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宇 作品数:9 被引量:132 H指数:6 供职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文地球 政治法律 更多>>
一种保护动物的生态红线划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动物的生态红线划定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建立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物种分布数据库;提取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物种的分布点及背景点对应的环境变量;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对所有重点保护动物物种分别建模,预测各重点保护动物... 高吉喜 周可新 李欣海 金宇文献传递 基于2005—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和InVEST模型的内蒙古巴林右旗农牧交错带生境质量研究 被引量:40 2020年 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效应的关联研究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的热点。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境质量变化研究为生态保护及土地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运用GIS技术和InVEST模型,基于2005—2015年遥感数据对内蒙古巴林右旗生境质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巴林右旗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林地和耕地为主,3者面积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85%以上。2005—2015年,湿地、建设用地和林地面积分别增加335.01、298.29和258.67 km 2,增长率分别为91.80%、301.85%和12.07%,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分别减少533.98、279.28和78.71 km 2,减少率分别为28.34%、5.63%和15.40%。10 a间,草地、林地、旱地和沙地转换面积较大,其中,旱地和沙地转换为重要生态用地(林地、草地、湿地)的面积为948.70和303.53 km 2。巴林右旗生境质量指数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其中,2005年较低等级生境质量区域面积占比最大,而2010、2015年则均以高等级生境质量区域面积占比为最大。10 a间,高、较高和低等级生境质量区域面积均有所增加,高等级生境质量区域面积增长和较低等级生境质量区域面积减少最显著,变化率分别为39.65%和37.55%。10 a间,研究区平均生境质量指数由0.457提高到0.528,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表明该区域生境质量总体趋于好转,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对该地区生态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王燕 高吉喜 金宇 曹秉帅 王玥 张小华 周佳雯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农牧交错带 生态恢复 围垦及米草入侵下江苏中部滨海湿地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动态变化 被引量:15 2017年 通过1979年、1991年、2003年和2015年四期的遥感影像,研究1979-2015年间江苏中部滨海湿地的围垦及米草入侵的动态变化及二者影响下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979-2015年,围垦和米草边界总体上不断向海推进,不同岸段推进速度存在差异。围垦面积持续加速增长,各段平均增速为3.43 km^2/yr,米草面积在1991-2003年间增速最快,各段平均增速0.89 km^2/yr,2002年以后增速下降,为-0.03 km^2/yr。芦苇滩涂和碱蓬滩涂转化为围垦的面积占围垦土地来源的比例持续下降,米草滩涂和光滩的这一比例持续上升,对米草滩涂的围垦主要位于方塘河口以北,对光滩的围垦主要位于方塘河口以南。芦苇滩涂、碱蓬滩涂和光滩对米草滩涂面积的贡献为:光滩>碱蓬滩涂>芦苇滩涂。研究区演化路径总体呈现光滩—盐生植被—围垦的方向,但存在缩短趋势;米草入侵挤占了本地盐生植被的扩张空间。 金宇 高吉喜 周可新 穆少杰关键词:滨海湿地 围垦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国家重点保护陆生脊椎动物物种优先保护区的识别 被引量:12 2016年 准确可靠地识别国家重点保护陆生脊椎动物物种的优先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问题之一。采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s)模型,基于12个环境变量,对中国263种国家重点保护陆生脊椎动物建模,并预测各个物种在背景点的适生概率,迭加计算得到国家重点保护陆生脊椎动物物种的生境适宜性指数。此外,基于对生境适宜性指数的空间自相关分析,识别和确定国家重点保护陆生脊椎动物物种优先保护区,并对优先保护区目前的被保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家重点保护陆生脊椎动物物种的优先保护区的面积为103.16万km^2,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0.90%。优先保护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包括西南地区的秦岭-大巴山山区、云南省与印度及缅甸的交界地区、武陵山山区、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山区、阿尔泰山脉山区、天山山脉山区、昆仑山山脉山区;东北的大、小兴安岭、东北-华南沿海地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少量分布。优先保护区中被保护的面积为50.40万km^2,占优先保护区总面积的48.86%,保护率偏低,未被充分保护。利用系统聚类分析,将未被保护的优先保护区划分成3种优先保护顺序,以期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金宇 周可新 高吉喜 穆少杰 张小华关键词:空间自相关 生物多样性 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共荣关系 被引量:2 2015年 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可以互通,而且还能行成共荣关系。生态文明其本质就是所谓的人、自然以及社会复合体的和谐相处,其要素就是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生态文明发展观,生态经济与生产力发展的保护原则。生态文明观是马克思的辩证唯物思想与历史唯物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共同展现,这其中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方式方法。生态文明理论思想同样也适用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还是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载体和有效途径。 郑好 高吉喜 滕彦国 金宇 张小华关键词:生态文明 和谐社会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预估气候变化对动物物种潜在生境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4年 以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和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这3种动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当前(1950—2000年)、2050年和2080年3个时期的气候数据,利用随机森林模型预估气候变化对动物物种潜在生境的影响。其中,2050和2080年的气候数据由3种大气环流模型(MIROC32-medress、CCCMA-CGCM2和BCCR-BCM2.0)和1个温室气体排放预设情景(SRES-A2)下2050和2080年的气候数据进行平均后得到。每一时期的气候数据包含19个生物气候因子,将19个生物气候因子全部作为环境变量,通过随机森林模型分别模拟并预测这3种动物在当前气候条件下的潜在生境,以及未来2050和2080年气候条件下的潜在生境,并用潜在生境质心(centroids)的位置变化来表征物种潜在生境的偏移情况,分析潜在适宜生境面积及物种最适宜海拔高度的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真实技巧统计值评价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3种动物的潜在生境逐渐向北偏移,最适宜海拔高度逐渐升高。其中,中华穿山甲潜在生境的北移速度最快,至2080年北移量达133 km;白冠长尾雉的最适宜海拔高度上升最快,至2080年上升152 m。3种动物的潜在生境面积均逐渐增加,白冠长尾雉的增幅最大。建议在动物保护行动中考虑气候变化对物种的影响,制定长期的保护策略。 金宇 周可新 方颖 刘欣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气候变化 物种分布 “蒸发悖论”在吉林省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8 2017年 利用吉林省45个气象站1970—2014年的气象资料,分析过去45年吉林省蒸发皿蒸发量和各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重点对"蒸发悖论"在吉林省的分布规律和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过去45年,吉林省范围内气温显著增加,蒸发皿蒸发量呈显著下降趋势,总体上存在"蒸发悖论";四季中春季蒸发量显著下降,而其他三季中蒸发量小幅上升,但并不显著;年平均状态下全省共有30个气象站存在悖论,空间上自西向东逐步增加;春季存在悖论的站点数最多,其他三季中存在悖论的站点数较春季有所下降,仅出现在吉林省西部以及中东部的个别站点;相关气象因子对蒸发量影响程度排序为风速>水汽压差>气温>日照时数;春季影响蒸发量变化的主因子是风速,而夏、秋、冬三个季节中影响蒸发量变化的主因子为水汽压差;空间上,影响吉林省西部和中部蒸发年变化的主导因子是风速和日照时数,而南部则是水汽压差。 岳元 申双和 金宇 王琪关键词:蒸发皿蒸发量 气候变化 生态廊道 被引量:45 2019年 生境破碎化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功能受损。构建生态廊道可以连通彼此隔离的景观元素,达到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维护和传递生态功能的重要作用。该研究全面介绍了生态廊道的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安全格局建设及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等方面分析生态廊道的生态学功能。介绍了生态廊道构建的关键理论和方法,并提出考虑生物生境、廊道长度和廊道质量对生态廊道有效性的影响。我国生态廊道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多局限于城市绿化、景观审美以及小范围生态保护等方面,因此,通过分析国际大型生态廊道案例的构建依据、方法及其获得成果,为我国生态廊道建设提供借鉴。提出我国生态廊道应注重其在景观和区域尺度上的生态功能发挥,并可依托于已有的生态规划基础进行构建。 郑好 高吉喜 谢高地 邹长新 金宇关键词:生态廊道 生物多样性 生态功能 一种保护动物的生态红线划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动物的生态红线划定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建立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物种分布数据库;提取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物种的分布点及背景点对应的环境变量;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对所有重点保护动物物种分别建模,预测各重点保护动物... 高吉喜 周可新 李欣海 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