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军
- 作品数:7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更多>>
-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动力配煤发热量及着火温度的预测被引量:23
- 2011年
- 针对采用实验法测定电厂动力配煤的发热量和着火温度存在操作繁琐和信息滞后较大等不足,建立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该网络模型在学习过程中确定混煤的发热量和着火温度与单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模型利用单煤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含量直接预测混煤的发热量和着火温度,预测结果误差较小。利用置信区间分析法对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置信度。
- 周孑民朱再兴刘艳军彭好义高强
- 关键词:ELMAN神经网络动力配煤发热量着火温度
- 石灰立窑代焦型煤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在SDTQ600差热-热重联用仪上对石灰立窑代焦型煤试样进行了热重分析,研究了不同升温速率对其燃烧特性的影响,并以5℃/min的升温速率将型煤、焦炭和无烟煤块煤试样进行对比。利用马弗炉研究了单颗粒代焦型煤的燃烧速率。结果表明,代焦型煤的燃烧过程经历了干燥预热、挥发份析出、碳粒燃烧和残碳燃尽4个阶段;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代焦型煤燃烧各阶段的反应时间缩短,反应速率加快;当升温速率由5℃/min提高至10和15℃/min时,代焦型煤的着火时间由28.12min下降至14.01和10.13min,其燃尽时间也由36.82min下降至27.59和22.47min。通过对比,型煤在着火、稳燃性能及综合燃烧特性方面最好,而燃尽性能居中;代焦型煤、焦炭与无烟煤块煤3种试样的综合燃烧指数分别为53.25×10-9、30.14×10-9和11.53×10-9。燃烧温度对型煤燃烧速率影响较小,而型煤尺寸对后期燃烧速率影响较明显,减小型煤尺寸可增大燃烧速率;相同条件下,代焦型煤的燃烧速率低于焦炭而高于无烟煤块煤。实验结果可为石灰立窑型煤代焦提供指导。
- 彭好义刘艳军周孑民
- 关键词:燃烧特性热重分析燃烧速率石灰立窑
- 电厂动力配煤煤质预测模型与优化模型研究
- 我国煤炭资源区域分布与主要消费地不均衡的矛盾十分突出。湖南电力企业每年消耗大量煤炭,但是本省缺少煤炭资源,尤其是优质煤炭资源。动力配煤具有提高煤炭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充分利用劣质煤种等优点,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有效的...
- 刘艳军
- 关键词:动力配煤非线性ELMAN神经网络模拟退火算法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新型燃气燃烧器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对自行设计的燃气燃烧器的燃烧性能和根据不同的氧气消耗系数确定的试验工况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在燃煤锻造炉改造中进行了试用。结果表明,该燃烧器在燃烧过程中性能稳定,燃烧基本完全,烟道气中可燃性成分的含量不超过60×10 ppm(1 ppm=10-6);炉膛内温度分布相对均匀,当试验工况稳定时,炉内气体温度偏差不超过30℃,满足高效燃烧的要求;烟气中NOX的含量平均不超过60 ppm,远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较好地控制了废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燃烧器产生的高温高速气流,强化了炉内对流传热,提高了炉子生产率,锻件质量有所改善。
- 欧俭平吴慧卿肖佩林刘艳军黄柏良
- 关键词:燃气燃烧器高效燃烧温度均匀性低污染排放
- 高强型煤热对流干燥特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在热对流干燥实验台上,采用连续称重和测温的方法研究单颗粒湿型煤的热对流干燥特性,获取型煤含水率及内部测试点温度随干燥时间的变化曲线;采用分时干燥与强度测试的方法研究高强型煤含水率与其冷态机械强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强型煤的热对流干燥过程经历升速干燥期、恒速干燥期和降速干燥期3个阶段,其中,以降速干燥期为主;型煤干燥过程中,存在蒸发界面内移的现象;高强型煤的冷态机械强度随含水率的下降而先增加后降低,型煤干燥存在最佳含水率,试验条件下高强型煤干燥的最佳含水率为2.32%。
- 彭好义周孑民彭庚谢东江刘艳军
- 多煤种混煤燃烧特性和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8
- 2011年
- 利用SDTQ-600热重差热分析仪,对由不同比例的3种单煤组成的混煤进行热失重试验,研究了混煤燃烧特性和动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混煤的挥发分初析温度和着火温度随挥发分含量高的单煤比例的提高而降低,最大失重率随混煤含碳量的增加而增大;利用Gorbatchev积分式和一级反应动力模型对混煤活化能和频率因子进行了求解,求解过程中动力学曲线拟合较好;混煤煤种相同时,混煤活化能与挥发分含量、活化能与着火温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当混煤中缺少某一种单煤时,这种线性关系会被破坏。
- 刘艳军周孑民
- 关键词:混煤活化能挥发分热重分析