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后庆
- 作品数:34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艺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现代传媒与名伶形象的确立——以《申报》(1913-1949)及梅兰芳为例被引量:1
- 2014年
- 随着近现代以来工业的飞速发展,期刊、报纸类纸质媒体和唱片、电影类电子媒体开始成为信息传播的快捷媒介,商业化的语境助长了现代传媒的功利性,媒体狂欢的盛宴少不了艺人们舞台上下的身影,而从自发到自觉,艺人们也开始借助媒体对自己进行包装、宣传,因为他们意识到其名人形象的树立离不开现代传媒的威力。《申报》与梅兰芳的互动体现了媒体与艺人共谋的关系。
- 沈后庆
- 关键词:现代传媒《申报》
- 论梅兰芳对昆曲艺术的贡献
- 2017年
- 作为京剧大师,梅兰芳对于京剧以外的艺术,昆曲、书画等,多有涉猎。就昆曲艺术言,它在"梅派"艺术自成一格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从学习、商演乃至推广,梅兰芳对昆曲艺术的发扬光大作出了很大贡献。
- 沈后庆
- 关键词:昆曲
- 民国“捧角”文化:以“梅党”为例被引量:1
- 2017年
- 伶人成名的基础是演技,然捧角威力不可小觑,一个好角能不能红,能红多久,很大程度上依赖有没有人捧和捧角者的声势与力度。现代大众传媒兴起之前艺人扬名的途径主要限于剧场内的喝彩声以及观众的口耳相传,少见文字的渲染。
- 沈后庆
- 关键词:文化民国大众传媒
- 票房良药:从商演语境看话剧《秋海棠》的风行被引量:1
- 2013年
- 上世纪40年代,在上海戏剧商演语境下,一大批因应票房而生的作品充斥了舞台,虽一时泥沙俱下,然其中不乏既具有商业价值,亦具有艺术价值的精品,《秋海棠》就是显例,可惜现代戏剧史对此少有提及,重新认识此剧对当下戏剧创作不无现实意义。
- 沈后庆
- 关键词:《秋海棠》票房艺术价值
- 现代化还是大众化:中国现代话剧与戏曲的纠结
- 2013年
- 中国现代话剧曾一度裹足不前,与二十年代话剧界盲目崇尚西方写实戏剧,排斥戏曲,固步自封不无关系。进入到三十年代救亡的语境中,如何把话剧从小众的知识分子中间散播到民间,去启蒙、鼓动民众,成为当时众多戏剧人首要考虑的问题。现代化与大众化似乎永远是个两难的选择,话剧与戏曲的隔膜、疏离的纠结历程也验证了这一点。
- 沈后庆
- 关键词:大众化话剧戏曲纠结
- 论孔另境的戏剧教育及戏剧创作
- 2013年
- 中国话剧百年可谓群星灿烂,然热闹的中国剧坛也不乏被人遗忘的孤寂者,孔另境就是其中一位。从《孔另境著作系年》①可知,孔另境作为作家,从1924年开始创作直到1940年前,其兴趣在于散文和杂文,几乎没有涉足戏剧领域。而从1940年到1948年期间,对戏剧的关注一度成为其创作的重点。从创办华光戏剧专科学校,到积极编纂广有影响的《剧本丛刊》与身体力行的戏剧创作,筚路蓝缕的百年中国话剧留下了孔另境坚实的脚印。
- 沈后庆
- 关键词:孔另境戏剧教育戏剧创作
- 从梅兰芳的电影生活看他的电影观
- 2019年
- 从娱乐到实践,梅兰芳对电影始终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在不断演戏、观剧和电影的实践中,从感性到理性,形成了基于戏剧基础上的电影观念:其一,电影具有教化、审美、娱乐功能;其二,电影艺术偏于写实,戏曲艺术重在写意,各有自己的独特性;其三,基于各自独特性,电影艺术固然发展势头很猛,但不可取代戏剧艺术;其四,电影艺术传播的复制性和迅捷性都是舞台表现所不可相比的,对于戏曲艺术的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
- 沈后庆
- 关键词:戏剧电影
- 校园话剧《艺海丰碑》艺术特色之论析
- 2019年
- 广西艺术学院八十周年献礼性原创话剧《艺海丰碑》讴歌了满谦子、徐悲鸿、吴伯超、张安治、陆华柏、阳太阳等我国老一辈艺术家们为艺术无私奉献的精神,人物形象各异,但也存进扁平化的现象;戏剧结构存在整体结构呈现"前紧后松"的状态,转场过多,人物戏份不足,人物交代不清,但"戏中戏"的喜剧形式设置却独具匠心。
- 蒋子羿沈后庆
- 关键词:校园话剧艺术特色
- 戏剧反讽及其在中外戏剧中的实践被引量:3
- 2007年
- 反讽也有人称嘲弄或揶揄等,是戏剧及其他文字样式常用的手法。文章所谈的戏剧反讽仅从中西戏剧中选出一些典型例子,从其定义、手段、心理机智中加以说明其特点。
- 沈后庆
- 关键词:戏剧反讽
- 商业之殇:国统区话剧“市侩主义”批判之反思
- 2017年
- 商业化纷争是中国现代话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职业演剧如何既保证不失艺术品味,又获得最大的收益,是戏剧从业者两难的选择。抗战期间,国统区重庆等地职业演剧一时兴盛,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赢利至上的"市侩主义"歪风。从发声到深化、再到反思,批评家对大后方商业之殇的形成原因及其危害给以了全面的分析与批评,体现了他们对现代话剧发展的深切关注,从中也反映出中国剧人在当时语境下生存之不易。
- 沈后庆
- 关键词:大后方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