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
- 作品数:13 被引量:99H指数:5
- 供职机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长江河口区末次冰期以来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及水动力条件被引量:12
- 2016年
- 在岩心观察和沉积相研究基础上,对长江河口区H1孔末次冰期以来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讨论了沉积物粒度特征与水动力条件演化关系。分析表明,研究区末次冰期以来先后经历了河床、河漫滩、河口湾、浅海和三角洲等5种沉积环境。其中,河床相砂含量很高,平均粒径和环境敏感粒级最粗,分选变化较大,概率累积曲线主要为跳跃总体为主的两段式,频率分布曲线为单峰式且主峰粒径大;河漫滩沉积物整体粒度较细,以粉砂为主,分选较稳定,累积曲线仍以两段式为主,但悬浮总体比例较河床相高,环境敏感粒级更细;河口湾沉积物明显分异为粗细两类,分选波动较大,累积曲线主要为具过渡段的跳跃总体为主的两段式,双峰式粒度频率分布;浅海相平均粒径最细,分选性差但稳定,具悬浮一段式的累积曲线,粒度频率分布为单峰式且主峰粒径很小,环境敏感细粒组分分布宽泛;三角洲沉积物主要为砂和粉砂,分选性相对较好,累积曲线为跳跃总体为主的两段式,单峰式粒度频率分布但主峰粒径变化较大。总体上,H1孔沉积物的粒度特征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区末次冰期以来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强—较弱—较强—弱—较强"的变化过程。
- 邓程文张霞林春明于进王红殷勇
- 关键词:末次冰期粒度特征水动力条件
- 黄、渤海中、晚更新世的冷水介形类被引量:5
- 2014年
- 系统描述了黄海和渤海钻孔的中、晚更新世海相冷水介形类Acanthocythereis dunelmensis(Norman,1865),Hemicytherura clathrata(Sars,1865),Heterocyprideis fascis(Brady et Norman,1889),Munseyella hatatatensis Ishizaki,1966,Rabilimis septentrionalis(Brady,1866),Robertsonites tuberculatus(Sars,1866),Sarsicytheridea bradii(Norman,1865),Howeina camptocytheroidea Hanai,1957和Tamnacythere seogwipoensis Lee,2014。其中前7个种为"环北极冷水介形类"(circumpolar cryophilic ostracods)。其余2种Howeina camptocytheroidea和Tamnacythere seogwipoensis为西北太平洋的冷水种。
- 赵泉鸿李小艳梅西王红
- 南黄海北部深水区表层沉积中有孔虫和介形虫的分布被引量:5
- 2001年
- 南黄海北部深水区 (36°15 ~ 38°0 0 N、12 3°2 0 ~ 12 4°33 E)表层沉积中的有孔虫和介形虫主要由原地分子和残留分子组成。残留分子为陆相介形虫、沿岸浅水有孔虫和介形虫 ,反映了末次冰期低海面和冰后期海侵初期的沉积环境 ,原地分子以冷水和深水种为特征 ,介形虫以 Sarsicytheridea bradii、Acanthocythereis mutsuensis和Munseyella japonica等为优势种。有孔虫有两个组合 :东北部为以 Proteonina atlantica为代表的胶结质壳组合 ;西南部为玻璃质壳组合 ,其优势成分是 Buccella frigida、Protelphidium tuberculatum、Ammonia ketienziensis、H anza-waia mantaensis和 Pacinonion tasmanensis等。调查区埋葬群存在原地和叠加两种类型 ,前者分布在北部和南部 。
- 王红李绍全赵泉鸿
- 关键词:有孔虫介形虫海洋沉积物沉积环境
- 南黄海西北部SYS-0803孔第四纪晚期底栖有孔虫群落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10
- 2011年
- SYS-0803孔取于南黄海西北部(35°02′N、121°45′E,水深49.00m),其60.30m长的柱状样记录了约140ka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对248个样品中25个底栖有孔虫变量的Q型因子分析得到4个主因子,累计方差贡献为93.0%。通过底栖有孔虫组合分析,在140ka以来的沉积中共发现4个海相层和4个陆相层,其中MIS 6晚期海侵层(孔深53.06~50.28m)中以含典型暖水底栖有孔虫为特征,推测该时期可能存在有暖流;MIS 5e期高海面海相层(孔深33.76~30.55m)中的微体化石群以典型的冷水底栖有孔虫和介形虫占优势,推断当时的黄海与现代一样,发育有强盛的冷水团。在冰后期海侵层位中发现了以短期海退为特征的YD事件(孔深13.80~12.91m,12 460~11 572cal.aBP)。
- 王飞飞王红刘健宫少军
- 关键词:底栖有孔虫第四纪晚期南黄海
- 江苏南通地区晚第四纪下切河谷沉积与环境演变被引量:12
- 2016年
- 采用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以海平面升降旋回为主线,根据钻井岩芯、古生物、测年和分析化验等资料,探讨了江苏南通地区晚第四纪地层层序、层序界面、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的演变。结果表明,研究区晚第四纪发育三期下切河谷,形成了三套沉积层序,自下而上三个层序的地质时代分别相当于晚第四纪早期、晚第四纪中期和晚第四纪晚期。由于后期河流的强烈下切破坏,早期沉积层序往往被剥蚀殆尽,仅残留下部的河床相粗粒沉积,造成不同期河床相的叠置;相对而言,晚第四纪晚期形成的下切河谷沉积层序以不同的沉积相组合被保存下来,自下而上划分为河床、河漫滩、河口湾、浅海和三角洲5种沉积相类型,表现为一个较完整的沉积层序。晚第四纪晚期下切河谷底界面,是末次冰期海面下降,河流下切形成的侵蚀面,与河间地古土壤层顶面的沉积间断面同属一个地史期的产物,一起构成区域不整合面,界面上下岩性突变,其上的冰后期地层属同一个海平面变化旋回,可互相对比,因而具有年代地层学意义。三期下切河谷层序的套叠结构表明,晚第四纪以来,研究区存在三次"低海面—海侵—高海面—海退"周期性海面变化。
- 林春明张霞邓程文王红冯旭东刘芮岑
- 关键词:晚第四纪地层层序界面
- 海洋地质档案资料计算机管理的可行性实施步骤
- 2010年
- 目前,许多大型的档案馆、资料室已经实现了计算机管理,但在海洋地质系统,很多单位还在沿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新形势下急需实现海洋地质档案资料的计算机管理。海洋地质资料室通常规模不大,档案资料专业性强,分类相对简单,这就使其在实现计算机管理时有着独特的优越性。结合工作实践,对海洋地质档案资料实现计算机管理的认识和可行性步骤进行探讨。
- 王红
- 关键词:档案资料海洋地质计算机管理可行性
- 海洋地质档案资料元数据著录
- 2016年
- 综合参考国内外档案著录与档案元数据相关标准,以当前海洋地质档案资料内容特征及整理体系为基础,以未来大范围信息资源服务与共享为导向,提出了适用于原始、实物、成果三大类海洋地质档案资料的多实体、多层级著录元数据模型,并给出了元数据内容、格式和样式的落实方案,期望推动传统档案著录向元数据置标著录迁移并转型。
- 戴勤奋王圣洁张兆代王红孙佃奇
- 关键词:海洋地质档案资料元数据档案著录
- 南黄海北部泥质沉积区冰后期海侵沉积记录被引量:30
- 2004年
- 南黄海北部泥质沉积区3个柱状样的沉积学研究表明,冰后期海侵沉积序列包括底部的粗粒沉积层即海侵滞留沉积(贝壳碎片层或富含贝壳碎片的砂质粉砂层)、中部正粒序沉积层(由砂质粉砂、砂 粉砂 黏土或黏土质粉砂组成,从下至上粒度递减)和上部细粒沉积层(平均粒径在8 左右、富含水分的粉砂质黏土层)。有孔虫和介形虫的深水种主要出现在细粒沉积层中,而有孔虫的广盐性滨岸种、浅水种和冷水种以及介形虫的陆相种、广盐性和半咸水种、浅水种等基本上只在正粒序沉积层中出现,且大都表现出从底向上数量递减的趋势。这说明正粒序沉积层形成于冰后期海平面上升时期,而细粒沉积层形成于全新世高海平面时期。南黄海北部细粒沉积物在全新世海泛面之上的稳定堆积,反映了全新世中期最大海泛面以来伴随着黄海暖流的出现在黄海海域现代环流格局的形成并维持至今。
- 刘健王红李绍全金仙梅
- 关键词:冰后期泥质沉积海平面变化南黄海
- 信息时代做好科技档案的保密工作被引量:1
- 2011年
- 当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科技档案的管理也逐步步入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在带来便利和效率的同时,科技档案的保密工作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做好科技档案的保密工作成为科技档案信息化进程中的重中之重。
- 王红
- 关键词:科技档案保密工作信息时代信息化时代信息化进程网络化
- 东海陆架中北部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被引量:29
- 2012年
- 通过对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粒级组成、粒度参数、14C年龄和微体古生物组合的综合分析,绘制了东海陆架的沉积物类型分布图;运用Folk等(1970)沉积物分类方法将东海表层沉积物分成砂、粉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砂质泥5种类型,其中粉砂质砂分布最广,砂质泥分布最少;沉积物由陆向海粒度变粗,反映沉积过程中的物源和沉积动力控制作用。根据沉积环境及成因分析,可将东海陆架沉积分为3类:分别是长江口外席状砂沉积区、现代泥质沉积区和陆架中部砂质沉积区。长江口外砂质沉积是全新世冰消期晚期潮流作用及风暴潮流共同作用的产物,是高海平面以来太平洋潮波系统作用下的潮流沙沉积,沙波地貌仍在发生变化。现代泥质沉积区包括长江前三角洲沉积、浙闽沿岸流沉积和济州岛西南泥质沉积三个区域,不同沉积区的成因机制不同。陆架中部砂质沉积是末次冰盛期之后海侵作用下发育的砂质沉积物,在海侵的不同阶段中沉积物被冲刷改造,具有不等时性特征,沉积环境与现代陆架海洋环流的动力特征不一致,现代沉积作用较弱,仅接受悬浮体细粒沉积。
- 王中波杨守业张志珣李日辉王红蓝先洪
- 关键词: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沉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