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霞

作品数:45 被引量:214H指数:9
供职机构:广东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1篇学成
  • 10篇化学成分
  • 8篇细胞
  • 8篇活性
  • 5篇重楼
  • 5篇磷脂
  • 4篇代谢
  • 4篇云南重楼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类化
  • 4篇化学成分研究
  • 4篇鼻咽
  • 4篇鼻咽癌
  • 4篇2型糖尿
  • 4篇2型糖尿病
  • 3篇液相
  • 3篇皂苷
  • 3篇指纹
  • 3篇指纹图

机构

  • 24篇暨南大学
  • 16篇广东药科大学
  • 11篇广东药学院
  • 3篇宜兴市人民医...
  • 2篇江苏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茂名职业技术...
  • 1篇无限极(中国...

作者

  • 45篇吴霞
  • 21篇冯毅凡
  • 19篇李药兰
  • 14篇王国才
  • 7篇叶文才
  • 4篇李国强
  • 3篇张宇
  • 3篇叶勇树
  • 3篇吴春
  • 2篇周光雄
  • 2篇芮雯
  • 2篇沈颖
  • 2篇张玉波
  • 2篇胡志强
  • 2篇杨昕昕
  • 2篇皮娟娟
  • 1篇戴毅
  • 1篇段营辉
  • 1篇黄君凯
  • 1篇黄婷

传媒

  • 6篇亚太传统医药
  • 5篇广东药学院学...
  • 5篇暨南大学学报...
  • 4篇中药材
  • 3篇中成药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药学学报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中草药
  • 2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电子技术应用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微计算机信息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8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列延拓矩阵方程组的最佳逼近解被引量:3
2013年
主要讨论列延拓矩阵的线性约束矩阵方程组的最佳逼近.利用延拓矩阵的性质和矩阵奇异值分解的方法研究了列延拓矩阵的线性约束矩阵方程组通解表达式,并得到该问题有解的充要条件,最后研究了相应的最佳逼近解问题.
吴强吴霞
关键词:矩阵方程组奇异值分解最佳逼近
云南重楼的化学成分被引量:12
2014年
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和ODS等色谱技术,对云南重楼的大孔树脂30%乙醇(体积分数)洗脱部位进行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手段鉴定其结构.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alonysterone(1),glycoside St-J(2),methyl ester of glycoside St-J(3),cussonoside B(4),methyl 3,4-dihydroxybenzoate(5),α-ecdysone(6),20-hydroxyecdysone(7),pinnatasterone(8),重楼皂苷H(9),重楼皂苷Ⅶ(10),parisaponin I(11),parisyunnanoside B(12)和重楼皂苷Ⅱ(13).其中化合物1-5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1-6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张玉波吴霞李药兰王国才
关键词:云南重楼百合科化学成分
天然咖啡酰基奎宁酸类化合物抗RSV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研究天然来源的咖啡酰基奎宁酸类化合物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的活性及其构效关系。方法:采用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CPE)法对咖啡酰基奎宁酸类化合物抗RSV体外活性进行筛选,MTT法检测化合物对HEp-2细胞的细胞毒性,通过3D-QSAR(three-dimensional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模型分析其构效关系。结果:CPE结果显示咖啡酰基奎宁酸类化合物均表现出较好的抗RSV作用,其中活性最好的4,5-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CQA-4)的IC_(50)=2.5μmol/L,选择性指数SI>153.8,远远优于阳性对照药物利巴韦林(IC_(50)=8.3μmol/L,SI>20);3D-QSAR分析结果显示,咖啡酰基为咖啡酰基奎宁酸衍生物抗RSV的活性基团。结论:天然来源的咖啡酰基奎宁酸类衍生物均具有抗RSV活性,其中双咖啡酰基奎宁酸类化合物活性最好。构效关系研究表明,该类化合物抗RSV活性受其构型和取代基的影响很大。
夏超李满妹李药兰吴霞
关键词:构效关系
黄皮核的化学成分被引量:8
2012年
采用各种色谱技术从芸香科(Rutaceae)黄皮属植物黄皮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核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利用波谱技术和理化常数鉴定其化学结构,分别为:N-甲基桂皮酰胺(N-methyl-cin-namamide,1),桂皮酰胺(cinnamamide,2),黄皮新肉桂酰胺A(lansiumamide A,3),黄皮新肉桂酰胺B(lansi-umamide B,4),dihydroalatamide(5),黄皮酰胺(clausenamide,6),(2E)-3-phenyl-2-propenoic acid-2-oxo-2-phenyle-thyl ester(7),3-苄基香豆素(3-benzylchromen-2-one,8),4-hydroxy-4-methyl-2-cyclohexen-1-one(9),胡萝卜苷(daucosterol,10)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11),化合物2、5、7-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申文伟李雯王国才吴霞叶文才李药兰
关键词:芸香科化学成分
基于UHPLC-QTOF/MS技术RAW264.7巨噬细胞甘油磷脂成分的快速表征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UHPLC-QTOF/MS)对RA264.7巨噬细胞甘油磷脂成分进行结构推断,运用修饰后的Bligh-Dyer法提取甘油磷脂,以流动相A:水(含10 mmol·L^(-1)乙酸铵和0.25%乙酸),流动相B:乙腈-异丙醇(1∶1)(含10 mmol·L^(-1)乙酸铵和0.25%乙酸)进行梯度洗脱,在ESI正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数据采集。本实验推断出82个甘油磷脂成分,其中包括57个磷脂酰胆碱(PCs)、21个磷脂酰乙醇胺(PEs)、3个磷脂酰甘油(PGs)和1个磷脂酰肌醇(PI)。本文建立的基于UHPLC-QTOF/MS液质联用技术的RAW264.7巨噬细胞甘油磷脂类成分分析方法快速、简便、可靠。
佘玉奇肖雪蓉吴霞冯毅凡
关键词:RAW264.7巨噬细胞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甘油磷脂酰肌醇
广陈皮炮制工艺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优化广陈皮烘烤炮制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法,以广陈皮水提物中有效成分橙皮苷、多甲氧基黄酮(川陈皮素和橘皮素)含量为指标,考察了陈皮形状、烘烤温度和恒温时间对广陈皮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以水提物中有效成分为指标时的最优工艺是广陈皮丝状,在80℃烘烤温度下,恒温2 h。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炮制工艺在有效成分含量没有减少的前提下,该炮制工艺与传统的炮制工艺相比,具有操作简便,省时和成本较低的优点,适宜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中,为广陈皮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吴霞叶勇树王国才李药兰
关键词:广陈皮正交试验
二苯基庚烷A干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甘油磷脂的UPLC-Q/TOF MS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对RAW264.7细胞在不同状态(正常、炎症、给药)下的甘油磷脂成分进行分析,寻找相关的潜在病理药理标志物,阐明二苯基庚烷A在抗炎过程中对甘油磷脂代谢的影响。实验分为空白组(C)、炎症模型组(L)、二苯基庚烷A给药组(D)和布洛芬给药组(B,阳性对照药组)4组。空白组和炎症组给予新鲜培养基,给药组分别给予新配含20μg/m L二苯基庚烷A和100μg/m L布洛芬的培养基,1 h后,炎症模型组和给药组按终浓度为0.5μg/m L加入脂多糖(LPS)培养,24 h后,运用修饰后的Bligh-Dyer方法提取不同状态下RAW264.7细胞的甘油磷脂成分,并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 MS)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对甘油磷脂进行一级(MS)和二级(MS/MS)质谱分析。结合二级质谱裂解数据、元素组成、数据库比对等方法鉴定磷脂成分,再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以及t检验筛选潜在的甘油磷脂生物标志物。结果显示,炎症组与空白组比较得到27个潜在病理标志物,二苯基庚烷A给药组与炎症组比较得到23个潜在药理标志物,布洛芬给药组与炎症组比较得到17个潜在药理标志物,主要包括磷脂酰胆碱(PC)、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 PC)、磷脂酰乙醇胺(PE)、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yso PE)。研究表明二苯基庚烷A在抗炎过程中引起了甘油磷脂代谢的明显变化,而这些代谢变化与炎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肖雪蓉佘玉奇张国改吴霞冯毅凡
关键词:布洛芬
云南重楼中甾体皂苷的研究
中药重楼为百合科(Liliaceae)植物云南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yunnanensis(France)Hand Mazz]或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it...
吴霞王磊王辉戴毅叶文才李药兰
文献传递
鸭脚木指纹图谱研究及3种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建立鸭脚木药材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鹅掌柴熊果酸皂苷F、鹅掌柴熊果酸皂苷D和鹅掌柴齐墩果酸皂苷D 3种主要成分的含量,为鸭脚木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甲醇-0.1%冰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以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检测,记录10批不同来源鸭脚木药材样品的色谱图,并同时测定3种主要成分的含量。结果:建立了10批鸭脚木药材的HPLC-ELSD指纹图谱,3种三萜皂苷分离度较好。结论:此方法简便、可靠,指纹图谱结合含量测定可以更好的控制鸭脚木药材的内在质量。
吴春王国才段营辉吴霞周光雄叶文才李药兰
关键词:HPLC-ELSD指纹图谱三萜皂苷
知母醇提物对INS-1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知母醇提物对正常和抵抗INS-1胰岛β细胞的增殖及分泌功能的影响,探讨知母醇提物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影响以及对胰岛素抵抗细胞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知母醇提物对正常INS-1胰岛β细胞的增殖作用;知母醇提物干预正常细胞及胰岛素抵抗INS-1胰岛β细胞,分为溶媒组(ME)、胰岛素分泌模型组(MC)、胰岛素抵抗组(IR)、阳性药格列本脲组(Gli)和罗格列酮组(ROZ)及知母醇提物组,测定各组基础胰岛素分泌(BIS)和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GSIS)值。结果知母醇提物质量浓度在0.3~30μg/m L时对正常细胞有明显的增殖作用,与MC组的GSI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IR组的BIS和GSIS比较,知母醇提物浓度在3~30μg/m L能显著促进细胞的BIS能力,同时其质量浓度在0.3~30μg/m L能显著性促进GSIS功能。结论知母醇提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正常INS-1胰岛β细胞的毒性较低,同时能通过促进正常细胞的增殖,增强其胰岛素分泌能力,改善细胞自身的胰岛素抵抗。
张国改曾平燕肖雪蓉冯毅凡吴霞
关键词:增殖毒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