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兵

作品数:66 被引量:138H指数:8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会议论文
  • 23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1篇烧伤
  • 11篇细胞
  • 10篇纤维细胞
  • 10篇成纤维细胞
  • 10篇创面
  • 9篇细胞生长因子
  • 8篇瘢痕
  • 8篇纤维细胞生长...
  • 8篇疗效
  • 8篇成纤维细胞生...
  • 8篇成纤维细胞生...
  • 7篇细胞生长
  • 6篇瘢痕成纤维细...
  • 6篇碱性成纤维
  • 6篇碱性成纤维细...
  • 6篇碱性成纤维细...
  • 5篇蛋白
  • 5篇血管
  • 5篇血管内皮
  • 5篇血管内皮生长...

机构

  • 61篇广东省人民医...
  • 5篇广东省人民医...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广东省第二人...
  • 1篇喀什地区第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6篇熊兵
  • 54篇赖文
  • 52篇郑少逸
  • 49篇陈华德
  • 37篇卞徽宁
  • 36篇高辉
  • 30篇刘族安
  • 18篇黄志锋
  • 17篇孙传伟
  • 9篇马亮华
  • 9篇罗红敏
  • 9篇李汉华
  • 7篇魏丽君
  • 7篇陈瀚熙
  • 5篇魏丽君
  • 3篇杨小红
  • 3篇林秋雄
  • 3篇易传勋
  • 3篇郑利志
  • 3篇黄伟玲

传媒

  • 12篇第八届全国烧...
  • 4篇第一军医大学...
  • 3篇中华烧伤杂志
  • 3篇现代医院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中华医学会烧...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感染.炎症....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国工程院医...
  • 1篇第五届全国烧...
  • 1篇第四届全国烧...
  • 1篇第七届全国创...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8篇2009
  • 23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革兰氏阳性杆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对革兰阳性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总结并查阅文献,归纳革兰氏阳性杆菌细菌感染的正确细菌培养流程、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方案. 方法:通过回顾分析我院住院治疗的4例诊断为革兰氏阳性杆菌感染的病例,从相关病史、准...
黄志锋熊兵赖文郑少逸孙传伟马亮华卞徽宁李汉华罗红敏陈华德
关键词:病原学诊断疗效评价
减张手术联合早期电子线照射治疗开胸术后瘢痕疙瘩
孙传伟赖文黄志锋卞徽宁罗红敏郑少逸熊兵
分隔膜无针输液接头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隔膜无针输液接头,其第一连接部用于与外接无针式输液接头连接。第一连接部内设有第一隔膜,第二连接部设有第二隔膜,且当第一连接部向第二连接部套进时,第一隔膜与第二隔膜能够配合构成完全封闭该分隔膜无针输液接...
陈瀚熙黄惠根杨小红熊兵巫红梅萧惜玲黄志锋
丙戊酸钠对严重烫伤后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对致死性烫伤大鼠肠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烫(Sham)+生理盐水(NS)组、Sham+VPA组、烫伤(Scald)+NS组、Scald+VPA组4组,每组10只。将大鼠浸入80℃水中建立55%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烫伤休克大鼠模型,Sham组大鼠浸入37℃水中相同时间;烫伤后即刻皮下注射300mg/kg VPA或NS 0.25mL。于伤后2h、6h处死大鼠取腹主动脉血和回肠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肠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检测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葡聚糖(FITC-dextran)水平反映肠上皮屏障的通透性变化;采用Chiu肠屏障损伤评分评价肠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荧光和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肠组织乙酰化组蛋白3第9位赖氨酸(Ac-H3K9)水平以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带状闭合蛋白1(ZO-1)、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的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NS组相比,Scald+NS组大鼠伤后2h即表现出肠黏膜组织损伤,肠黏膜通透性增加,肠组织组蛋白乙酰化下降,ZO-1降解增加,HIF-1α、VEGF及MCLK蛋白表达上调,ZO-1蛋白表达下调;且上述变化在伤后6h更为明显。VPA可明显逆转55%TBSAⅢ度烫伤造成的肠黏膜损伤表现。与Scald+NS组相比,Scald+VPA组伤后2h上述逆转效果尚不明显;而6h肠黏膜损伤明显减轻[Chiu评分(分):2.03±0.27比3.12±0.15],肠黏膜通透性明显降低[FITC-dextran(μg/L):709±76比1138±75],组蛋白乙酰化增加[Ac-H3K9(灰度值):1.55±0.12比0.48±0.12],ZO-1降解明显抑制(灰度值:0.69±0.12比0.43±0.16),VEGF水平和MLCK蛋白表达明显下调[VEGF(ng/mg):51.7±3.7比71.2±4.3,MLCK(灰度值):1.98±0.20比2.80±0.24],HIF-1α蛋白在伤后2h和6h均明显下调(�
罗红敏胡森卞徽宁郑少逸熊兵黄志锋刘族安孙传伟马亮华李汉华喻文杜明华陈华德赖文
关键词:肠屏障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丙戊酸钠缺氧诱导因子1Α
体外持续培养对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人瘢痕成纤维细胞在体外持续培养时,其胶原合成能力的变化。方法体外持续培养人瘢痕成纤维细胞,检测不同代次细胞的大体形态、羟脯氨酸含量及超微结构的变化,并对比分析。结果第1、6、12、18代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羟脯氨酸(HPr)含量分别为(0.1460±0.0066)、(0.1020±0.0095)、(0.0700±0.0061)、(0.0540±0.0035)mg/L。随着体外培养细胞代次的增多,HPr呈下降趋势,并有相应的超微结构的变化。结论人瘢痕成纤维细胞在体外持续培养时,胶原合成能力逐渐下降,可能与其局部微环境的刺激因子有直接关系。第1-6代为最适实验细胞。
卞徽宁陈华德郑少逸赖文高辉熊兵
关键词: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
双向排斥反应联体动物模型的建立
2005年
目的探讨在异基因成年小鼠之间建立联体模型用以研究双向排斥反应。方法54只雄性C57BL/6(H-2b,C57)小鼠和54只雌性Balb/c(H-2d)小鼠配对分为3组:1组(注射生理盐水)、2组(注射脾细胞+环磷酰胺)、3组(注射脾细胞+环磷酰胺+环孢素A)。于术中经尾静脉注入对方的脾细胞;术前3d和术后1周每日分别腹腔注射环孢素A(30mg·kg·d-1);术后2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50mg/kg)1次。对经以上处理的部分联体小鼠在术后1周后分开,相互植皮。观察联体维持时间,并分别检测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诱导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结果第3组联体时间明显延长;第3组联体小鼠DTH,2、3组显示明显抑制,但3组小鼠抑制程度明显比第2组小鼠深。结论应用免疫抑制剂,可成功建立双向排斥反应联体动物模型。
熊兵陈华德赖文熊仕秋郑少逸高辉卞徽宁刘族安
关键词:免疫抑制动物模型排斥反应
两性霉素B脂质体与大扶康用于重度烧伤病人发热的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比较
目的:本研究比较了两性霉素B脂质体与大扶康作为重度烧伤的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在一项开放、随机研究中,38例至少接受72小时抗细菌治疗的患者,接受两性霉素B脂质体或大扶康静脉给药,患者接受治疗时间最长为...
高辉陈华德赖文郑少逸卞徽宁熊兵孙传伟
纳米敷料对各种创面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纳米敷料对烧伤厦其他慢性溃疡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观察我院2005 年4月~2006年5月使用安信纳米烧(烫)伤敷料治疗的各种伤口80例,其中Ⅱ度烧伤50例,各种慢性伤口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使用前后...
赖文陈华德郑少逸高辉熊兵郑利志
文献传递
低分子肝素钙在岛状皮瓣静脉危象抢救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和应用皮瓣放血、按摩法等措施在抢救岛状皮瓣静脉危象临床效果的比较。方法 73例岛状皮瓣静脉危象,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47例(Ⅰ组),26例应用皮瓣放血、按摩法(Ⅱ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后监测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测定(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活化凝血因子Ⅹ(Ⅹa),活化凝血因子Ⅱ(Ⅱa)活性。结果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皮瓣成活率为(87.46±8.54)%明显高于应用对照组(34.37±6.43%),P<0.001;APTT在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前后(0、2、4 h)明显延长(24.28±6.71、41.35±7.64、32.34±6.35),P<0.01;Ⅹa活性在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前后(0、2、4 h)明显降低(152.4±30.7、65.8±24.4、83.4±18.4),P<0.01;Ⅱa活性在应用低分子肝素钙(0、2、4 h)为(155.70±31.61、143.20±24.75、143.4±23.35,P=NS,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抢救岛状皮瓣静脉危象,可大大提高皮瓣成活率,且没有对患者全身凝血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熊兵陈华德赖文郑少逸高辉卞徽宁刘族安黄志锋魏丽君
关键词:静脉危象低分子肝素钙岛状皮瓣
大网膜轴型瓣转移修复胸部难愈创面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大网膜轴型瓣转移修复胸部难愈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2月-2015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17例胸部难愈创面患者,其中14例为正中开胸术后感染患者,3例为乳腺癌根治术后皮肤放射性溃疡患者。患者同时合并胸骨骨髓炎、纵隔炎或人工血管暴露。本组患者清创后创面面积为4am×3cm-26amx6cm,采用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行大网膜轴型瓣(切取面积为8cm×6cm~28cm×12cm)转移修复,胸部创面间断缝合或移植自体大腿外侧或腹部大张皮修复。结果本组患者9例行开腹手术,8例行腹腔镜手术。17例患者中15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2例死亡患者均为正中开胸术后胸骨骨髓炎合并纵隔炎、人工血管外露者。15例存活患者出院后随访1~2年,未复发骨髓炎或纵隔炎,心功能Ⅳ~V级。其中1例开腹行大网膜轴型瓣修复的患者,因腹部切口疝再次入院行腹壁疝修补术;1例在1年后新发腹主动脉瘤,破裂出血死亡。结论大网膜轴型瓣修复胸部创面具有转移距离远、可修复面积广、抗感染能力强等优点。
黄志锋郑少逸赖文李勇熊兵卞徽宁刘族安孙传伟马亮华李汉华罗红敏陈华德阿布力米提·阿不都哈力克
关键词:胸部损伤人工血管放射性溃疡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