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楠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中心气象台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气象局科研课题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国气象局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热带
  • 2篇登陆
  • 2篇影响因子分析
  • 2篇气旋
  • 2篇热带气旋
  • 2篇降水
  • 2篇降水特征
  • 1篇低空
  • 1篇低空急流
  • 1篇动量下传
  • 1篇汛期
  • 1篇中尺度
  • 1篇中尺度特征
  • 1篇中尺度特征分...
  • 1篇数值模拟
  • 1篇特大暴雨
  • 1篇强度分析
  • 1篇主汛期
  • 1篇局地
  • 1篇局地特大暴雨

机构

  • 6篇沈阳中心气象...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6篇张楠
  • 3篇李玉鸣
  • 2篇陈传雷
  • 2篇曲荣强
  • 2篇吴曼丽
  • 2篇刘硕
  • 1篇张宁娜
  • 1篇陆井龙
  • 1篇乔小湜
  • 1篇贾旭轩
  • 1篇陈力强
  • 1篇孙欣

传媒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气象科技
  • 1篇第30届中国...

年份

  • 2篇2014
  • 4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台风“达维”进入渤海后定位、路径及强度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研究北上台风的移动路径特点、台风中心的定位方法以及产生台风暴雨的主要影响因子,利用辽宁省热带气旋历史资料库检索系统及卫星、高空和地面的实况资料,分析2012年第10号台风"达维"进入渤海后的定位、路径和强度变化及其在天气学和动力学角度的成因。结果表明:(1)当台风云系不显著时,台风中心位置可以通过地面风场出现气旋性的辐合流场,同时配合流场内出现的低气压区来主观定位;(2)台风"达维"的路径变化一方面受到中高纬度西风槽与之相互牵引并结合的影响,另一方面副高南侧的双台风系统加强了副高西南侧的急流带,"达维"的移动路径主要受副高边缘流场影响;(3)低海温及低层冷空气入侵是"达维"强度减弱的2个主要因素。
吴曼丽赵忠伟张楠李玉鸣乔小湜
关键词:强度分析
辽宁长历时局地特大暴雨的维持机制及中尺度特征分析
针对2010-2011年发生在辽宁的3次持续时间长、局地性强、强度大的长历时局地特大暴雨过程,利用常规观测、NCEP/NCAR1°×1°、FY-2E红外0.1°×0.1°云顶黑体亮温(TBB)等资料,对强降水触发和维持的...
陈传雷陈力强贾旭轩陆井龙张楠李玉鸣
关键词:暴雨过程环境特征雷达回波
文献传递
登陆辽宁热带气旋降水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利用中国气象局下发台风路径资料和国家级自动站1小时累计降水资料,分析了1961-2012年登陆影响辽宁热带气旋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影响因子作用,结果表明:热带气旋降水的时间分布具有明显年际变化,平均每3-4年1次,降水主...
曲荣强刘硕张楠
关键词:热带气旋降水
文献传递
2010年辽宁主汛期暴雨过程副高、急流及层结特征分析被引量:17
2013年
利用辽宁逐日降雨量、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副热带高压等资料,对2010年6—8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北界、西界和高、低空急流及层结结构的特征与6次暴雨过程的起止时间、降雨强度、降雨性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7—8月110°~130°E平均副热带高压脊线在81%的时间较常年同期偏北,平均副高脊线位置较常年偏北了2.7°;6次暴雨发生期间,副高脊线均位于27°~35°N之间,130°E附近副高588dagpm线北界均位于38°~45°N之间,35°N附近副高588dagpm线西界均位于110°~130°E之间;强降雨主要出现在850hPa低空急流建立下,200hPa高空急流发展到最强后、强度逐渐减弱、急流核逐渐南下的过程中;在分析特征的基础上,凝练预报指标,为今后类似的区域性暴雨预报提供参考。
陈传雷孙欣李玉鸣卢娟张宁娜张楠
关键词:副热带高压低空急流高空急流
登陆辽宁热带气旋降水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利用中国气象局下发台风路径资料和国家级自动站1小时累计降水资料,分析了1961-2012年登陆影响辽宁热带气旋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影响因子作用,结果表明:热带气旋降水的时间分布具有明显年际变化,平均每3-4年1次,降水主...
曲荣强刘硕张楠
关键词:热带气旋降水特征
文献传递
一次黄渤海海上大风过程模拟分析
2014年
2009年2月13日黄渤海海域冷锋过境,出现海上大风天气过程。为分析此次大风过程的形成机理以及物理量场的分布特征,利用WRF数值模式对此次大风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WRF数值模式对这次冷锋型天气过程的高、中、低空天气系统的演变和强度模拟效果较好,成功揭示了黄渤海沿海地区大气环流形势及控制天气系统演变的主要特征:此次大风过程主要是冷锋过境引起的大风降温过程,冷空气开始入侵,地面气压梯度力增强,风速开始增大,同时明显反映出冷暖气团的斜压性,锋面的斜压性增强地面风速。物理量场的模拟说明,当测站上空由上升运动转为下沉运动时,风速逐渐增大,风速的大小与下沉运动的强度呈正比。温度和相对湿度场的分布反映了锋面过境的系统演变。
吴曼丽陈艳秋张楠公颖
关键词:数值模拟动量下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