘤患者高凝状态原因分析与护理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高凝状态的诱发因素,总结高凝状态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4月在肿瘤科住院化疗并行抗凝治疗的86例患者资料。根据肿瘤高凝状态多发因素,实施抗凝溶栓、检查用药、康复指导等护理。结果肿瘤高凝状态多种因素并存,应针对不同阶段实施不同护理,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结论肿瘤高凝状态是并发血栓的高危因素,积极预防血栓,减少并发症、做好抗凝治疗护理,对促进康复有积极作用。
贾晓燕曹卫红张竹青康峰
关键词:肿瘤高凝状态护理
开展家庭病房的实践与体会被引量:2
2010年
冯艳萍曹卫红
关键词:家庭病房医院管理体制干部病房
军队老干部门诊护理人员管理被引量:3
2011年
离退休老干部为中国革命与建设做出过重要贡献,是保健工作的重点人群。随着军队离退休干部年龄的增大,行动更为不便,疾病谱随之增多,对医院老干部门诊提出了更高的工作标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大且责任重。为方便就医,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各医院都单独设立了门诊,建立了挂号、就诊、检查、划价、取药“一站式”服务体系,赢得了广大军队离退休干部的好评。但随着国家和军队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合同制护士、非现役文职护士、进修(实习)护士、
姜涛曹卫红夏娴
关键词:护理管理护士老干部
冠脉造影对下壁心肌梗死时心电图ST_(V1.V2)压低的意义被引量:3
2003年
姚依群周书明曹卫红付晓虹
关键词:冠脉造影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
向量心电图对预激综合征旁道定位的探讨
1996年
旁道射频消蚀术为预激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而其成功的关键是旁路的定位。向量心电图(VCG)能记录心脏激动时生物电活动在空间的方向和大小,具有三维定位的价值,本文对9例预激患者VCG与旁道射频术前心内电生理标测结果对比,探讨VCG对旁道定位的意义。
顾福宝崔吉君邱元福曹卫红
关键词:预激综合征旁道定位心电图心电向量图
P-J间期在预激综合征中的作用被引量:3
1998年
预激综合征改变了心脏正常的除极顺序,若合并传导系统其他改变时,能否根据心电图明确诊断,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现将2例预激综合征患者行射频导管消融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以探讨P-J间期对预激综合征的鉴别诊断价值。 临床资料 例1 患者男,20岁。射频导管消融前诊断A型预激综合征;
顾福宝姚依群邱元福曹卫红
关键词:预激综合征心电图
胫前伤口的愈合生理学及其处置被引量:2
2002年
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重点介绍伤口愈合的分期 ,以及胫前伤口的特点、评估内容及处置方法。
席延荣曹卫红
关键词:生理学伤口愈合
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区的病理改变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系膜区基质与肾小球硬化及肾脏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Lumininl和LSAB染色技术 ,对 2 1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12例对照组尸检肾组织进行检测 ,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Ⅳ型胶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Ⅳ型胶原的数量在 2型糖尿病患者肾组织中明显增加 ,与肾小球硬化及入球小动脉硬化关系平行 ,但在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增加不明显。结论 基质增多是糖尿病肾小球硬化早中期表现的特征 ,定量测定可以作为判断肾脏损害程度的一项指标。
姚依群郭惠萍曹卫红
关键词:肾小球系膜基质肾小球硬化
多巴胺静脉滴注致皮肤坏死4例被引量:3
2005年
武建英王荃曹卫红
关键词:皮肤坏死持续静脉滴注心功能衰竭斑丘疹入院后
多巴胺静脉滴注致皮肤坏死10例原因分析与治疗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分析静脉滴注多巴胺致局部皮肤坏死的原因、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科2002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应用多巴胺静滴致局部皮肤坏死的患者及经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1978~2004)检索1990年1月~2004年5月应用多巴胺致局部皮肤坏死的患者进行临床特点和不良反应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结果10例皮肤坏死患者,男9例,女1例,平均年龄55.7岁。同一静脉滴注多巴胺(2~16μg.kg-1.m in-1),持续时间4 h^2d,静脉穿刺部位或沿该血管走行的局部皮肤先后出现红斑、水泡、坏死,坏死面积在1.5 cm×1.0 cm×2.0 cm^4.0cm×3.5 cm×3.0 cm。其中2例经植皮治愈,6例分别经苄胺唑林同一静脉滴注、苄胺唑林局部皮肤浸润注射、33%硫酸镁溶液、95%酒精溶液局部皮肤湿敷、红外线烤灯局部皮肤照射,1周后治愈,1例放弃治疗,1例因原发病死亡。结论多巴胺在周围血管持续静脉滴注可以引起穿刺部位局部皮肤的缺血、坏死。抗休克治疗时要考虑到休克的病理生理学特点和多巴胺药理学特性两方面的影响。最好选用深静脉,避免同一血管长时间给药。一旦穿刺部位皮肤颜色发生改变,局部应用扩血管药物注射,同时可照红外线烤灯。选择血管、密切观察输液部位皮肤的情况、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很重要。
武建英刘建华曹卫红
关键词:多巴胺静脉滴注皮肤坏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