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建亮

作品数:4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性状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藻类
  • 1篇入渗
  • 1篇入渗模型
  • 1篇入渗速率
  • 1篇入渗特征
  • 1篇生物结皮
  • 1篇水分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物理
  • 1篇土壤物理性状
  • 1篇丘陵
  • 1篇丘陵沟壑区
  • 1篇贮水
  • 1篇贮水能力
  • 1篇物理性状
  • 1篇结皮
  • 1篇环境因素
  • 1篇黄土高原

机构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4篇吕建亮
  • 3篇廖超英
  • 3篇孙长忠
  • 2篇王翠萍
  • 2篇田小雄
  • 1篇刘莉丽
  • 1篇王翠平

传媒

  • 2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黄土地表藻类结皮形成的环境因素研究
黄土高原丘陵区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局部地段生长的土壤藻类能在严重干旱缺水、营养贫瘠、生境条件恶劣的环境中生长、繁殖,通过其生活代谢方式影响并改变环境。当前,对于环境因子影响藻类结皮形成与生...
吕建亮
关键词:环境因素
文献传递
黄土地表生物结皮对土壤贮水性能及水分入渗特征的影响被引量:26
2009年
采用双环法对山西省偏关县3种结皮覆盖下(苔藓藻结皮、藻结皮和薄层藻结皮)土壤的贮水性能和渗透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结皮覆盖下土壤的贮水能力受结皮厚度和孔隙度状况的影响较大,0-10 cm土层饱和贮水量为502.69-525.80 t/hm^2,滞留贮水量为169.71-198.29 t/hm^2;初渗速率的变化范围为5.19-11.10 mm/min,无结皮最高,苔藓藻结皮最低;稳渗速率变化范围为1.67-2.67 mm/min。采用的3种入渗模型(Kostiakov模型、Horton模型和Philip模型)中Horton模型的拟合值更接近于实测值,决定系数R2在0.98-0.99,更适用于描述本研究区具有生物结皮土壤的入渗特征。
王翠萍廖超英孙长忠田小雄吕建亮
关键词:贮水能力入渗速率入渗模型
黄土地表藻类结皮分布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以仅见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局部地段的黄土藻类群落为对象,分别从植被类型、坡向、坡度、地貌部位、干扰程度等方面对其分布规律进行系统地研究。通过调查,测定了藻类结皮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结皮厚度、植被分布、结皮盖度等指标。结果表明:①不同植被类型对藻类结皮盖度和厚度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规律性。植被类型不同,藻类结皮盖度不同,荒坡>樟子松林>油松林。但结皮厚度表现出相反的特点,即油松林>樟子松林>荒坡地。②坡向对藻类结皮分布有明显影响。阴坡藻类结皮盖度和厚度均大于阳坡。③坡度对藻类结皮分布的影响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不同坡度对藻类结皮盖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影响结皮厚度,即平缓坡>缓坡>陡坡>极陡坡。④地貌部位对藻类结皮分布有明显影响,在林地里,结皮盖度表现为坡上部>坡中部>坡下部。结皮厚度无显著差异。⑤干扰程度对藻类结皮分布具有明显影响,干扰程度弱,藻类结皮盖度和厚度均大,反之则小。
吕建亮廖超英孙长忠刘莉丽王翠平
关键词:影响因素
藻类结皮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山西偏关县不同厚度藻类结皮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藻类结皮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结构,结皮形成后的土壤物理性质均优于无结皮(土壤)。随着结皮厚度的增加,土壤紧实度降低,容重下降,含水量上升,孔隙度增大,且3~7mm厚的藻类结皮对土壤容重、含水量和孔隙度的影响最大。
王翠萍廖超英孙长忠田小雄吕建亮
关键词:土壤物理性状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