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瑛

作品数:27 被引量:118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北省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骨折
  • 7篇小夹板
  • 6篇愈合
  • 6篇中医
  • 6篇骨折愈合
  • 5篇外固定
  • 5篇小夹板固定
  • 4篇手法
  • 4篇胫骨
  • 4篇小夹板外固定
  • 4篇夹板外固定
  • 4篇关节
  • 3篇伤科
  • 3篇突出症
  • 3篇椎间盘
  • 3篇椎间盘突出
  • 3篇椎间盘突出症
  • 3篇疗效
  • 2篇腰椎
  • 2篇腰椎间盘

机构

  • 15篇湖北中医学院
  • 10篇湖北省中医院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作者

  • 25篇李瑛
  • 18篇邹季
  • 10篇熊勇
  • 4篇费攀
  • 4篇付先芸
  • 3篇李勇光
  • 3篇肖强兵
  • 2篇王希
  • 2篇任婕
  • 2篇彭锐
  • 1篇左昌俊
  • 1篇曾俊华
  • 1篇魏玉玲
  • 1篇任芳
  • 1篇袁君君
  • 1篇王胜利
  • 1篇范全
  • 1篇龚梅芳
  • 1篇张军
  • 1篇王希

传媒

  • 3篇中医正骨
  • 3篇湖北中医杂志
  • 3篇中国中医骨伤...
  • 2篇湖北中医学院...
  • 2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医外治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年份

  • 7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0
  • 1篇199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学专业(骨伤方向)中医骨伤学的教学方法被引量:1
2005年
李瑛熊勇
关键词:中医骨伤学中医学专业教学方法中医骨伤科学教学心得中医师
辨证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三联序贯疗法”研究
邹季龚梅芳肖强兵胡应池章汉平魏玉玲李瑛陈洪波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国内外对此病治疗方法虽多,但尚无一种方法能治疗所有的患者,或病情发展的所有阶段患者。以邹季教授为首的课题组在全面审视目前国内外认识和治疗技术基础上,挖掘、整理和提炼传统中医整脊...
关键词:
关键词:辨证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试议小夹板固定与动静结合的科学理念被引量:17
2007年
李瑛邹季
关键词:小夹板固定
“三联序贯疗法”辨证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附5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全面(纷纭复杂的各种类型)或全程(病程发展各阶段)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系统方案与方法,从根本上提高该病群体的总体疗效。方法以辨证论治理念为指导,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分别以三类治疗方法,对本组516例病人进行治疗,...
邹季李瑛
关键词:微创脊柱外科
文献传递
夹板加医用高分子绷带固定治疗儿童胫骨干骨折疗效分析
2008年
儿童骨折和成人骨折的治疗有着显著不同,对所有儿童长管骨骨干骨折都可以而且都必须用闭合复位法治疗,几乎都不需要手术治疗。我们采用手法整复及夹板加医用高分子绷带固定治疗儿童胫骨干骨折4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李瑛邹季熊勇
关键词:胫骨干骨折儿童骨折疗效分析
女性慢性腰痛辨析被引量:2
2008年
付先芸李瑛
关键词:慢性腰痛女性辨析
中医伤科学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及其它被引量:2
2008年
熊勇李瑛邹季
关键词:中医伤科学多媒体教学
颈神经后支源性颈肩痛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分析被引量:16
2004年
目的 :分析颈神经后支源性颈肩痛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误诊原因。方法 :对 75例中颈痛 14例 ,颈肩痛 38例 ,肩背痛 2 3例 ,误诊为颈椎病 35例 ,肩背肌筋膜炎 2 1例 ,肩周炎 19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采取颈神经后支阻滞配合手法以及肩关节腔内液压扩张加手法松解。结果 :75例平均随访 8个月 ,总优良率 88%。与误诊疗效率、症状一时减轻 6 1 3%、完全无效 38 7%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该类型颈肩痛具有以下临床特点 :①疼痛常常不表现在它的病理改变部位 ;②缺乏神经病理阳性体征或神经根刺激征 ;③物理学和影像学结果不相符合 ;④颈椎关节突关节固定性压痛 ,受累后支支配区牵涉痛和压痛或肌痉挛 ;⑤影像学检查 ,关节突关节呈退行性改变。结论 :临床表现的相似性 ;可能存在的病理相关性 ;诊断思维的局限性 ;治疗方法的雷同性 ;疗效短暂的有效性 ;均可能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重视病史和临床检查 ,以触诊定位 ,神经定位 ,结合影像学资料 ,是提高诊疗水平 ,防止误诊的关键。
王希袁君君李瑛
关键词:误诊影像学检查
小夹板外固定与钢板内固定材料置入对骨折断端成骨活性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1
2008年
背景: AO技术存在许多的缺陷,如"应力遮挡"产生的负面效应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认为弹性固定法最合理,是最有利于骨折愈合的治疗理念。目的:观察小夹板外固定对兔长管状骨骨折断端成骨活性的影响,并与钢板内固定材料置入方法比较。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湖北中医学院骨伤科研究所。材料:实验于 2006-04/2007-04 在湖北中医学院骨伤实验室完成。30只家兔随机分成小夹板固定组、钢板固定组,每组15只。自制小夹板,由具有较好弹性的杉树皮制成。分前后、内外侧四块夹板,夹板上宽下窄,在前后侧夹板靠近胫骨结节部刺一小孔。钢板由江苏金鹿集团医疗有限公司提供。方法:在左胫骨中下1/3处造成3mm骨缺损横行骨折模型,小夹板固定组用石膏固定5d后换成小夹板外固定,钢板固定组用4孔钢板内固定。术后 14,24,34 d 时分批处死各组动物,通过肉眼观察骨折处骨痂生长情况,并观察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组织形态学及骨生成细胞情况。主要观察指标:不同时期兔胫骨骨痂肉眼观察,骨痂组织形态学和骨生成细胞情况。结果:小夹板固定组骨痂形成早,早期成骨细胞丰富且活跃,34 d 时骨折全部骨性连接。钢板固定组:14d时骨折端见少量的纤维骨痂,仍有肉芽组织,24d时见少量的软骨连接,34 d 时骨痂已跨过骨折端,但未完全连接。小夹板外固定组与钢板固定组比较,骨折各期形成的骨痂量多,骨折愈合快结论:小夹板外固定能促进骨折处成骨细胞的分化增殖和血肿的吸收、骨痂的钙化、骨小梁的生长改建。
李瑛邹季熊勇
关键词:成骨活性小夹板钢板
不同固定对兔胫骨骨折愈合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不同固定对实验性兔胫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新西兰家兔18只,随机分成A、B、C3组,各组6只。在左胫骨中下1/3处造成3 mm横形骨折模型。A、B两组用石膏固定d天后分别换成小夹板外固定,将压力传感器置于前侧小夹板内面骨折断端处,A、B两组夹板上扎带的松紧度不同,A、B组扎带上下移动分别约为3 mm和7 mm,此时,读出A组压力传感器读数是18 kPa;B组压力传感器读数是12 kPa。C组用四孔钢板内固定。分别于术前和造模固定后2、4、6周进行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测定,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于第6周处死动物,对骨痂生物力学进行测试。结果:A组的抗拉强度显著高于B组和C组。术后2周,三组动物ALP均显著增高,以A组最为显著。术后4周,B组和C组ALP持续升高,A组开始下降,但仍高于术前;C组与B组变化不明显。术后6周,A组ALP已降至正常,B组和C组仍不正常。结论:恰当的小夹板固定能促进骨折断端矿物质的沉积,提高骨折愈合质量,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李瑛费攀付先芸邹季
关键词:胫骨骨折骨折固定术骨折愈合生物力学血清碱性磷酸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