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虹

作品数:97 被引量:265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5篇医药卫生
  • 13篇生物学
  • 6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9篇动物
  • 24篇小鼠
  • 21篇基因
  • 16篇转基因
  • 15篇动物模型
  • 14篇病毒
  • 12篇毒性
  • 12篇细胞
  • 11篇转基因小鼠
  • 11篇恒河猴
  • 7篇实验动物
  • 7篇SARS-C...
  • 7篇痴呆
  • 6篇严重急性
  • 6篇严重急性呼吸
  • 6篇急性呼吸
  • 6篇冠状病毒
  • 5篇免疫
  • 5篇冠状
  • 4篇毒性研究

机构

  • 89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国家工程研究...
  • 1篇济南大学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远策药业...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作者

  • 93篇高虹
  • 46篇秦川
  • 34篇朱华
  • 23篇张兵林
  • 21篇黄澜
  • 18篇魏强
  • 18篇刘亚莉
  • 16篇邓巍
  • 15篇涂新明
  • 13篇佟巍
  • 13篇蒋虹
  • 11篇鲍琳琳
  • 10篇张连峰
  • 9篇丛喆
  • 9篇孙井江
  • 8篇何君
  • 8篇秦超
  • 8篇张扬清
  • 7篇徐艳峰
  • 6篇陈威

传媒

  • 20篇中国比较医学...
  • 14篇中国实验动物...
  • 7篇医学动物防制
  • 3篇中国实验动物...
  • 3篇中国医药导报
  • 3篇中华临床免疫...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医学研究通讯
  • 2篇毒理学杂志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病毒学报
  • 1篇上海实验动物...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0
  • 4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16篇2005
  • 8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老性痴呆转基因小鼠的研究被引量:21
2000年
目的 建立早老性痴呆的转基因小鼠 ,为进一步的发病机理研究及药物筛选提供动物模型。方法 显微注射方法制备转基因小鼠 ,通过 PCR、Southern杂交鉴定。结果 质粒 p Pd AP751的 Tth1 1 1 +Xba 双酶切片段长度为 4 3kb,经回收、纯化后 ,注射到小鼠受精卵的雄性原核 ,经 PCR、Southern杂交鉴定 ,确定首建鼠一只。首建鼠现已传代建系。结论 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 ,建立了早老性痴呆的转基因动物模型。
秦川常洋朱华尹红星高虹刘亚莉
关键词:早老性痴呆APP转基因动物模型
实验动物泰泽病原位杂交法的建立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建立实验动物泰泽病原位杂交检测方法。方法 用已感染Tyzzer菌小鼠的 3T3细胞 (MT -3T3细胞 )感染 4周龄的ICR小鼠 ,以 4 .0× 10 5细胞量感染动物 ,动物于感染后 4~ 7d发病。根据Tyzzer菌 16srDNA序列设计出两对特异引物 ,以MT - 3T3细胞的DNA提取物为模板 ,进行套式PCR。扩增出Tyzzer菌特有的 196bp条带。以此产物为探针 ,用地高辛PCR一步法进行探针标记。选择感染动物的肝脏 ,采用不同探针浓度进行原位杂交。结果 当探针的最小浓度为 4 0ng μl时 ,在肝细胞的胞质中有阳性结果。 结论 原位杂交方法能直接定位Tyzzer菌的感染位置 ,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简单 ,易于操作 ,便于普及。
高虹张兵林朱华刘亚莉秦川
关键词:实验动物原位杂交法聚合酶链反应传染病
H5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非人灵长类动物的观察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观察H5N1型禽流感病毒对中国非人灵长类动物的易感性并建立动物模型。方法将病毒通过滴鼻接种实验猴,观察感染后动物的临床症状,采血、咽拭子及各器官组织进行血清学、病原学及病理学检查,记录抗体变化、病毒分离情况及病理学改变。结果感染后动物表现轻度食欲下降、一过性体温升高及外周血白细胞减少,肺组织病毒分离及RT-PCR阳性,病理检查感染急性期动物肺组织表现为间质性肺炎,肺泡间隔增宽,充血出血明显,肺泡受压变形,间质及肺泡内有大量炎细胞浸润,符合病毒性肺炎的改变,感染后14 d动物血清IgG抗体水平较感染前升高4倍。结论H5N1病毒可感染非人灵长类动物,可以作为感染模型进行H5N1病毒的发病机制、疫苗评价、药物筛选等研究。
代小伟魏强朱华丛琍蒋虹高虹佟巍黄澜刘亚莉马春梅邓巍夏咸柱秦川
关键词:H5N1型禽流感病毒恒河猴食蟹猴
PPARα转基因小鼠在药物毒性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PPARα转基因小鼠在评价PPARα激动剂类药物毒性时,是否比传统动物更敏感。方法8周龄PPARα转基因小鼠(Tg)和C57BL/6J小鼠(WT),雌雄各半,分别随机分成3组,氯贝丁酯高剂量组(400 mg/kg)、氯贝丁酯低剂量组(300 mg/kg)、溶媒对照组(10%羧甲基纤维素钠)。连续灌胃一个月,给药结束后检测血生化指标、心肝肾脏器系数及病理改变,并观察动物的一般生长情况。结果 1血生化:Tg♂高、低剂量组肌酐(CREA)、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分别显著高于各对应的野生型对照组(P<0.01,P<0.05)。2脏器系数:Tg高、低剂量组肾脏系数与Tg溶媒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增加(P<0.01,P<0.05)。3组织病理:Tg各剂量组肝脏、肾脏病理损伤较WT各剂量组更严重。结论 PPARα转基因小鼠评价PPARα激动剂药物肝脏毒性和肾脏毒性时比常规C57BL/6J野生小鼠更敏感,是一个新的动物模型。
贺银丽郭珣赵显莉裴彦宇孙井江高虹
关键词:PPARΑ激动剂肝毒性肾毒性
镍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目的 建立镍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小鼠模型,观察模型皮肤镍离子的分布情况,为进一步研究镍接触性皮炎致敏的分子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阳性对照,阴性对照,20%硫酸镍组,30%硫酸...
魏若尧高虹孙劲旅
关键词:硫酸镍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动物模型小鼠
利用实时细胞分析技术检测胰腺癌细胞药物敏感性
目的 基于实时细胞分析技术评估胰腺癌细胞的药物敏感性,为胰腺癌个体化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SW1900、Capan-2、PANC-1三株人胰腺癌细胞系,选用盐酸吉西他宾和替吉奥胶囊两种胰腺癌治疗药物,接种24小时后分别...
靳亚西孙彩显高虹张连峰张丽
关键词:胰腺癌化疗药物药物敏感性
老龄ICR小鼠对SARS-CoV的易感性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为探讨SARS的发病机制并提供易感的SARS动物模型。方法利用RT-PCR和病毒分离后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成龄鼠和老龄鼠接种SARS-CoV后肺组织内病毒复制情况,同时观察两组动物的肺脏和肺外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对肺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观察SARS-CoV在肺内复制的主要部位。结果老龄鼠的感染率明显高于成龄鼠;老龄鼠肺脏出现更为严重的弥漫性肺泡损伤,其中两只老龄鼠的肺外器官出现了变性、灶状坏死以及血管广泛的扩张充血等全身中毒性变化;肺脏内病毒抗原主要存在于肺泡上皮细胞和间质的血管内皮细胞。结论老龄ICR小鼠对SARS-CoV的易感性明显高于成龄鼠,有可能作为研究SARS发病机制以及药物评价的动物模型。
杨秀红朱华黄澜邓巍高虹刘亚莉马春梅孔琪徐艳峰秦川
关键词:SARS病毒小鼠疾病易感性
不同月龄人App老年痴呆病转基因小鼠行为学观察比较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通过跳台和水迷宫实验 ,对不同月龄的App转基因阳性小鼠及转基因阴性小鼠进行观察比较。 方法 采用水迷宫及跳台实验测定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9月龄App阳性小鼠水迷宫实验中寻找逃避平台的潜伏期较 6月龄阳性小鼠有显著差异 ,1 0、1 1、1 2月龄阳性小鼠较 6月龄阳性小鼠有极其显著差异 (P <0 0 1 )。跳台实验表明 1 2月龄阳性小鼠较 6月龄阳性小鼠有明显差异 (P <0 0 1 )。结论 随着增龄 ,转基因小鼠行为缺陷日见明显。该现象符合老年痴呆病程的发展。
黄澜朱华高虹张兵林刘亚莉秦川
关键词:APP转基因行为学
IVC换笼标准操作程序与小鼠病毒病原的传播风险
2020年
目的研究独立通风笼具换笼标准操作程序与实验动物负压屏障设施内使用IVC(individual ventilated cage,IVC)设备饲养小鼠的病毒感染风险。方法选择小鼠易感的小鼠肝炎病毒(MHV)A59株感染6周龄BALB/c雄性小鼠,按照IVC换笼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换笼操作;使用IFA和ELISA血清学方法以及针对MHV的核酸检测方法测定同一笼架具相邻笼盒、同一IVC系统不同笼架具的不同位置、以及IVC系统外负压屏障设施内哨兵动物的MHV感染情况。结果接种病毒小鼠在感染6 d后出现临床症状,粪便中可检出MHV病原;动物感染3周后可检出MHV抗体阳性;其他监测组在5周实验终点均无MHV阳性检出。结论IVC换笼标准操作程序可指导IVC换笼操作,用以控制病毒类病原对小鼠的感染风险。
佟巍郭智刘子洋潘思丹高虹向志光
关键词:IVC小鼠
SARS病原体的检测及其在动物模型鉴定及疫苗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通过RT PCR及病毒分离等方法 ,鉴定SARS感染性动物模型是否成立 ,并对疫苗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选用 3周岁的健康SPF级恒河猴 8只 ,分为SARS实验感染动物模型组及疫苗组 (Sino 3SARS灭活疫苗2 0 0 30 90 4批肌内注射 ,免疫 2次 )。经鼻吸入Sino 1SARS毒株 ,病毒攻击后 7d动物进行安乐死。自病毒攻击后的第一天起每日连续采集动物咽拭子标本 ,病毒攻击后的第二天、第五天、第七天采集血浆标本[1 ] 。将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及RT PCR检测 .结果 模型组动物病毒攻击后第一天至第七天咽拭子RT PCR检测均为阳性。注射疫苗组动物仅在病毒攻击后第一天咽拭子RT PCR检测呈阳性。模型组动物血浆RT PCR检测呈现阳性 ,疫苗组动物血浆RT PCR检测均为阴性。病毒分离结果显示仅在模型动物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病毒 ,未在疫苗组动物的咽拭子标本分离到病毒 .血浆标本中均未分离到病毒 .结论 RT PCR及病毒分离可以及时有效地检测出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情况 ,可作为模型鉴定、疫苗评估及药物筛选的重要手段。
张扬清鲍琳琳孔琪邓巍涂新明朱华高虹张兵林佟巍秦川
关键词:SARS病原体疫苗动物模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病毒培养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