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靖博宇

作品数:21 被引量:95H指数:5
供职机构: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皂苷
  • 6篇人参
  • 6篇人参皂苷
  • 5篇药物
  • 4篇地平
  • 4篇人血浆
  • 4篇缓释
  • 4篇缓释片
  • 4篇非洛地平
  • 4篇LC-MS法
  • 4篇不确定度
  • 4篇不确定度评定
  • 3篇液相色谱
  • 3篇色谱
  • 3篇注射液
  • 3篇相色谱
  • 3篇固体分散体
  • 2篇药物传递
  • 2篇药物传递系统
  • 2篇药物原料

机构

  • 17篇辽宁省中医药...
  • 5篇沈阳药科大学
  • 3篇辽宁中医药大...

作者

  • 21篇靖博宇
  • 11篇杨瑞
  • 8篇张世良
  • 8篇董晓茜
  • 8篇唐思
  • 8篇夏素霞
  • 7篇李国信
  • 5篇郑霞
  • 4篇于绍军
  • 4篇何仲贵
  • 3篇赵佳
  • 2篇孙进
  • 2篇孟莉
  • 2篇王光函
  • 2篇赵玥
  • 2篇赵金明
  • 2篇张颖
  • 2篇陈贺
  • 2篇刘晶
  • 2篇李燕

传媒

  • 4篇沈阳药科大学...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实用中医内科...
  • 2篇药物评价研究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国药房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国药剂学杂...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以红花黄色素为原料制备的缓释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红花黄色素为原料制备的缓释片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缓释片剂为胃漂浮型缓释片剂,其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药物原料∶辅料=30-50%∶50-70%;其中药物原料为红花黄色素,辅料的组成及重量...
于绍军赵金明张宏刘晶陈贺孟莉杨月妍靖博宇
文献传递
基于UPLC-Q-TOF-MS分析雷公藤配伍甘草治疗肾病综合征大鼠的尿液代谢组学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考察雷公藤配伍甘草对肾病综合征大鼠尿液中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通过尿液代谢组学技术探讨该药对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雷公藤单独给药组(TPW组)和雷公藤配伍甘草给药组(TPW-GLY组)。采用UPLC-Q-TOF-MS,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尿液样品的代谢物图谱进行模式识别及生物标记物的筛选与鉴定。结果:空白组,模型组,TPW组及TPW-GLY组的代谢轮廓有明显差异,筛选并鉴定出空白组与模型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生物标记物29个,其中受TPW-GLY组回调的生物标记物14个,受TPW组回调的生物标记物11个;TPW-GLY组和TPW组显著差异物7个,分别为N-乙酰谷氨酸,二羟基粪甾烷酸,烟尿酸,12-酮脱氧胆酸,甘油三酯(16∶0/16∶0/20∶4),泛醌Q2和1,3,7-三甲基尿酸。结论:雷公藤与甘草配伍给药后,可能通过改善肾病综合征大鼠体内的氨基酸代谢、胆汁酸代谢、脂肪及脂肪酸代谢、能量代谢及嘌呤代谢等过程,改善了疾病状态,进而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
杨瑞唐思董晓茜张世良刘君靖博宇孙丽丽夏素霞
关键词:雷公藤甘草肾病综合征代谢组学生物标记物代谢途径
基于ITS2序列的火绒草药材分子鉴定研究
2022年
目的 应用内转录间隔区2(ITS2)序列鉴定不同分布区、不同居群火绒草药材,明确火绒草种间、不同居群间和居群内火绒草样品遗传关系。方法 采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20个居群共220个火绒草药材基因组DNA。利用植物药DNA条形码通用引物ITS2序列对提取的DNA进行扩增并测序。将所得序列使用MEGA6.0软件进行序列对比分析,用NJ TREE法构建系统聚类树。结果 火绒草样本ITS2序列长度为222 bp, GC含量为52.25%。居群内火绒草样品ITS2序列一致,无变异位点。不同居群火绒草样品可利用72 bp处“T”碱基来区分河南产地样本。ITS2序列构建NJ系统聚类树分析显示,辽宁分布区及河北分布区火绒草聚类在一起,河南分布区火绒草与辽宁及河北分布区样本有一定的遗传距离。结论 ITS2序列可以准确、有效地鉴定不同分布区、不同居群火绒草药材,为火绒草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提供分子依据。
赵玥王光函张颖靖博宇邸子真马跃海
关键词:火绒草分子鉴定
LC-MS法测定人血浆中五味子醇甲的不确定度评定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评定LC-MS法测定人血浆中五味子醇甲的不确定度。方法对LC-MS法测定人血浆中五味子醇甲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确定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并对各个因素进行评估,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结果置信概率P为95%时,血浆中低、中、高(0.61、12.26、245.20μg/L)浓度五味子醇甲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1.08、1.76、27.00μg/L。结论本方法适用于LC-MS法测定人血浆中五味子醇甲的不确定度评定,不确定度主要由线性回归过程引入。
杨瑞董晓茜唐思张世良靖博宇夏素霞李国信
关键词:五味子醇甲LC-MS法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
LC-MS法测定人血浆中人参皂苷Re浓度的不确定度评定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评定 LC-MS 法测定人血浆中人参皂苷Re 浓度的不确定度。方法对 LC-MS 法测定人血浆中人参皂苷Re浓度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确定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并对各个不确定度因素进行评估,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并进行扩展。结果置信概率 P 为95%时,血浆中低、中、高(1.00、125.25、1 002.00 μg/L)质量浓度人参皂苷Re 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4.38、19.80、199.60 μg/L。结论本方法适用于 LC-MS 法测定人血浆中人参皂苷Re 浓度的不确定度评定,不确定度主要由线性回归过程引入。
杨瑞董晓茜张世良唐思靖博宇夏素霞李国信
关键词:人参皂苷RELC-MS法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
细辛及其伪品鉴别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收集整理了近8年细辛及其伪品的鉴别方法,并就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及分子生物学鉴别等内容进行归纳,以期为中药细辛的临床、科研用药质量保证提供参考。
郑霞靖博宇赵佳张会宗
关键词:细辛伪品
非洛地平缓释片体外释药因素分析及释放度比较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考察影响非洛地平缓释片体外释药的因素,比较自制与市售进口非洛地平缓释片的释放度。方法通过相似因子法(f2)考察溶出装置,转速,释放介质的pH值及介质中表面活性剂浓度对药物释放速率的影响,并全面比较市售片和自制片在不同释放介质中的释放度。结果药物的释放速率受转速和介质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影响较大,溶出装置和介质的pH值对药物释放影响不大;在不同释放介质中,除0.1M盐酸外,自制片相对于市售片的f2值均大于50。结论确立了非洛地平缓释片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市售进口片和自制片体外释放行为基本一致。
靖博宇郑霞何仲贵
关键词:非洛地平固体分散体缓释制剂
亲水性聚合物对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亲水性聚合物对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SMEDDS)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非洛地平(FDP)为模型药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FDP含量,考察不同介质种类[纯水和0.5%的共聚维酮VA64、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E5、HPMC K100LV、HPMC K4M、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水溶液],以及不同介质浓度[0.1%、0.5%、1.0%的HPMC E5和共聚维酮VA64水溶液]对SMEDDS中剩余溶解状态FDP含量的影响。结果:SMEDDS在共聚维酮VA64、HPMC E5、HPMC K100LV、PVP K30、HPMC K4M、纯水中室温放置1 h时剩余溶解状态FDP的含量分别为92.7%、63.6%、50.2%、46.2%、36.0%和24.0%,表明维持系统过饱和能力的顺序为共聚维酮VA64>HPMC E5>HPMC K100LV>PVP K30>HPMC K4M>纯水。SMEDDS在0.1%、0.5%、1%的共聚维酮VA64和HPMC E5水溶液中室温放置1 h时剩余溶解状态FDP的含量分别为93.2%、95.1%、96.0%和48.4%、62.1%、75.1%。结论:共聚维酮VA64和HPMC E5可显著抑制药物从SMEDDS中析出,适于作为SMEDDS的稳定剂,其中共聚维酮VA64效果更好。
靖博宇郑霞杨瑞赵佳于绍军
关键词:过饱和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非洛地平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中药固体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的发展及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将液态或半固体的自乳化(SE)组分固化而形成的固体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S-SEDDS),可显著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该文综述中药固体自乳化系统的特点、辅料选择、在难溶性中药制剂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靖博宇郑霞杨瑞赵佳金薇于绍军
关键词:中药辅料生物利用度
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TCMSP)分析巴戟天的有效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通过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数据库,分析总结巴戟天的有效化学成分和其可能治疗的疾病,为扩展巴戟天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提供依据。方法应用TCMSP查询巴戟天的化学成分,以生物利用度OB≥30%和药物相似性DL≥0.18为筛选条件,筛选出来巴戟天的有效活性成分并对应找出可能对应的靶点蛋白将靶点蛋白与疾病基因进行映射,筛选出巴戟天有效活性成分可能治疗的疾病类型和名称。结果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出64种有效化学成分,总结出巴戟天的有效化学成分能够对27种肿瘤或癌症、24种神经系统疾病、18种循环系统疾病、17种血液系统疾病、13种呼吸系统疾病、10种感染与炎症性疾病、8种精神类疾病、7种代谢性疾病、5种遗传性疾病、4种药物引起的相关疾病、4种消化系统疾病、4种皮肤疾病、4种风湿免疫性疾病、4种妇产科相关疾病、4种肾脏病、及其他19种不同疾病起到治疗作用。结论通过TCMSP数据库分析发现中药巴戟天的64种有效化学成分能够对临床中172种疾病起到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扩展应用与研究。
郑霞靖博宇李秋华温雯
关键词:巴戟天有效化学成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