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红生

作品数:10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AST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调节阀
  • 2篇调温
  • 2篇阳光
  • 2篇液压
  • 2篇液压驱动
  • 2篇蒸汽
  • 2篇蒸汽冷凝
  • 2篇蒸汽冷凝器
  • 2篇太阳
  • 2篇太阳光
  • 2篇喷雾
  • 2篇膨胀涡轮
  • 2篇热沉
  • 2篇重力环境
  • 2篇微重力
  • 2篇微重力环境
  • 2篇温控
  • 2篇温控系统
  • 2篇量调节
  • 2篇流量调节

机构

  • 10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中国航天科技...
  • 1篇北京空间飞行...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中国东方红卫...

作者

  • 10篇张红生
  • 9篇李运泽
  • 4篇李淼
  • 4篇王浚
  • 2篇李运华
  • 2篇王瑾
  • 2篇李明敏
  • 2篇王为术
  • 2篇刘佳
  • 2篇田少平
  • 1篇宁献文
  • 1篇侯旭峰
  • 1篇刘海港
  • 1篇李淼
  • 1篇陈俊光
  • 1篇王胜男

传媒

  • 3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电源技术
  • 1篇中国空间科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同位素热源量热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解决放射性同位素核源的热功率测试需要,进行了同位素核源量热方法的研究,通过搭建热功率测试试验装置,对各种影响量热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项试验、计算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基于Gardon型热流传感器原理的量热方法,对于基本测量对象,用厚度为1.0 mm的康铜片作为敏感部件,可以实现在120~130 W热功率范围内测试误差不大于1%,由试验研究分析表明测量原理可行,满足对同位素热源的量热精度要求。
侯旭峰张红生刘海港
高强太阳光无线能量传输能量供给平台设计
2016年
为了满足微小卫星群落编队飞行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设计了一种能量供给平台.该平台中菲涅尔透镜(太阳能聚集装置)收集空间太阳光,并将聚焦光能耦合进光纤束(柔性转向装置)以进行传输和换向.由3个薄透镜组成的透镜组(二次发射装置)将出射光线整合成高强平行光束进行光能传输,将光能以高强太阳光形式无线传输至航天器群落,实现能量供给.该能量供给平台能量收集传输效率可达到70%以上,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田少平李运泽刘佳钟铭亮张红生
关键词:光纤束
砂尘环境试验装置的压缩空气调温加料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砂尘环境试验装置的一种压缩空气调温加料系统,主要由压气机、电炉、膨胀涡轮、加料装置、温度传感器以及设有调节阀的通道构成。压气机从大气环境抽气,压缩空气作为调温和加料的动力。压缩空气经调温流量调节阀分为两支,分...
李运泽王为术张红生李明敏李淼王浚
文献传递
自适应控温冷板的设计与性能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为改善航天器热控系统的控温可靠性,基于石蜡感温相变体积发生变化的特性,构建了自适应控温冷板,并给出了自适应控温冷板内的石蜡和复位弹簧的设计模型。在此基础上,为了开展自适应控温冷板的性能分析研究,建立了采用自适应控温冷板的航天器单相流体回路热控系统,并基于集总参数法构建该单相流体回路热控系统的热网络模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适应控温冷板在不同的热载荷条件下具备可靠的自适应控温能力,合理选择石蜡参数和优化结构设计可改善控温性能,自适应控温冷板在地面电子设备及空间热载荷的控温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张红生李运泽王胜男宁献文
关键词:热控制冷板航天器
一种基于微重力环境的喷雾冷却回路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重力环境的喷雾冷却回路装置,该装置的装配关系为:热沉安装在储液组件的上方;液压驱动管道上安装有微型高压隔膜泵;液压驱动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液体收集器和喷雾组件连通;液体收集器的三个孔排管插入储液组件的第...
李运泽王瑾王浚张红生李淼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微重力环境的喷雾冷却回路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重力环境的喷雾冷却回路装置,该装置的装配关系为:热沉安装在储液组件的上方;液压驱动管道上安装有微型高压隔膜泵;液压驱动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液体收集器和喷雾组件连通;液体收集器的三个孔排管插入储液组件的第...
李运泽王瑾王浚张红生李淼
核热源功率测量系统冷端温度控制策略被引量:1
2017年
基于核热源功率测量系统冷端温度控制需要,建立系统动态特性模型.在开环仿真分析的基础上,分别设计了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控制、模糊控制以及支持向量机(SVM)智能预测控制3种控制算法,并完成了其仿真研究,验证了测量系统控温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将SVM优秀的非线性函数逼近能力与预测控制相结合来拟合被控非线性系统模型,并通过支持向量机的预测结果进行反馈校正,使系统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稳定性,易于工程应用.
李淼李运泽朱舜杰张红生李运华
关键词:温度控制常规PID控制模糊控制
货运飞船智能温湿度测量系统构建和实验被引量:3
2015年
根据货运飞船热平衡实验中对温湿度测量的需求,设计并搭建了一种以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通信技术和智能温湿度传感器SHT15为核心的分布式测量系统,温湿度测量模块将采集到的温湿度数据通过CAN总线经分线器传递给下位机,进一步传输给上位机,实现了对数据的补偿、显示和保存等功能,给出了系统中软件的设计思路和流程图.并对该系统进行了真空贮存实验和标定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和高测量精度,相对湿度的测量误差在2%以内,且使用方便,易于扩展节点,现已成功运用于实际的测量工作中.
陈俊光李运华李运泽张红生钟铭亮
关键词:货运飞船温湿度测量系统
斯特林式空间无线能量传输系统设计与仿真
2017年
为满足微小卫星编队飞行与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协调发展的需求,提出并设计一种以会聚太阳光作传输媒介的空间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系统以菲涅尔透镜作为太阳光聚集装置,利用光纤束对会聚太阳光转向,后端使用斯特林发动机作热电转换装置。通过对能量供给平台各部分光学效率的设计计算以及对斯特林发动机的等温分析法分析,得出系统各环节的效率分配,在100 m距离上输出电功率234 W,系统从能量收集端入口到接收端出口的总效率达20%。
钟铭亮李运泽刘佳田少平张红生
关键词:太阳光斯特林发动机仿真
砂尘环境试验装置的压缩空气调温加料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砂尘环境试验装置的压缩空气调温加料系统,主要由压气机、电炉、膨胀涡轮、加料装置、温度传感器以及设有调节阀的通道构成。压气机从大气环境抽气,压缩空气作为调温和加料的动力。压缩空气经调温流量调节阀分为两支,分别为...
李运泽王为术张红生李明敏李淼王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