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成武

作品数:201 被引量:997H指数:18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8篇期刊文章
  • 45篇专利
  • 2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6篇生物学
  • 25篇医药卫生
  • 20篇环境科学与工...
  • 20篇农业科学
  • 1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动力工程及工...
  • 7篇文化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9篇微藻
  • 35篇球藻
  • 25篇光生物反应器
  • 21篇总脂
  • 19篇螺旋藻
  • 18篇细胞
  • 17篇生物量
  • 17篇物量
  • 14篇栅藻
  • 14篇绿藻
  • 13篇油脂
  • 12篇多糖
  • 12篇平板
  • 12篇反应器
  • 11篇氮源
  • 10篇紫球藻
  • 10篇棕榈油
  • 10篇棕榈油酸
  • 9篇生物反应
  • 8篇藻种

机构

  • 160篇暨南大学
  • 19篇南京师范大学
  • 17篇南京大学
  • 12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江苏职工医科...
  • 10篇南京化工大学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中国药科大学
  • 4篇新奥科技发展...
  • 3篇衡阳师范学院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新疆大学
  • 2篇中国电子工程...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乌鲁木齐职业...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201篇张成武
  • 108篇李爱芬
  • 33篇李涛
  • 28篇桑敏
  • 28篇黄罗冬
  • 20篇万凌琳
  • 17篇吴洪
  • 15篇朱振旗
  • 15篇刘敏胜
  • 14篇徐宁
  • 13篇李朝军
  • 13篇王飞飞
  • 12篇朱劲华
  • 11篇王敏
  • 10篇张威
  • 10篇段舜山
  • 6篇郭朝华
  • 6篇罗成基
  • 5篇曾昭琪
  • 5篇张渊明

传媒

  • 15篇中国海洋药物
  • 9篇天然产物研究...
  • 8篇生态科学
  • 8篇中国生物工程...
  • 8篇植物科学学报
  • 7篇海洋科学
  • 7篇水生生物学报
  • 6篇可再生能源
  • 4篇生物技术
  • 4篇中国油脂
  • 4篇植物生理学报
  • 3篇微生物学通报
  • 3篇武汉植物学研...
  • 3篇生物加工过程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药物生物技术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食品科技
  • 2篇湖泊科学
  • 2篇中草药

年份

  • 4篇2023
  • 12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10篇2017
  • 9篇2016
  • 13篇2015
  • 12篇2014
  • 12篇2013
  • 17篇2012
  • 21篇2011
  • 9篇2010
  • 14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2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藻藻种的筛选和育种及基因工程改造被引量:4
2016年
利用微藻油脂、烷烃或微藻淀粉生产生物柴油或生物酒精已成为国际生物能源研究领域的前沿和各个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能源科技竞争的热点。然而,微藻生物燃料面临用于大规模工业化培养的微藻品种较少、生产成本高而难于商业化应用的问题。文章深入研究微藻生物技术的发展,对目前微藻藻种筛选、育种和基因工程技术改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发掘筛选新的微藻生物资源、获得富含生物燃料原料成分及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的优良藻种提供指导,加快微藻的生物产品和生物燃料商业化生产。
高保燕黄罗冬张成武
关键词:藻种生物燃料基因工程改造能源科技生物能源生物产品
一种实现二氧化碳高效固定的光生物反应器
本发明公开一种实现二氧化碳高效固定的光生物反应器,包括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金属支撑架、藻液喷淋单元、藻液循环系统及工业废气前处理单元,其中:所述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接入所述工业废气前处理单元;所述金属支撑架安装在所述平板式...
张成武吴洪李爱芬李涛刘敏胜朱振旗
文献传递
真核藻类基因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0年
藻类是一类复杂的生物类群,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占据关键性的发育地位,它一直以来被作为植物中的特殊群体而存在,为生命体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许多重要依据。同时,藻类在人类的生活中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是一类重要的生物资源。十多年来,基因组学的研究在藻类的各个领域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了研究不同藻类的遗传进化与代谢途径的多样性,迄今为止,国内外科研人员相继开展了51种真核藻类的基因组学研究。通过藻类基因组的解析促进了人们对不同类型藻类的遗传结构、特殊发育过程、分子进化和其对极端环境适应机制的全面了解,加深了人们对藻类特殊代谢产物(色素,多糖,油脂,萜类和酚类等)相关代谢途径及其调控规律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地开发利用藻类生物资源。因此,本研究详细地综述目前真核藻类基因组的研究历史与最新研究进展,为未来从基因组学的角度去探索藻类生物学的特性提供理论依据。
黄罗冬高保燕王飞飞张成武
关键词:基因组遗传进化
极大螺旋藻胞内多糖IPSⅡA对小鼠移植性肿瘤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研究极大螺旋藻胞内多糖IPSⅡA对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建立S180腹水瘤、 实体瘤模型,通过不同途径给予IPSⅡA,测定腹水瘤小鼠的生命延长率以及实体瘤小鼠的瘤重、白细胞数、胸 腺指数和脾指数。结果IPSⅡA对S180肉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提前给药,抑制作用更显著,而且腹腔注射比 灌胃效果更好。结论提前腹腔注射IPSⅡA,能显著延长荷S180腹水瘤小鼠的生存时间,并且抑制S180实体瘤 的生长。
朱劲华张威王敏李朝军张成武
关键词:极大螺旋藻胞内多糖荷瘤小鼠S180
钝顶螺旋藻藻胆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理化特性被引量:57
1996年
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 var.nanjingensis)一变异株的水溶性色素精提物,经固体硫酸铵沉淀,羟基磷灰石(HA)和Sephadex G-100柱层析后可分离、纯化出藻蓝蛋白(C-PC)和别藻蛋白(APC)。它们的纯度可分别达到AS 620/A_(277)=4.71;A_(650)/A_(270)=5.62。纯化后的C—PC和APC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中仅见一条色带,其最大吸收峰分别在620nm和050nm。经1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以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C—PC和APC均可分为α和β两个亚单位。两者的亚单位分子量分别为:C—PC—α,15000;C—PC—β,14500;APC—α,15000;APC—β,13500。依此推算,该藻的C—PC和APC的最小分子量应为29.5kD和28.5kD。经等电电泳法测定,其C—PC和APC的等电点分别在4.8和4.9。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分析结果表明,除色氨酸(Try)未测外,c—PC含有14种氨基酸,APC含有15种氨基酸,两者都缺乏组氨酸(His)和脯氨酸(Pro),C—PC还缺少蛋氨酸(Met)。
张成武曾昭琪张嫒贞
关键词:藻蓝蛋白提纯
一种耦合式光生物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耦合式光生物反应器,包括低位平板光生物、高位平板光生物反应器、中位光生物反应器及外循环管,其中:所述低位平板光生物和所述高位平板光生物反应器的内侧通过所述中位光生物反应器连通;所述低位平板光生物和所述高...
张成武李涛刘敏胜李爱芬吴洪朱振旗
文献传递
一种实现产油微藻规模化培养的光生物反应器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实现产油微藻规模化培养的光生物反应器系统,包括倾斜甬道、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液流气升系统、液位控制系统及温度控制系统,倾斜甬道的低位端位于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的上方,液流气升系统包括鼓气装置、高位槽和循环管道...
张成武朱振旗李爱芬李涛吴洪刘敏胜
文献传递
钝顶螺旋藻多糖对辐射所致小鼠造血功能抑制的对抗影响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观察钝顶螺旋藻多糖 (Spirulinaphatensispolysaccharide ,SPP)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小鼠5Gy全身照射后 5、10、15d分别取材 ,作骨髓粒单系、红系造血祖细胞培养 ,造血干细胞集落测定 ,以及外周血常规计数等。SPP用量为 12 5mg·kg 1 ·d 1 ,ip,伤后连续注射 6d。结果 辐射损伤后骨髓有核细胞数、粒单系CFU GM、红系CFU E、BFU E及造血干细胞CFU S集落数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但应用SPP后 ,上述各项指标数值 ,均比同伤情的不用药组显著提高 ,尤以伤后10d恢复最快 (P <0 .0 1)。结论 SPP对辐射损伤有明显保护和促进造血恢复的作用。
梁明至冉新泽郭朝华王劲周燕虹张成武杨颖贞粟永萍高京生罗成基
关键词:造血功能
不同缺氮营养水平对金色奥杜藻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被引量:14
2012年
采用了Φ6 cm柱状光生物反应器,在不同氮素营养条件(17.6 mmol/L N、8.8 mmol/L N、5.87 mmol/L N、0 mmol/L N)下通气培养硅藻金色奥杜藻[Odontella aurita(Bacillariophyceae;Centricae)],分析探讨藻细胞的光合生理及生长状况与氮素营养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实验组藻细胞达到最大生长的时间明显差异,与对照组(17.6 mmol/L)相比,氮限制(5.87mmol/L N、8.8 mmol/L N)在培养的前期对金色奥杜藻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氮饥饿(0 mmol/L)显著抑制藻细胞生长(P<0.05)。氮限制实验组藻细胞总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总蛋白含量明显下降(P<0.05)。藻细胞叶绿素a、c及总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培养液的氮素营养水平呈正相关。藻细胞最大光合放氧速率Pm随氮浓度下降而降低,呼吸速率Rd呈现相反趋势,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实际光能转化效率(Yield)、潜在活性(Fv/Fo)以及相对电子传递效率(ETR)均随氮素限制而显著下降(P<0.05),说明藻细胞的表观光合生理状况与氮素营养水平直接相关。
王璐瑶桑敏李爱芬张成武
关键词:氮素营养叶绿素荧光参数
淡水蓝藻毒素研究概况被引量:13
1992年
一些易形成水华或浮渣的有毒蓝藻品系在组成上占优势,产生的毒素超过了敏感动物的耐受阀值时,即可能造成大量的家畜、野生动物或鱼类中毒死亡。目前已知淡水蓝藻毒素主要为生物碱、多肽、蝶啶类或脂多糖,但新的有毒品系产生的新毒素不断被发现,毒素结构也研究得越来越清楚。淡水蓝藻水华还能引起过敏反应以及在供水过程中导致人类胃肠炎突然蔓延。
张成武
关键词:毒素神经毒素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